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柳州食虾蟆》韩愈

作品原文

答柳柳州食虾蟆

(唐)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写作背景

《答柳柳州食虾蟆》是唐代诗人韩愈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描写了诗人食虾蟆由不能下咽到稍能入口,从中可见使人的饮食习惯因地域和食物原料的改变而不得不有所改变。


注释译文

【注释】④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十四年(819),这年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诗里描写了虾(ha啥阳平)蟆(ma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借抒写自己不堪其扰的烦恼和食虾蟆的感慨,寄托了迁谪南荒的忧惧愁烦。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反映了韩诗所特有的宏伟奇崛的风格。

柳柳州:指柳宗元,时为柳州刺史。

虾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虾"又写作"蛤(ha)"。

②这两旬说:虾蟆虽居于水中,在水族之中却形貌特异,与众不同。

③这两旬说。勉强把它称作"蛙蛤",其实是没有什么差别。号;称。校(tiaoN)。差。无所校。无所差。

④股;大腿。

⑤这句说t怎奈背脊满是皴疱。皴(con村):有皱纹,毛粗糙。

⑥这两句说:虽说跳得很高,但终究离不开泥沼。泞淖(nao闹):泥沼。

⑦相呼和(he贺):彼此呼唤应答。

⑧这句说蛙鸣并无意义,只是一片喧闹。

⑨周公:周武王(姬发)之弟,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北),称为周公。洒灰,事见《周礼》:周官蝈氏掌管灭蛙之事,将牡鞠(小鸟或小兽)烧成灰,洒于其上,则蛙死。垂典教:将法则传于后世。这两句说:周公不能忍受蛙鸣,将洒灰灭蛙的办法流传下来。

⑩这两旬说:我被贬谪,满怀愁绪来到海滨,常愿安睡不醒。弃:指被朝廷所弃。觉(fiaoN):睡。

⑩叵堪:不能忍受。朋类:同类,指蛙。

⑥这句说:在耳旁喧闹的声音好象是震动爆裂一般。沸:喧腾,喧闹。

⑧端:果真。败:输。笙:管乐器。磬(qlng庆):古代打击乐器。这句说。真能赛过笙磬之声。 ⑧这句说:还有本事扰乱学校的秩序。工。擅长。

⑩勾践礼:事见《韩非子》:越王勾践伐吴,想要将士不怕死,便把一只气鼓鼓的青蛙放在车前的横木上。从者问: "为什么对它如此恭敬?"勾践答;"因为它有气的缘故。"这两句说:虽然蒙受了勾践的礼遇,却没有听说有什么报效的举动。 ⑩这句事见《汉武帝纪》:"元鼎五年秋,蠲(蛙的一种)、虾蟆斗。"

⑥孰。谁。败桡。即桡败,破败、挫败的意思。这句说:不知谁胜谁败。

⑩这两句说:居然用来当鼎中的食物,岂不是有辱于钓罩?鼎:古代炊具。钓罩:捕蛙用具。 这两旬说;我最初难以下咽,后来也能稍稍尝一点。

⑧这两句说:常常担心染上蛮夷之地的陋习,失去平生的爱乐喜好。蛮夷:我国古代对南方民族的泛称。好(h直。耗):喜好。 这两句说:而你又是为什么,食蛙甘甜得如同吃豢豹。君:指柳宗元。豢豹:豢养的豹。这里指代山珍海味。

③猎较:古代风'浴,打猎时争夺猎物,以所得用为祭祀,后泛指打猎。

你可能感兴趣的:(《答柳柳州食虾蟆》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