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值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1945年,伟大的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出生于辽宁省辽源市。在中小学阶段,因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屡受学校表彰。1963年,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状元身份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自懂事以来便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了解了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的现状,便励志学习、励志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西南的大山里,有着建设“天眼”极佳的地理条件: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天然挡住外面的电磁波。在选址上,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凹凸地,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摸索着前行。“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平唐县克度镇的一处大窝凼。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天眼”:中国的骄傲。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暮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八字胡,嗓音浑厚,同事印象中的南仁东,个儿虽不高,却总是气场十足,“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

    在生活中,南仁东常表现出率性幽默的一面。但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太空无垠的广袤。”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自1994年项目预研究启动,南仁东坚持自主创新,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勇于担当堪称楷模,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同日,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捐赠的“时代楷模”南仁东塑像在“中国天眼”现场落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