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Twinsujs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当值编辑 | 玄鹤
今日导读
近期, 一个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爆了全网,引发各路媒体争先报道,在观看之后,我们不妨沉淀一下思索,二舅的故事,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郁金香辅导员Twinsujs老师,在解读二舅故事的过程中,引入了“精神熵”这个概念。人过度的的思维内耗,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熵”过高的体现,而二舅从容应对苦难人生的故事,恰恰是一部深重的对抗“熵增”的励志诗篇。
对抗精神上的“熵增”,二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我们又该如何行动,去对抗我们精神上的“熵增”,从而获得内心的有序和平静?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关于“精神熵”的思考
周三晚间,伴随着夏夜里温暖的晚风,我一边散步,一边打开手机进入读书会,听大家共读一本《少有人走的路》的书。书中提出了一个叫“熵”的概念,引起了书友热切的讨论。
科学家发现,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总是会被浪费掉一部分,并且,这部分能量无法再利用。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将那些在转化过程中浪费掉且无法再利用的能量,定义为“熵”。
他认为,在孤立系统内分子的热运动,总会从原来集中有序的排列状态,逐渐趋向分散、混乱的无序状态,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状态的发生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当熵在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系统便会出现能量守恒状态,也叫“热寂”状态。这就是熵增定律,也叫做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追剧、刷短视频非常容易,而看书学习却非常困难;房间经过打扫后干净整洁,只要一周不打扫,就会凌乱不堪;外面的建筑,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打日晒,会慢慢被侵蚀继而老化;电器久置不用,就会坏掉,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其实都遵循熵增原理。
由此,我们引申出“精神熵”的概念。“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精神熵”,用来指代意识趋于无序的状态。还记得你曾经的“内心乱如麻”么?此刻我们的大脑,就像热锅里的气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与关联,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奔,我们的内心一片混乱,当熵值非常高的时候,精神被禁锢,思维反刍,内耗严重。
所谓人的思维内耗,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熵”过高的体现。
二舅的故事,就是一部对抗“熵增”的励志诗篇
人类心灵进化的成长,就是一个与“自然界的熵力”对抗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且过程一定艰苦卓绝,费神、费力、费时。每个人都渴望心智的成熟,突破精神熵,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呢?
书上说:懒惰的底层就是恐惧,惰性就是一种十分强烈的“熵”的力量,它无孔不入。不管是学习一门新的技术,还是锻炼出一副好的身材,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一定是一个与惰性不断抗争的过程。
对此理论,我深以为然,在这个冗长的暑假,我也每天苦苦地与“熵”进行斗争,力图打赢一场负“熵”保卫战。懒散和堕怠是人之常态,比如面对骄阳似火的夏天,更多人愿意在空调房里安静地呆着。
但是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工作生活又都离不开各种电子产品,注意力时刻被打断,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天气热怕做饭叫外卖等零零总总,我们的机体就容易趋于亚健康状态,肥胖油腻随之而来,压力和焦虑也无处释放,还会带来三高、颈椎病,关节僵硬老化等问题。
我们虽然活着,但总是缺乏活力,这其实就是都市人群的身体之“熵”。
身体是精神的容器,身体怠惰,必然会导致精神的颓废,拿我自己来说,明明我有很多的书要读,很多的文章要写,很多的材料需要整理,可是坐在电脑面前的我,经常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小半天下来,啥正事都没干,还落得肩颈不适、眼睛又干又痒、内心茫然无序。
而就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刻,一个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认真细心地看完了二舅的故事,惊奇地发现,原来,二舅从容应对苦难人生的故事,就是一部深重的对抗熵增的励志诗篇啊!
对抗“熵增”,二舅给我们的启发
面对苦难深重的人生,二舅没有沉沦、萎靡不振,他坚强、坚韧、多才多艺,苦难不能成就他,却也无力打倒他,这是二舅最让人敬重的地方!我们不歌颂苦难,但我们敬重在苦难里依然认真积极地生活着的人。
欲望太多而懒于行动,沉溺虚幻而逃避生活。我们出生开始的时刻,也是熵增开始的时刻。我们会慢慢变老,身体会慢慢用废,思想会慢慢滞后。《二舅》篇也有说: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生死之间何苦还要再隔上个“老病”呢?
有人会说:“这不是正常现象吗?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我们遵循自然就行了。”的确,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我们每个人活着的希望,或者说我们每天生活的过程,不就是在对抗这一自然现象吗?
