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人“变身”记

2017年初,我勇敢折腾了一把——以35岁“高龄”跨界换工作,职业身份从报社记者,转行做了新媒体编辑。

其实,转行的念头早就有了。之前在报社的这些年,眼见着传统媒体一步步衰落,身为从业者,我内心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与日俱增。

但由于暂无生存危机的考验,所以“职业规划与转型”一直处于“重要不紧急”序列中。

直到2016年初,我们备受敬重的老社长被突然调离,接着十几个业务骨干陆续离职,报社广告和发行收入锐减、新的经营业务没有起色……一系列的人事变故直接促成了我将“职业转型”提上日程。之后,才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才有了新的生活。

现在想来,很多事情真的无法单纯用好或坏下定论。

某件事虽然彼时彼地看来是坏事,但如果它促成了你做出某个积极、正确的抉择,那么放眼到你的整个人生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呢。

报社记者的职业危机

互联网时代,世界充满着变化和未知。新事物层出不穷,不断更新、迭代,仿佛人人都在跟时间赛跑。

这些体会,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尤其深刻和强烈。

对于一个报社记者来说,看着街头的书报亭一个个无声消失,纸媒上的广告越来越少,停刊的报社、杂志社越来越多……内心不受冲击和震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5-10年前,地铁、公交车上也许还有人看报纸;现如今,几乎人人都在低头刷手机。连退休的大爷、大妈都在发微信语音、抢红包、秀朋友圈,更别说那些95后、00后了,也许他们从来都没看过报纸。

很多迹象都说明,传统纸媒被年轻人抛弃了。

每回当想到这些,我不禁自问:我们的报纸是给谁看的?还能办几年?我们这些编辑、记者的未来是不是大概率面临失业?如果失业,我能再找什么工作呢?我的房贷怎么办?孩子的学费怎么办?

如果我忧虑的一切会逐渐成真,那我每天在办公室里研究:选哪篇文章做头条、选哪幅图片新闻上头版、怎么排版更美观、怎么给版面配图……这些工作还有意义、有价值吗?

我这样日复一日地打磨这些即将被淘汰的技能,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内心这一切的纠结、焦虑和危机感,是我痛下决心做出改变的根源。

“高龄”跨界的抉择

在35岁“高龄”选择跨界,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为此,我曾犹豫、担心了很久。

我在网上搜索过很多类似“报社记者应该转行还是坚守”的文章和信息,我找过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我自己也反复思考权衡过……其实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愿意行动。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还是被内心的恐惧和自我怀疑困住了。

今年经济形势不乐观,工作还是不好找吧?

我一个80后,和90后、95后一起面试,会不会被HR歧视?

做了多年的记者,什么工作能用到我过去的经验和积累呢?

在新公司、新岗位上从零开始,我还有一切重头再来的勇气、信心和耐心吗?

我在焦虑和纠结中,度过了好几个月。所幸,报社突然发生的人事变故成为推动我离开的契机。

在咨询了职业规划师的建议后,新媒体编辑成为我的目标岗位之一。

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细节问题——

选择哪个行业?哪个职位?我有哪些优势?和目标岗位有哪些差距?用人单位都看重什么?我该做哪些努力和准备?简历怎么写?面试怎么发挥?

“跨界换工作”可谓一个大项目,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再花时间、精力去逐一攻克,也许是较有效和现实的办法。

为此,我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工作之余写了30多篇原创文章发布;

我买了上千元的新媒体运营的网络课程和书籍,用业余时间听课、看书、学习;

我加入了若干个运营学习、转行互联网的微信群组,获取新信息、结识圈内人;

我付费咨询了资深HR,精心修改自己的简历、打磨面试技巧……

所幸,在经历了半年的准备,十几次面试之后,我终于得到了目标岗位的OFFER。

新公司虽然小,刚成立没几年,但我觉得,只要我真想在新领域中有所积累、提升,再小的平台都是我学习和成长的阶梯。

成长才是我的刚需

转行之初,适应阶段是辛苦和艰难的。我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低估了其中的困难和考验。

工作内容生疏而繁杂、节奏飞快,刚开始的两个月,我每天都处于备战状态,丝毫不敢分心、忙到飞起才能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

新公司离家远,我不得不早起晚归、每天花费2个多小时在地铁上;没有了方便实惠的食堂,午饭只能靠点外卖或711解决……

这期间,我一度也有过怀疑、自责、甚至后悔的想法。但转念一想,“路是自己选,扑街不要喊”。既然选择了难走的这条路,就应该咬着牙勇敢地走到底。

每当勇气快耗尽时,我就去看自己喜欢的作家的文章,支撑自己继续往前走。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改变的恐慌,迟早发生在你身上,一次或者多次。当你想改变时,第一时间得到的,可能就是恐慌。因为恐慌令人讨厌,这也让人不喜欢改变,甚至认为改变的念头是错误的。

当你想改变时,有恐慌相伴而来,这才说明是真的改变。因为改变是反人性的,它不被允许,给的信号不会舒服。

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一切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你从来都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有选择的自由;你知道要靠耐心活在未来;你知道现状是积累,对现状不满是无意义的,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

实际上,生活有很多个维度,每个人也都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根线。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

自从离开报社后,我陆续做过新媒体编辑、视频编导等工作,我认识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还学会了一些新技能。我现在的薪水是在报社时的3倍,当然工作强度也增加了很多。

转眼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回首过去几年,虽然时常有精疲力尽之感,但每一天都过得问心无愧。我想对自己说:继续坚强、勇敢地走下去吧,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媒体人“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