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场春雨

或许,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一联词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上作》。虽然,词牌名为《望江南》,但是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不在江南,而在山东的密州任知州,也就相当于密州父母官,即当时的市长。

词的上半部分写景——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在这初春时节,细雨中杨柳依依,风也湿润柔和。词人在沉浸于和风细雨,不由想要登上超然台。

于是看到这样一幅烟雨蒙蒙的景象——

“半壕春水一城花。”其中的“壕”是指“护城河”。可以想象——蒙蒙细雨中,碧绿的河水涨上来了,泛起涟漪。

从超然台上望去,千家万户都笼罩在了这雨水之中,显得那么暗淡朦胧。

因为北方的春天下雨很少,俗语“春雨贵如油”。而了解史料得知,词写于苏轼刚来密州的这段时间,因为旱灾、蝗灾一并到来,让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而苏轼到来之后,治理蝗灾、兴修水利,解决了百姓的难题。

而这样一场春雨,站在苏轼的角度来看,他的内心一定不止对于春景的欣赏——

还有他自己作为父母官,兴修水利,能够庇护一方百姓的成就感。

烟雨蒙蒙,千家万户笼罩在这绵绵细雨中,显得那么的祥和安静。

对于苏轼来说,而这场春雨真是一场好雨,因为荫蔽了一方百姓。

下联为: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我们知道,“寒食”是“清明”的前三天。所以,这两个节日是紧挨着的。

而,寒食节有一个习俗:不生火,只吃冷食。可是,诗中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两个节日相离不远,所以古人习惯于把寒食与清明一起来看。因此,诗中说的虽是“寒食”,其实是指“清明”。

咨嗟,是“长叹”的含义。词中说,苏轼自己在一场宿醉之后,发出长长的叹息。他在叹息什么呢?

“故国”在古代,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前朝”,“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另一个是“之前的都城”。

而这里的“故国”普遍认为是“之前的都城”,即为北宋的滇京。当时苏轼为了避开王安石变法的锋芒,请求外放,所以来到杭州等地任职。

而此时,苏轼想到自己远离北宋的都城,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发出长叹。

而寒食清明,文人墨客有聚集在一起,品“明前新茶”的传统习俗。

苏轼想到自己不能把消极的情绪传递给朋友,只好安慰自己,“休对故人思故国”,不如点燃新火,煮一壶茶,趁着年华细细品味。

于是,这样的一场春雨,于是就被记录下来。

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苏轼的随遇而安,以及政治抱负和责任感。

他总能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创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活仪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一场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