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按导学习研修班第一期第三课

  很快已经学习到第三周了,学员们从一窍不通来到一知半解阶段啦。

图片发自App

【主题】足阳明胃经之万象包容

              (第三节课)

【讲述人】

智康

【 时 间 】

2019年6月2日

【 人 数 】

14人


图片发自App


                          01

              上期课程回顾及分享

上期课程回顾

学习了手阳明大肠经的六个穴位,分别是商阳、合谷、阳溪、曲池、臂臑、迎香

学员实践分享

觉言:给女儿按导迎香穴,臂臑穴,曲池穴。立刻反应头面部五官,肩颈,胳膊,腰部,全身筋络畅通,轻松自如。感觉重换系统!她感动得抱着我,我也借机说话了:你目的是来关心妈妈,问候一天的情况。(因为我三天去西园义工,今天赶回参与按导,接着又小组共修。)与家人还没见面。我说关心别人的人会得到殊胜的回报!接着又用慈心祝愿:无身体的痛苦,无精神的痛苦,愿你保持愉悦!

净今:按合谷后,治好了打嗝。

净铎:按合谷、四白后,眼前一亮,眼睛有湿润感。

智康:鼻塞了,按迎香后好一点。

道竹:皮肤最近好多了,不发痘痘。痰也少多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02

            介绍何为五行及足阳明胃经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

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和季节关系

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往枝头输送,所以春属木。

夏天属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火的特点就是向上,夏天各种植物向上生长,长势迅猛,所以夏属火。

长夏属土,长夏是夏和秋之间的一段过度期,天气湿热,庄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时期,所以长夏属土。

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

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所以冬属水.

古人认为一年可细分为五季,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

五行与中医的关系

五脏中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机制,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机制,均归属于水。

足阳明胃经

胃和脾经相表里,属土,中医对一个人病情轻重的预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此人是否有胃气,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简单的就是说,这个人病后经调理胃口慢慢恢复,说明预后良好,否则就需要审视调理的方法是否正确了。

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要节制,要带着觉知力去吃,因为食物要靠身体去运化。

图片发自App


                        03

    足阳明胃经穴位按导教学和学员提问回答

足阳明胃经穴位按导教学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按导所学的六个是我们平时能用手操作的。

大家互相帮助寻找穴位。

注意按下关穴时要同时张嘴。

学员提问回答

通便,可以先两手交叠于劳宫,然后放在膻中,停留三到五分钟(注意手掌不要完全贴合在穴位上,要让气流动起来),再放到中脘,停留三到五分钟,最后到天枢穴,顺时钟揉搓腹部,三到五分钟。顺应天时每天早上5-7点为排便时间。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04

        本周功课布置和下周预告

本周功课布置:后面要连续休息两周,好好复习前三周所学,要求把经络,穴位名称以及位置对应找出来,同时开始准备读书会雅集内容。

下周预告

【讲述人】

智康

【讲述内容】

足太阴脾经

【 时 间 】

2019年6月23日  9:00-11:00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按导学习研修班第一期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