就如同视频中的二舅出门的时候,把姥姥放到车上;去别人家做木工活的时候,把姥姥放到身边的小板凳上;66岁老汉随身携带88岁老母,组成了一个超酷的6688组合。
熵增因为无序自然,就容易陷入内耗,而对抗熵增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二舅很少反刍过去、焦虑未来,即使遇到在他屁股上扎了四针的赤脚医生,二舅也只是笑着骂他一句,一瘸一拐地又给人干活去了。
二舅对抗熵增最好的武器就是关注当下,并时刻付诸行动。他不纠结过去,也不焦虑未来,而是选择把当前能做的事做好,除了娴熟的木匠活,二舅还负责帮助村里留守的孤寡老人修缮各种器物。当木工活也做不动了,就全职照顾姥姥,早上给姥姥洗脸,晚上给姥姥洗脚,下午逼姥姥锻炼。
内心敞亮、遇事总有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二舅,不仅克服了身体的残疾,还想出了照顾老人的好办法。比如带老人锻炼时,姥姥每走二十步就得坐下歇十秒,二舅每走二十步就会落后姥姥三米,赶上这三米正好需要十秒,接着走。
反观我们,我们经常懊悔过去、担忧未来、并对当下充满迷茫。我们的生活,处于一个时时刻刻“熵增”的状态。
二舅视频中的金句: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在生活里却是让人沉沦的毒药。私以为,打败我们的最大的敌人,便是在遗憾中过活,这会导致我们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却总是无法行动起来。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纠结于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很多家人带着迷茫无助走进郁金香的大家庭。夫妻不满彼此,父母不满孩子,这或许才是家庭生病的深层原因。可自己不主动改变,却总想着改造对方,这怎么能对抗命运之熵呢?
二舅的故事之所以刷爆全网,是因为他是身陷囹圄却又努力活着的普通人,每个人或多或少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二舅也是身教大于言传最好的榜样。不躺平、不摆烂、活在当下、从容自洽、一步一步沿着台阶攀岩,直至迎来命运伸出的那双和解之手。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二舅有动力战胜“熵”,能够一直行进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我想,应该是二舅对家人的深沉的爱吧。爱是一种内驱力,让他有勇气面对困难,有力量战胜挫折,有意志参与决断,并且在自己受到压迫的时候给予自己安抚。
如何对抗我们精神上的“熵增”?
我在主持共修的时候,经常面对群友这样的提问:最近有点丧,大环境这么不好,孩子各种状况,内忧外患,看不到前方的路,该怎么办?
我认为,简单的理性行为就是对抗熵增”的最好方式,真切地付诸行动、通过增加一点点确定性带来安全感。
一、少刷手机。手机越刷越焦虑,减少过度的信息裹挟,这是我们迈出迷雾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二、通过观呼吸把自己拉回当下。当你把心安放在一呼一吸之间,聚焦正念,你便是在做一个精神上“减熵”的过程。
三、行动抗熵,做一点接地气的事情。你一定会问:什么是接地气的事情呢?其实,那些我们平常觉得浪费时间、耽误赚钱、不会特别体现你的优秀、你的进步的没有意义的事情,都是接地气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统统都可以做。
比如侍弄花草、看看喜欢看的书、做家务、整理房间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会让你明白:即使状态不好,我们也可以优先把自己照顾好。
多出去看看绿色、去走走、去抱一棵树、去感知一片树叶、去看看一道光影……那是接地气的生活本来的味道啊。当然,你也可以尝试做一丢丢和自己链接的事儿,比如听一首安静的音乐、抖动抖动身体、翩翩起舞,尽情高歌,认真地洗个澡,都挺好。
我们要允许自己丧,熵增绝不是偶然,而是人们对于想要喘口气的一种真实表达。
波兰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在《礼物》中写道: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我惊异于诗人行动力的专注,以及专注所带来的内心的平静与安详,或许当我们行动起来,建立了内在的秩序感,也就更能应对外在的各种干扰并守住这份内在丰富的安静吧。
这首诗还让我想起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他跌落尘土,也要尽力开出花来;他一路被贬,就把它当做平生功业;他囿于困苦,亦能自我宽慰排遣。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我们没有看懂二舅或者苏东坡。困顿如他们、残缺如他们、卑微如他们、不幸如他们,都可以拥有这平凡且结实的日子,我们也一定可以!
如果说命运是一件包装丑陋的礼物,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后,还能够坚强地面对,并努力的活下去、活的更好,这种对于生命的认知,才是最好的礼物。
这个过程必然辛苦,必然伴随着积极的努力和对痛苦的忍耐。这样心智成熟的过程就是和“熵增”对抗的过程,行动力是最好的支持,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