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食堂每到周四会改善伙食,荤菜通常比平常要好一些。我喜欢吃周四的土豆烧牛肉,每次吃到这个菜,都会和同事说今天过共产主义了。昨天,食堂烧了酸汤土豆烧牛肉,同事们吃过后都对食堂师傅的手艺赞不绝口。我因早饭吃的太饱,中午刻意迟了半小时用餐,到食堂后,看到师傅打到饭盒里的酸汤土豆烧牛肉,色泽温润清爽,土豆和牛肉皆切成了比麻将骰子稍大一些的四四方方的形状,汤汁也不浓不淡,呈现出诱人的浅黄色,看着就勾起了我的食欲。坐下后,尝了一块牛肉,味道酥爽,酸中带甜,不硬不烂,正合我的口味。又尝了一块土豆,酸酸糯糯,牛肉和汤汁的味道已完全浸润到土豆中去了。这道菜——酸汤土豆烧牛肉,我称它是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

吃饭时,我想到了小时候 。那是七十年代初期,国家尚未改革开放,整个社会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喝过牛奶。肉,也很少吃到,跟它不熟,打小身体里面缺少油水。记得上小学时,住在外婆家,休息天吃的面条,汤是用半汤匙荤油、一勺酱油和少许盐加开水勾兑成的,谈不上营养和口味,但那时吃起来仍然津津有味儿。

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发动学生捡废品卖钱。我响应号召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捡些能卖钱的硬纸盒、废铜烂铁,有段时间靠捡废品攒了两毛几分钱,心里的底气壮了许多。学校附近有一家门面不算大的工农兵小吃店,店里面的豆腐脑五分钱一碗,婴儿皮肤般鲜嫩的豆腐脑上洒有切碎的什锦小菜、芝麻粒、碎花生、香菜、葱花儿,还有淋上去的酱油、麻油、醋和辣油,不用吃看着就知道味道鲜美。那段时间,我靠着两毛几分钱吃了好几碗豆腐脑,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年幼的我因这几碗豆腐脑享受到了从未有的快乐。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秋游,结束后我和几个同学在中山北路的一家馄饨店一人点了一碗小馄饨。记得当时大家围坐在一张圆桌边,桌子中央有一个瓷制的茶壶,壶里面装的是醋。馄饨上桌后,我们轮流拿着茶壶往自己的馄饨里面倒醋,一茶壶醋几乎给我们几个学生娃喝光。

上中学时,条件稍微好了一些,学校供应豆浆给学生喝。每天上午第一节课下课后,老师会安排两个同学提个大塑料桶到食堂打豆浆,回到班上后,大家就拿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茶杯一人盛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喝。豆浆是食堂自己磨的,从不加糖,所以大家喝的是白豆浆。最后盛豆浆的同学,茶杯里面还会有些细细的,没有过滤掉的豆渣,豆浆喝完后,豆渣会卡在牙缝中,像嵌上了白色的细线。

读中专的时候,我的胃不大好,经常在上午痛的难受。那时我根本不懂事儿,直到多年以后四十出头时在医院做了胃镜才知道得了胃溃疡,吃了一个月的药治好了胃病。中专的课程并不像现在的高中那么紧张,学习也不累,每天上课胃痛时我就忍着,有时候痛的厉害了就用手按着肚子。到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我会到学校食堂花一毛二分钱的菜票买一个刚蒸出笼的热气腾腾的菜包子。包子馅是剁碎的青菜、木耳、白干子和芝麻粒,吃起来特别香。通常吃过包子后胃就不怎么痛了。那时在家里面到了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胃也会痛,我就会煮一碗面,吃过后胃痛也就缓解了。

中专二年级时,我到二机床厂实习,去了后得知厂里面有两个食堂,一个是普通食堂,一个是回民食堂。第一天我在回民食堂买了一份胡萝卜烧羊肉,就着饭连菜带卤吃了个饭盒底朝天,第二天嗓子哑了。在油泵油嘴厂实习的第一天,我和同学中午在厂外的面条店吃了面条,下午听其他同学说厂里面食堂的肉馅饺子特别好吃,饺子价格是两毛五分钱六个,饺子馅肉多汁浓。我经不住诱惑,连续吃了几天饺子,直到有一天发现了厂里面食堂的包菜炒肉片,菜里面的肉片竟然和包菜一样多,而且全是瘦肉片,这才改吃饭菜。中专毕业后,班上有八个同学分配到油泵油嘴厂工作,其中两个同学干机修工,后来听一个同学说有一次修理食堂的包饺子机,拆开后发现机子里面脏的不能用眼睛看,之后他们再也不吃食堂的饺子了。

中专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天,我带了些家里面腌制的咸肉,切成薄片放在饭盒里和饭一起蒸着吃。那天蒸了满满一盒饭,咸肉是平铺在饭上的,有肥有瘦,蒸出来的饭粒裹着咸肉的香味儿和肉里面蒸出来的油,吃到嘴里面,感觉味道好极了,绝不亚于王母娘娘吃的蟠桃,满满的一盒咸肉蒸饭,我吃了个精光。

还有一次,记得是一个冬天,我到看守铁路道口的堂哥工作的地方去。那是个建在铁道旁边的二层小楼,堂哥在一楼的一间房里面值班,看道口一般没什么事儿,只要在接到电话通知火车来了时搬一下道岔即可。那天天气有些阴冷,我和堂哥在道口附近的露天菜市场买了点绞肉和蔬菜,回去后在取暖用的煤炉上烧了满满的两饭盒菜。绞肉做了肉圆,蔬菜和肉圆一起烧了大杂烩,里面还放了点粉丝。两个人吃的时候喝了点低档白酒。那天吃完离开后,骑车回家的路上吹着冬日的冷风身子骨里面都是温暖的。

1996年的时候,单位和德国某公司合资,厂里面食堂开始免费供应午餐。食堂烧菜的师傅都有厨师证,烧出来的菜口味自然不差。那时我二十四岁,正是能吃的时候,每天食堂虽然免费供应午饭,但因为饭菜口味好,总觉得不够吃。回家后和母亲说到这事儿,母亲和住在同一幢楼的同事说了一下,同事又和在厂里面食堂负责打饭菜的女儿说了此事。从此以后,我中午吃饭就到母亲同事的女儿所在的食堂窗口打饭菜,菜打的分量自然要多出许多,这之后我不仅能吃饱了,还能吃的过瘾了。一次食堂烧肉沫豆腐,我打的这份菜肉沫特多,分量也令人羡慕。菜装在不锈钢饭盒里面像锅里煮开的要溢出来的稀饭,几乎要漫到饭盒外面了。

现在,生活条件和小时候相比已经好的没法比了。想吃什么不仅能买得到,而且经济条件也许可。可是自己年纪大了,不仅没有小时候那么能吃,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放开肚皮去吃了。休息在家的时候,我会炒几个荤素搭配的菜,简简单单的吃一些,饭后再和妻子下楼散散步。

人到中年的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乐于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每当我回想起小时候缺少吃的年代,仿佛那就发生在昨日。然而,时间早已过去四十余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