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好电影


      电影是什么?

      这是巴赞一本书的名字,也是关于电影最本质的问题。因为是本质,所以就要追根溯源,问一句:电影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常说:电影是艺术。但这样说太抽象,我只能用自己的感受给电影下一个具体的定义。

      最常用的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即先找出被定义项的属,然后类别相邻的种得出定义。电影的属是艺术。乔托·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中艺术这个门类里有七个成员: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文学、舞蹈和电影。这是电影相邻的种。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人生命体验的自我表达,不同的艺术门类就是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我们找出和电影相似的一种艺术类型。哪种艺术和电影相似呢?文学。我们知道电影的创作始于剧本,然后再经过拍摄和剪辑二度三度创作后完成。而剧本是一种文学这是大部分人所认同的。这两者的相似性在于都是讲故事的艺术。

        现在我们找出了与电影相似的艺术,那我们对电影的初步定义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但这还不够具体,我们还要将电影和文学的差异找出来。文学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讲故事的媒介:一个用语言文字,一个用影像声音。

        现在我们对电影的定义是:用影像声音讲故事来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的艺术。我要说明,这基于我的理解的电影的定义,同时也只是艺术电影的定义。

      有了定义就是有了电影批评的立脚点。电影批评首先要明确一个电影是好还是不好。什么是好:能够用影像声音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什么是不好:不会讲故事或者空洞无物,更差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什么是好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可歌可泣,这是一个标准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或再现生活,生活是多方面的,是时间流的一节。生活有时候精彩,我们叫好电影,但更多的是平淡的。能将平淡的生活讲好的关键在于真实,真实的同时又高于真实的,一个即我非我的命题。

      一个平淡无味的故事,一个平平无奇的人物出现再电影里,观众会说这没意思,因为不吸引人;或者说不理解,因为叙事支离破碎还缓慢拖延;或者直接说这是一部烂片。这是很常见的,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你和这个电影不契合,个人的喜好问题,二是你没有用心去看,借用《致命魔术》里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清楚了吗”。

        影像声音是一个技术活,所谓技术就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他可以经过锻炼而进步提高,这不是一件难事,“推拉摇移跟,远全中近特”这些理论都是不是复杂的。重要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所谓统一不是唯一,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表达,而这就是基于艺术层面的认知了。

      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内容就是自我的生命体验。同样为人生命体验是大同小异的,,关键在于这些异同是什么,怎么表现。譬如我有一种情绪,恨你或者爱你,这是一种生命体验。怎样表达呢?直接说出来只用三个字,但是没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关键在于你怎样表现我爱你这三个字。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语言的确可以直接表达生命体验,但却无法使人信服。

      所以电影要用适合的视听语言去将内心体验表达出来。举个例子:《钢的琴》里陈桂林带着他的小乐队在丧礼上演奏,欢快的音乐和摇摆的人,镜头从这个画面慢慢移向祭拜的人群。这个时候我们能感觉到什么?生活的荒诞或者其他体验。如果导演直接让一个人站在镜头前说:生活是荒诞的,谁会去相信?

      所以好的电影就如一篇好的论文,各自的生命体验是论点,视听语言是论证方法,影像语音是论据。两者的不同是一个诉诸于理性,一个诉诸于感性。理性总是带些科学的味道,有规范,很准确。感性则是艺术的,基于个人感受,好坏优劣是模糊的,批评的标准是个人的,按理说没有统一。但就像人的生命体验大同小异,这个标准也有一个明确的线,我以我的认识从三个角度划分。

        第一个:这个电影是一个好故事,有完整的起承转合,情节和人物都有吸引观众的点。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

      第二个:用影像表达了自我的生命体验,这种电影可能没有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很平淡但是能表达出感受,并且作用于观众。比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第三个:形式的突破与创新,这就是所谓的实验电影,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打破常规,故事的时间线剪辑特殊。比如《记忆碎片》。

        将三个角度完美统一的电影可以称之为经典,大师之作,一个好故事,形式有突破并且和内容完美统一。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是我个人的现在的影评观,或许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许不能。或许能得到未来的我的认可,或许不能。只能说,我希望被认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才算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