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做傻事--《超越智商》

大家好,我是笨笨。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著作,不过说实话,我认为这本书写的不是很好(个人观点),原因:1、中文版翻译太差,导致阅读极其困难。2、作者本身逻辑性混乱,除了大的模块分类,余下的内容都是想到哪写到哪。3、书中的大量试验、证据都是别的专家做的,有一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4、书的中文名字太过大,原文翻译过来应该是《智力测试少了什么》,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卡尼曼的快思考慢思考的优化版,将快思考命名为自主心智,将慢思考的系统2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常说的智力方面的,叫做算法心智,另一种是本书主要讨论的观点,叫反省心智,也就是理性思维。

自主心智:类似于系统1,擅长快速决策,下意识的,也叫直觉思维。

算法心智:类似于系统2中的一部分,《思考,快与慢》的笔记中,我举了数学计算的例子,在本书中就属于算法心智,平时所说的智力测验也属于此类型。

反省心智:除了以上两种心智,其余的心智类型,比如:信念、目标等都归类反省心智。

书中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解释三种心智的存在:

A、一个女的在悬崖边散步,被大风吹落,掉在岩石上摔死了。

B、一个女的在悬崖边散步,她以为是石头,就一脚踩上去,结果,踩空了,掉在岩石上摔死了。

C、一个女的在悬崖边准备自杀,她跳下去,掉在岩石上摔死了。

这里面的A属于物理学的万有引力原因;B属于自主心智;C属于反省心智;(当然,是属于范围内,不是说是唯一解释)

上面给出书中核心观点的解释,下面来说说区别,这里是想说,本书中的三大心智模型和系统1、系统2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书中是将系统2拆成智力和理性两部分,书中的高级词汇这么说的,三重系统模型主要关注个体的差异,其实就是我理解的那样。说到这里又情不自禁的想吐槽下,本书的导读中一直在夸这本书多么好,卡尼曼是参考本书观点的等等一系列讽刺,但我想说的是,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是2012年出版,本书是2015年出版,然后本书中的好多例子,论点,特别是列举自主心智存在偏见的部分,大量参考了卡尼曼的实验和论证。这个怎么解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导读本就让我产生对本书的偏见,再加上书中的例子、观点,我就更偏见了。哎,远了,远了,收~

突然想到一个挺好玩的关于自主心智(系统1)偏见的例子,如果你还能读到这里,可以先测试下你的答案,再往下阅读。

A看着B,B看着C,已知A已婚,C未婚,请问是否能确定有一位已婚人士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1、是 2、不是 3、不确定

相信大家的答案应该都是3,因为不能明确题目中B的状态,那么,恭喜你,答错了。因为B只有已婚和未婚两种状态,假设B已婚,那么B看着C,满足一位已婚看着未婚;假设B未婚,那么A看着B,也满足一位已婚看着未婚,所以不管B的状态是什么,结果都是肯定的。这里面是想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大多是用自主心智(系统1)在做判断,因为它不费力,但是准确度很低,同样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用自主心智(系统1)做判断。

书中列举了好多自主心智(系统1)做决策产生的偏见,因为大多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过,所以就不过多解释。当然,作者也给出防止偏见的一些做法,下面我将把卡尼曼和本书中提到的方法一起列出来。

1、决策前,运用“事前验尸”(卡尼曼)

2、多在公司饮水机旁聊天(卡尼曼)

3、要具有反向思维(本书)

4、要具有概率思维(本书)

5、要善用完全析取原理(穷举法)(本书)

6、要用到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

好了,就写到这里。

写于2021年1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人做傻事--《超越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