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道」01:解脱轮回第一步:生起真实出离心

今天是北美第九届噶举祈愿法会的第一天,这次是在纽约市举办,首先要问候各位前来的上师、喇嘛、僧俗二众们,问候大家吉祥如意!

■源于两位仁波切大悲,祈愿法会弘扬于世界

噶举大祈愿法会最早在1988年前后,在前一世卡卢仁波切及前一世波卡仁波切二位大德的大悲加持之下而开始,公元2000年我来到印度没多久之后,也很荣幸参与祈愿法会,当时名称还是「冈仓祈愿法会」,后来慢慢地,我们才将名称改为「噶举祈愿法会」。

当时我也重新汇编祈愿课诵本,加入无分别教派的内容,并补充佛陀教言、过去印度祖师教言。现在法会的地点也不仅在印度,更在世界各地举办。

本来这次是由国师嘉察仁波切前来主法,但国师临时无法前来。课程部分,本来也是我请求他给予教学,因为仁波切是真正具备说法者德行的上师,但由于他无法前往,因此只得由我来教授了。

因此三天课程中,我会利用第二座法的时间,来讲授由宗喀巴大师所写的《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师《三主要道》,主颂释论

《三主要道》传统上有许多注解本,这次受限于时间关系,无法解释注解本,因此我主要会在主颂上做解释。

这部论注,我曾跟随如意宝尊者学习多次,同时蒋贡仁波切的《口诀藏》中也有收录此篇论典的注解本,因此我算是得过了口传。

首先主颂提到:虔诚礼敬至尊上师众!

接着经文是:

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

这部论,主要分三部分:

(一) 初义:可以算是本论的前行介绍。

(二) 论义

(三) 末义

首先说:虔诚礼敬至尊上师众!

「至尊」部分,先不特别做解释,宗喀巴大师首先说:「虔诚礼敬至尊上师众」,意思是宗喀巴大师向他的上师,尤其是向文殊菩萨礼敬。而此处为何只提到上师却不提其他人?主要是因为上师是一切善功德的汇聚。

接着进入第一句偈文:

1.[总论]

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

这是进入经文前的偈文,对此有不同解说方式,其中一种解释方式是说,第一句「诸佛经典精华义」讲的是出离心,第二句「一切菩萨所赞道」讲的要点是菩提心,第三句讲「欲解脱者之津梁」的是空性正见。

而另一种解释方式是说,其实偈文的第一句:「诸佛经典精华义」,就已经包含三要点,就讲说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正见」这三要点。

壹,出离心

第二不贪暇满之安乐:

2. [不贪三有乐]

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

■所有的修持,都是为了解脱

我把出离心的偈文也念一遍:

3. [先发出离心]

无有清净出离心,求有海乐无法息,

因此谈到「出离心」时,有三部分:

1. 为何我们需要出离心?需要寻求的原因为何?

2. 如何生起出离心?

3. 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对于想要解脱者,可做的修持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修持,就是生起清净的出离心,这是首先要具备的。这种出离心,不仅是想从三恶道中解脱而已,而是想要超脱整个轮回,从整个轮回六道中解脱。

此处教导我们,「出离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都想要修行,但修行不能流于传统、形式,如何让所修的法不流于形式,而能真正帮助你解脱?精髓的要点,就在于出离心。

如果你具备真实出离心,那你所修的法就能帮助你解脱。无论如何,要生起真实的出离心都并非易事,不仅是口上说说而已,光是「知道轮回本质是苦、想要离开」这点,要做到就不容易,因此我们常说,观修出离心本身就要时间、需要时间去训练、去观修,很难自然地生起出离心。因此我们应该多去思维和学习何为三苦?为何轮回是苦?我们如何被痛苦所捆缚?和如何从轮回中出离等等,都是需要学习的。

平时修行时,常谈到修持包括「戒」、「定」、「慧」三学,以持戒而言,对于想要解脱的人来说,他首先就具备了出离心,他的目标很清楚,所有修持都是为了解脱。因此他的持戒,就会带来解脱。反之,若我们的心是为了今生短暂快乐、名闻利养的话,佛法也是无法帮助你解脱的。因此「戒」是否能帮助到你解脱,在于你是否具备想要解脱之心。

■大乘法或小乘法?全看行者心量大小!

过去有这样一个故事:弟子请问大师说:「请问大日如来法是属于大乘法还是小乘法?」大日如来法门出自于《瑜伽续》、能净除恶道之法。这位上师是一位实修者,因此上师回答他说:「此法如果由大乘行者来修,就是大乘法,如果由小乘行者来修,就是小乘法。无论如何,对你我而言,它什么法都不是!」

竹巴噶举创始者臧巴嘉惹大师也曾说:「现代人喜欢艰涩的名相,如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等,但是法是大圆满没有用,要人是大圆满才行。」换句话说,往昔祖师都在教导我们说,如果自己和法是有距离的,那就不是修行。法要入心,这就是修持的要点。

举例来说,现在很多人会修持密乘仪轨,大家在修时,也会理所当然自认是密乘行者,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这是需要好好自我审视、去看看起心动念的。「我真的符合、有具备密乘该有的动机、条件吗?」如果不具备该有的动机和条件,其实就不是密乘行者、就不算是修持密乘。

同样的,当我们在做菩萨修持、念诵《入菩萨行论》时,会以为自己当然就是大乘行者,但我们应该看看自己内心的动机,到底我们有多少悲心、利他之心。

我们常常是这样,会很自然地觉得自己是密乘行者、大乘行者,但其实我们都该花点时间,从内心好好看看自己的动机的。

■没有出离心,很难有悲心,更难有菩提心

有一种说法说,「出离心」和「悲心」其实是一体两面,一个是向内观、一个向外观,也就是说,「出离心」的所缘是自己各种的苦,「悲心」是向外去缘观众生之苦。因此,若一个人缺乏出离心,是很难有悲心的,也就是说,若对自己都没有好好关心照顾,对自己都缺乏悲心,这样自然很难对他人生起悲心。如若缺乏悲心,则很难有菩提心,因此修行最首先、最重要的基础,或说当你想要踏上修行道路的基石,就是要有稳固的出离心。

我想我大概老了,看不清楚,明天我会将根本颂印大字一点,就比较好讲。因为大家今天早上受持了大乘布萨律仪,过了中午12:00就不能吃饭,因此今天讲授到这里,接着要念诵〈菩提道次第祈愿文〉、〈冥阳祈愿文〉等,需要一点时间,因此今天先教授到这里。

-17th Karmapa                         转自Karmapa中文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主要道」01:解脱轮回第一步:生起真实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