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冬日笃静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学有所立;四十岁时,心中通达而不再疑惑;五十岁时,能够知晓天命;六十岁时,我听到别人说的话就能通达人的心意;七十岁时,随心所欲,也不会超出规矩法度之外了。”

这段话包含了孔子一生不同时期的人生境界,但后世引用这段话时,往往只用来说明年龄。比如说某人到了不惑之年,大家就知道他四十岁了。到了知天命之年就知道他五十岁了。

实际上,孔子说的是自己生命历程不同阶段所达到的境界。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念又,十有五就是十五岁。

志:心之所知,谓之志。志于学,则心在学,念念不忘且为之不倦。

朱子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至,谓之志,此所谓学,及大学之道也,知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也。

孔子所说的学不是简单的学校里的功课,而是学圣贤大道。十五岁立志于学圣贤大道。

那十五岁之前呢,是童蒙养正的基础,养成各种好习惯,明白方向,坚定上进的心。《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十五岁之前就是学习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了这些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十五岁之后,学大学之道。孔子十五岁时立定志向要求学,而且念念在兹。

三十而立,立,所学之经术学业完成而有以自立。 经是经典,学业是圣贤的事业,学有所成,不退不转,内心能有以自守。

刘宝楠先生曰,“立”为“立于道”,“立于礼”,皆统于学,学不外“道”与“礼”也。学有所立、所成时,不再有退转之心,也就是学有根柢,非外力所能动摇。简单说就是学成了。

四十不惑,不惑是内心通达不疑惑。到此境界,知之明而居之安,不仅有立有守,而且能通权达变。

苏辙曰:通变而惑,虽立不固;四十不惑,可与权矣。 黄式三《论语后案》中说:“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

为什么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而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呢? 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 立,守经也。立的标准是经,经是圣人的教诲,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 不惑,达权也,无可无不可。遇事可以行权,善巧方便,境界比立要高一些。“立”则是,可则可,不可则不可。不知通权达变,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知晓天命,命者,受之于天,而立之于己。刘宝楠先生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须生也。知道天命的人,明白自己不是无缘无故来到世间的,孔子到了五十岁,知道自己来世间是做什么事业,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后人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六十而耳顺,耳顺就是耳闻其言,心已知其意。

朱子曰,声入心通,无所为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声入耳,心就通了。听到别人讲话,立即知道他的心理,感知能力到了极点。夫子到六十岁,就有这样的境界。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逾,逾越,越过。矩是画方形的工具,代指一切言行之法度准则。

朱子曰,随其心是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都没有逾越法度,这叫安。顺心而为,自然合法,没有丝毫的勉强,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子对这章有个总结,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

立,立在圣贤之道上,不惑,则无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对自己的志向没有疑惑,对日常中遇到的种种状况都知道怎样解决,能够行权方便。

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能够通达天理,尽一切事物之性。

耳顺,所闻皆通也,不仅知道,且能通达无碍。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做什么事都听凭心性去做,但又不会逾越规矩,此乃圣人内心自由之极致,至此境界,己心即道心,内外合一。

郑汝协先生曰,所以成圣者,未有不由学以进也。夫子也是通过学,才成为圣人的。资质平凡如我们,又怎能不学?

这章是夫子自己所做的传记、年谱,也为我们开示了为学之次第,其中“学”为全章的基础,也是孔子一生所大力提倡的,古人称这章是夫子一生年谱,千古作圣妙诀,对我们非常有指导意义。

读书    品一杯清茶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