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反身性理论

关于反身性理论的论述最早出现在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提出的托马斯公理中,后来被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进行了二次整理,意思大概是: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索罗斯后来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反身性理论。因其自身的影响力,这个理论也被更多人所了解。

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理论,我们在他的《索罗斯传》中,找到关于这个理论形成和实践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

这要从索罗斯小时候的经历说起,因为索罗斯是犹太人,当年很多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后,对纳粹是抱有幻想的,认为纳粹不会对他们下狠手,但实际上并没有。

这个经历让索罗斯认识到,人的认知和现实之间是存在差异和偏差的,也就是说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存在缺陷、存在歪曲的。这个认识虽然简单,但却是索罗斯金融理论的基础。

这个观点让我联想到行为经济学中的描述: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与人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行为存在偏差。

行为经济学讲的是理性与行为之间的偏差,比如商品价格低的时候,理性人会买入更多商品,但在实际行动中,人们可能并不会因为价格低就买入更多。

这里描述的偏差与索罗斯表达的偏差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是从理性角度来描述偏差,一个是从认知角度来描述偏差。

第二个阶段:反身性

我们知道传统经济学中有一个均衡理论,就是说,价格会围绕供需的变化而变化,即供应增加价格下降,供应减少价格上涨;反过来,价格的高低变化又会影响供应量的多少,于是就形成了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又反向影响供需的均衡状态。

但索罗斯并不这样认为,他看到的世界是,股票市场每天都在上演着追涨杀跌,价格从来都是在泡沫和崩盘之间来回波动。

这就形成了新的对立理论,即均衡与反身性。如果不好理解,可以对标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与行为经济学中的非理性行为。

反身性要讲的是,价格只能部分反应供需,均衡也只是理想状态。就像理性人,只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一样。真正影响股票价格的是市场参与者的主观认知,即价格是由市场参与者的共同认知决定。

但由于市场参与者之间又存在偏见,于是最终价格就会在这些偏见的相互影响中形成,而索罗斯把这种偏见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之为反身性

这里面的特点是,因为反身性的存在,股票价格的形必然成会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共识。共识即是繁荣的推手,也是泡沫的原凶。

索罗斯为什么说市场永远是错的?就是因为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存在偏见,偏见与偏见之间相互影响,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另外一个偏见。

你可能会说,那还是有人能判断市场的正确走势啊?从结果上来看是这样,但从反身性来看,这个判断可能仅仅对了结果,背后的过程一定存在偏差。

说到这,又一个疑问来了,那索罗斯是如何成功的呢?

第三个阶段:盛衰序列

索罗斯并不相信人的判断,但他相信趋势。他为什么相信趋势?因为他相信反身性。

他认为反身性最大的特点是制造泡沫,而泡沫不可能无限大,必然有一天会被戳破,这个泡沫从膨胀到被戳破的过程就是盛衰序列。

索罗斯的成功之路就是发现并充分利用了这个规律,并与众不同的认为,一个行业由盛到衰的过程,才是赚钱的最好时机。这个论断也符合索罗斯喜欢做空的特点。

索罗斯的做空案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1992年狙击英镑,成为打败英格兰银行的第一人;1997年狙击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总结

总的来说,索罗斯的投资哲学就是通过获悉人们对市场的认知,并观察这个认知与真实情况的差距,然后通过这个抽象的差距找到现实世界可以投资的机会,并时刻关注局势的变化,在盛衰交替来临之前,提前布局投资。

但值得注意的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并不是一个通用理论,也就是说,他这套东西可能只适合他,别人并不容易掌握。

这就像量子力学中发现的“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准确测量出市场参与者的偏见,以及这些偏见交织在一起时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

索罗斯的过人之处可能就在这里,首先,他坚信反身性,以及反身性带来的盛衰序列,其次,他有着很强的盛衰感知力。第三,敢于下重注。

所以,他的成功一定不局限于一个理论,更多的还是他的综合能力。投资终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聊反身性也只是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远方,看一些我们从未见过或者想过的东西,由此来指导我们更多维度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谈反身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