从今天开始,学习随笔!(25)

学习内容:宋代文学史史复习笔记整理(一)

书目: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

首先是北宋初期。

宋初,有一些人致力于反对五代文风而恢复古文道统。

如柳开,他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他最先起来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他主要从明道和致用角度看待文章传道化民的社会功利价值。

柳开在《应责》中,认为“古文”应该能表述古理、高意,通俗平易,屈伸自如。但他自己的一些文章叙事不具本末,议论难寻意绪,有劲气而无达识,时有艰涩之弊。

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他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

对于散文,大的方面,田锡崇尚韩、柳,提倡道统和文统。但他没有柳开等人那种执着于道德理性而反对情感和词辞的偏颇。

田锡在《贻宋小著书》中首言“性情”,这意味着“道体”就在“心体”之中。他用道家“任运用而且自然”的观点来解释“心体”。“任运用”指性情的自由发抒,“自然”指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他从作家角度来谈道和道统的问题,有助于克服从道德修养角度谈文学中的道和道统所易产生的理性偏见。在这种观念之下,田锡实际上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

穆修创做成就不高。他作文章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强调文章的教化作用,但并未能改变当时的文坛风气。

宋初流行白体诗,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唱和诗,多反映官场生活的应酬、消遣之作;流连光景,吟玩情性,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

王禹偁早年对白诗的喜爱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但贬官商州后,他改学白居易的讽喻诗,进而学习杜甫,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

王禹偁有《小畜集》。他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反映现实颇为真切,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他的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宋初四六文的高手,也擅长写辞赋骈文。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之习,始为古雅简淡之作。他的文章多有现实政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

王禹偁的散文写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他在文以传道之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在传道之文里发抒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所谓的“明心”,指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立身无愧。他推重韩愈,取古文家的平易的立场,说明其文从字顺,重在古文的“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强调文风的平易。

王禹偁主张的文道合一、文行合一偏重于文的方面,是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宋初还有西昆体与晚唐体。

杨亿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不作枯瘠语,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自己的才学和功力。他的作品中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喻之作,《武夷新集》中不乏淡雅清远之作。

西昆体成型的标志是《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的是他们的同题酬唱作品。他们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有着共同的创作特色。

西昆体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注意修辞用典,重格律和借代。其诗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秾丽而富情感性,颇具义山诗的“沉博绝丽”之风。西昆体的长处在于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扫除了五代以来衰飒的弊习,创作纯宋人的诗歌。而其短处在于,太过雕琢而无自然态度,太过堆砌而少意味。

由西昆体的特点又延伸出了一种讲究修辞的“昆体工夫”。宋人作诗非常注重修辞技巧,几乎没有人能跳出文学修辞范围。这种现象是宋初唱和诗发展的产物,是对鄙俚、浅近的唱和诗风的有意反拨。与白体诗相比,西昆体诗具有堂庑大、气象宽、思致深的特点,往往能就一事一题兼虚实而涵古今,讲究措词寓意之深妙和清峭感怆。西昆体资书以为诗,主要表现为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由此论之,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道诗学渊源都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

西昆体的弊端在于,诗人作诗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甚至仅靠摭拾前人作品中的“芳润”,重新加以组织而成诗。同时,产生了以文字为消遣而毫无内容的应酬作品。

晚唐体的代表人物有林逋和九僧。他们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他们作诗深受贾岛,姚合的影响,故为“晚唐体”。

林逋性喜梅,格尚淡远,其诗孤淡清逸,如其为人,颇有自得之闲情逸致。他的诗以歌咏西湖为主,这些诗写得最多,也最出色,像西湖一样有秀逸澄淡之美。

晏殊是北宋专攻令词而以词名世的第一人,有《珠玉词》。他的作品从五代的小词脱胎而来,风格近南唐,能得其奥蕴而加以融会。晏殊喜读冯延巳词,很受冯氏作风影响。在这种影响下,晏殊的作品显得蕴藉深婉,情调清雅,于所写的平易场境和物色中含有一种极舒缓轻盈的情绪。其抒情的温文尔雅处,别有一番曼妙含蓄的境界,柔婉而富有诗意。

晏殊被称为“富贵词人”,有很多晚会宴游的消遣之作。他的这些作品在过分满足的生活中找一点春花秋月的闲愁吟咏,仍掩不住骨子里的富贵气味,没有摆脱五代绮丽词风的窠臼。

晏殊还有一些感伤之作。这些作品感慨人生的无常,哀叹光阴的流逝,表现了一种似含人生哲理的无端的伤感。虽只是为一时一事而发,但总是充盈着一种较深刻的生命体验,因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他充分发挥了令词收敛浓缩的抒情艺术形式的优长,善于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的情调,以及些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在这些作品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是多用经过高度提炼、平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也不以色泽使人眩迷。

在继承唐、五代词艺术寄给你眼的基础上,晏殊词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他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作品有着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和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示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

很快北宋便迎来了大规模的诗文革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今天开始,学习随笔!(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