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

OSI七层参考模型

是理想化的并没有完全实现的模型。
应用层
提供响应的应用服务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和加密

会话层
建立会话关系

传输层
通过传输协议传输数据

网络层
实现跨子网通信,路由转发,维护路由表。

数据链路层
实现以太网内数据帧的转发

物理层
按照一定的传输规则传输电信号。

TCP/IP 四层模型

详细介绍见https://blog.csdn.net/Stars____/article/details/108694074

SCTP协议:TCP的升级版

TCP/IP 网络编程

unix域套接字:用于本地进程间的通信。

  1. Socket:是一个特殊的文件描述符。是一种通用的网络编程的接口。

    1. 在OSI模型中处于会话层和传输层之间。
    2. 在TCP/ IP模型中处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
    3. int socket(int family, int type, int protocol); 流式套接字(TCP)、数据包套接字(UDP)
      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张图片
      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2张图片
  2. IP地址

    1. ipv4转换函数有inet_aton()、inet_addr()和inet_ntoa()
    2. ipv4和ipv6兼容的函数有inet_pton()和inet_ntop()
    3. 将strptr转换位网络字节序二进制值,仅适用于IPV4,此函数不能用于255.255.255.255的转换。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3张图片
    4. pton能正确的处理255.255.255.255的转换问题。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4张图片
    5. pton的逆用 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5张图片
    6. sa_family结构体定义在 #include 中。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6张图片
  3. 端口

  4. 字节序

    1. 本地字节序和网络字节序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转换。
    2. 字节序转换涉及4个函数:htons()、ntohs()、htonl()、ntohl()。h代表host,n代表network,s代表short,l代表long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7张图片
    3. bind():该函数将保存在相应地址结构中的地址信息与套接字进行绑定。它主要用于服务器端,客户端创建的套接字可以不绑定地址。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8张图片
    4. listen():在服务端程序成功建立套接字并与地址进行绑定后,通过调用listen函数将套接字设置成监听模式(被动的),准备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9张图片
    5. accept():服务端通过调用accept函数等待并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建立好TCP连接后,该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已连接套接字。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0张图片
    6. connect():客户端通过该函数向服务器端的监听套接字发送连接请求。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1张图片
    7. send()和recv():用于TCP和UDP通信过程中发送和接收数据。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2张图片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3张图片
    8. sendto()和recvfrom():这两个函数一般用与UDP中的发送和接收,当用在TCP中时后面与地址有关的参数不起作用。函数作用等同于send()和recv()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4张图片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5张图片
    9. 通用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
	sa_family_t sa_family;  //协议
	char 		sa_data[14]; 
};
  1. AF_INET定义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协议
	in_port_t	sin_port;	// 端口号的网络字节序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struct in_addr{
	uint32_t	 s_addr; // IP地址 网络字节序
};

服务端

#include "net.h"

#define BUFF_SIZE 128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fd, conn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
	socklen_t peerlen;
	char buf[BUFF_SIZE];

	if(argc < 3){
		printf("入参有误!\n");
		return -1;
	}
	
	// 建立socket连接
	if((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perror("socket");
		return -1;
	}
	printf("listenfd = %d\n", listenfd);

	// 设置sockaddr_in 结构体中的相关参数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擦除内存 全写0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 绑定函数
	if(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return -1;
	}
	printf("bind success!\n");

	// 调用listen()函数,设置监听模式
	if(listen(listenfd, 10) == -1){
		perror("listen");
		return -1;
	}
	printf("listening...\n");

	// 调用accept函数,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peerlen = sizeof(cliaddr);
	while(1){
		if((connfd = 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addr, &peerlen)) < 0){
			perror("accept");
			return -1;
		}
		bzero(buf, sizeof(buf));
		if(recv(connfd, buf, BUFF_SIZE, 0) == -1){
			perror("recv");
			return -1;
		}
		printf("Received a message: %s\n", buf);
		strcpy(buf, "Welcome to server");
		send(connfd, buf, BUFF_SIZE, 0);
		close(connfd);
	}

	close(listenfd);

	return 0;
}

客户端

#include "net.h"

#define BUFF_SIZE 128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char buf[BUFF_SIZE] = "Hello server";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if(argc < 3){
		printf("入参有误!\n");
		return -1;
	}

	// 创建socket
	if((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perror("socket");
		return -1;
	}

	// 设置sockaddr_in结构体中相关参数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 调用connect函数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if(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1){
		perror("connect");
		return -1;
	}

	// 发送消息给服务端
	send(sockfd, buf, sizeof(buf), 0);
	if(recv(sockfd, buf, BUFF_SIZE, 0) == -1){
		perror("recv");
		return -1;
	}
	printf("recv from server : %s\n", buf);
	close(sockfd);

	return 0;
}

TCP服务端客户端流程图

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6张图片

一个服务器服务多个客户端的TCP编程

主要还是对服务器端的优化。

  1. 循环服务器:分时处理客户端,直到前一个客户端退出后新的客户端才能被服务器响应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7张图片

  2. 并发服务器:常用多线程实现,进程太过于耗费资源不常用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_第18张图片

IO多路复用

在上述并发服务器中使用多线程能满足多个客户端的连接,但是客户端的数量上不能太多,假设有1000个客户端要连接这个服务器,那服务器就得开1000个线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客户端都是活跃的,对于那些不活跃的客户端服务器也不能释放线程资源,直到客户端断开连接,这样对服务器来说压力太大。

所以就有了IO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IO
下一篇详细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计算机网络,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