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早上跑完步,穿过小区后面的花园,准备回宿舍的路上,在经过花园里健身器材区的时候,看见秋千上睡着一个人,心里还在犯嘀咕:大冷天的荡秋千,还在上面睡觉,是不有病。虽然犯嘀咕,也没太在意,在器材区开始锻炼身体。不一会,有个好奇心比较重的大叔看了一眼那个秋千,发现不对:脖子上面吊着一根白色的绳子,喊了两声没人应,大叔反应过来了,是上吊自杀!正在锻炼的我听到这个消息,瞬间满身鸡皮疙瘩,感觉整个身体瞬间凉了。看着大叔在打电话报警,胆小的我赶紧离开了现场。人虽然快速离开了现场,但这件事情在我的脑海存在了一天。晚上吃完饭,时候尚早,整理整理思绪,以“有关死”为题,谈谈我对这个大家避而不谈的话题的认识。

死亡,也成“无常”。对于“死亡”,大多数人都避而不谈的,属于忌讳,认为不吉利,所以多数人都否定死亡,认为死亡没有意义,只不过是毁灭和失去。所以,他们不是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就是活在死亡的无知中,而从未真正的正视过“死亡”这个话题。

首先,说说“死亡”的原因。

导致死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常态死亡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这里的“死”,指的就是常态死亡,是一种已知的死亡,也是一种被动式的死亡方式,绝大多数的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结束生命的。常态死亡主要包括:老死、病死、夭折等。

2、意外死亡

意外死亡,也可称为未知死亡,是一种被动式的死亡方式,指在未知、意外或突发情况下导致的死亡,例如:车祸、天灾、意外等,也包括他杀、刑杀等死亡方式。

3、自杀死亡

这种死亡对于死亡者自己来说是一种已知的死亡,是一种主动式的。或上吊,或跳楼……这种死亡的方式千奇百怪、不胜枚举。

上面对于死亡的原因做了一个归纳,下面就不同的死亡方式死亡者的心理活动做一个自我认知层面的描述。

1、常态死亡

常态死亡里面,除了夭折(夭折,指未成年人的死亡,由于未成年人心智还未成熟,所以对于死亡只是一种被动式接受),大多数的死亡者在老死或病死之前对于死亡是恐惧的,更是留恋的,所以怕死或者不想死,正是这种心态,才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谚语。因袭,大部分的人会经历“否认——>愤怒和恐惧——>讨价还价——>失望——>接受”这样一个过程。

2、意外死亡

由于这是一种突发式的,所以对于死亡者自己而言,除了在意识死亡的瞬间才会有高度的恐惧心理。

3、自杀死亡

因为这种死亡是主动的,所以死亡者在死亡前心灰意冷,同时也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但是即使是做好了准备,在做得那一瞬间,还是会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所以这一类的心理活动应该是“接受——>恐惧”。

前文中,就“死亡”的原因和心理活动,从我自己的认知层面做了一个描述与说明,但不是本文要描述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对“死亡“原因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让我们能够改变对死亡的认识与恐惧,去正视死亡,并随时为死亡做好准备。

在《庄子.至乐》中有这样的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什么意思呢?庄子妻子死了以后,他的好朋友惠子去吊丧,发现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和木盆,一边唱歌。这便是庄子对生死的态度,他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秦始皇即使有徐福为之炼长生不老丹,也未能免一死,这才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从这句话里面也能看出王羲之对于死亡的无奈以及对于生的留恋。所以,不论古今,对于死亡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态度。

年前的时候在读《西藏生死书》,里面提到了对于死亡的修炼:死亡并非终点,在佛教里面,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也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我们都会经历如下的过程:生——>临终——>死亡——>死后——>转世。所以,正视死亡,认知死亡,放下一切的计谋心,我们今生今世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因此,生前做得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这教会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无法改变死亡的客观事实,但是可以任意改变对死亡的主观解释,所以,不论下一刻是生是死,做好对死亡的心理准备,认真对待自己(他人),也对待自己(他人)活着的每一天!

文章的最后,借用书中的提问作为本文的结尾:我是否每一刻都记得我正在步向死亡,每个人、每一样东西也都在步向死亡,时时刻刻都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我对死亡的认识,是否已经迫切到每一秒都在追求证悟?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真正理解死亡的真理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