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恋爱

“啊啊啊,好想找男朋友啊!”室友C又一次捂头捶床,仰天哀嚎。我笑道,“你又受什么刺激了?”“我去,又有人秀恩爱!我感觉朋友圈全脱单了,就剩我一只单身汪垂死挣扎……”我笑着摇摇头,不可置否。

初高中时我们满怀浓浓的期待,总觉得上了大学就可以谈恋爱了,却不曾想国家并不会分配男朋友,这个必要条件还需自行满足。更何况在一所语言类高校,找到男朋友的机率就愈发地小。以至于大一整整一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初高中同学们找到另一半,自己却仍旧形单影只,难免心痒痒;更有觉得自己明明比较漂亮,却仍然单着,自然心理不平衡。然室友C所到达的一种求男若渴的境界,却是我所理解不了的。

室友C其实条件顶好,166的身高,不过百的体重---完美的长腿小姐姐设定;一头漂亮的长发,加上完美的化妆技术,说她没有男朋友你可能不会相信。

可为什么就是单着呢?逐渐熟识后,我渐渐发现---她的标准太高了,或者说,外貌标准太高了。身高没有180+,pass;戴眼镜(这年头不戴眼镜的人已经是稀有动物了好吗!),pass;长得丑,pass。在一所男女比例一比七的大学,她自然难以找到合意的,符合条件的多半也有女朋友。

C无尽苦恼,隔三岔五地哀嚎,恐惧着自己变成剩女,变得极为焦虑。可她平时又不出门,根本没有认识其他人的机会,只是一味地等待着一场凭空而降的完美偶遇。

对于另一半的外貌标准,我并不想置予评判。每个女生都有对自己心目中白马王子的描摹,高帅本身就是吸引点。只是自己真的这么缺爱吗?缺爱到生活的重心全是找男朋友:健身的目的是找男朋友,化妆的目的是找男朋友,去图书馆的目的还是找男朋友---美其名曰:自我提升,但本质上却是迷失了自我。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为了一个构想的、尚不在自己生活圈的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如此,即使变得优秀也很难有成就感,只会不断质疑,为何自己那么努力,还是没有男朋友?我这么优秀,歪瓜裂枣如何配得上我?如此恶性循环。

一个人过得也可以挺好,平时上课,空闲时间看看别的领域的著作,学学新技能;周末约上一两位好友,一起逛逛这个城市,聊聊自己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可是同龄人都脱单了呀,只剩自己倒显得孤苦伶仃了。看到别人秀恩爱,也会想要有另一个人能够时刻与自己分享生活的点滴;一个人偶尔迷茫的时候,也会有那样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寄托情感。

外界的状况逼迫我们变得焦虑,变得渴望有男朋友。渴望却也总是停留在渴望的阶段,从未实质性地改变现状:既然你的标准这么高,为什么不多出去结识新的人,给自己创造机会呢?

在认识之后,他又只是自己好友列表中的僵尸友,我们总说我和他不熟,不好意思叨扰他,可如若没有往来,又如何能够彼此熟络?更别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行动,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头等大计。

庆幸的是最近室友C终于开窍了,糟糕的是那位男生是在蹦迪认识的。从蹦迪回来之后,C便茶饭不思,想撩而又不敢撩,对着微信聊天页面苦思着要找什么话题聊天。

我笑C遇到喜欢的就大胆上,别怂。C道出自己的犹豫---蹦迪的时候男生问她:如果你男朋友去蹦迪你会怎么办?C答道:一起去啊,男生接着问道:“如果他不想你去呢?”……而且他喜欢辣妹,自己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我一下就囧了,这难道不就是玩玩的心理吗?忙道:“这样不好吧,还是算啦,你控制一下自己过两天就会把他忘了的哈~”C却纠结道:“可是他真的好帅啊啊啊!我放不下昂!”最终还是开启了尬聊模式。我不愿C迷失自己,却也无法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只能拐弯抹角地劝她慎重。

为什么明知道会受伤,还要飞蛾扑火?如果一个人只是玩玩而已,付出真心的自己该有多累,又如何能与他走下去?无论是多么符合我的外表设定的男生,我都会心生厌恶。花费时间,浪费感情去恋爱,又有何意义?图的不过是谈恋爱的快感罢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地复杂,谈场恋爱为何还要这样虚伪?

大概会有人反驳道,当你真正遇上那个让你心动的人,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哪管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可作为成年人,我们如果连最基本、最初的情感都抑制不住,最终要面对残局,岂不是对自己不负责?

所谓的浪子回头,醒醒吧,不仅仅是说你太高估自己,更多的是他本性难移。固定成型的观念,在你跟他在一起之前还没有改变,要么他会这么一直下去,直到你伤透了心无法忍受;要么你会是改变他的人,但绝对不是互相陪伴到最后的那个:与他经历了诸多的糟心事,你很难会有耐心和信心跟他继续走下去,即使他已为你改变。

对待感情,尝试多一点佛系,少一丝焦虑,毕竟刻意去寻找一个人,好累。既然有一颗开放的心,那就要给自己机会,多结交理想的人,而不是等待,等待,一直等待,意念并不会把他送到你身边。

确定那个人,多一份性情的考察,即使外貌与标准有所出入,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怀着一颗随缘的心,做最真实的自己,人生这样长,何必如此着急,你终会遇见恰好的那个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