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时,自己的想法是:“什么,看书还需要人教吗”? 直到后来陆续过了一些书籍,不求甚解,前脚看、后脚忘的那种,最近觉得不能再继续这样了,于是又想起了这本评价很高的书。好的书值得用更好的方法来读,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方法,确实是值得学习并尝试的。
除了介绍阅读的方法,这本书的核心主旨其实是在倡导主动的阅读,要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尝试回答问题:
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你要学习去怀疑一切
作为一个主动阅读者,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光是知道这些问题还不够,还要养成提问题的习惯,而不只是局限于这四个问题,此外还要知道如何全面、精确地回答问题。如此训练而来地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
书不同于衣服或家具,付钱购买一本书只是真正拥有这本书地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需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地一部分。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这里所谓“阅读的人”,是指那些当下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信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我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公众号、看短视频,似乎这就足够了,读书已经显得不那么必要。
但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区分“资讯”和“理解”的区别。获得资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但为了理解一件事,却并不是掌握的资讯越多越好。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有理由认为:现在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做独立的思考,就轻易接受别人包装好的观点、结论。
所以基于“资讯”和“理解”的区别,阅读也有不同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就像读各类新闻、娱乐内容那样,这可以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作者相当了(至少就当前正在阅读的内容而言)。
而如果正在阅读的内容超越了自己之前的理解,我们正在试着掌握这种更深一层的理解,就是为求得理解而读。透过阅读的活动,一个人间接的提升了自己,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这本书讨论的是第二种类型的阅读。
吸收资讯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而想要被启发,还需要去思考,去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它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它们又有哪些差异?
无论如何,重点在于不要仅仅满足于吸收资讯。正如蒙田所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总有一些人涉略很多、很广,却读不通,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却还要以每年读了几百本书为荣。
阅读就像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只有知道如何去读时,才可能真正读懂。这是技巧的重要性,而不同的阅读层次,需要的技巧也不同。
这本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这里称为层次而不是种类的原因,是因为更高的层次中也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特性,就像王国维说的人生三重境界一个道理。
通常在小学阶段认识足够的字,接受了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了初步的阅读技巧后,就达到了这个层次。在这个层次,读者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就是最简单的字面意思。
此外,就算一个人已经跨越了这个层次,但如果他要读的书由自己不太熟悉的语言写成,就仍然需要首先理解字面意思。
检视阅读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我们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一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的一切。
就绝大多数书的内容、质量来说,我们可能只需要粗浅翻阅一下就够了,但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首先进行检视阅读可以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书上,同时还能基本把握书的重点、概览,有利于后续的仔细阅读。
分析阅读更复杂、更系统化,要在不限定时间的情况下,对书籍进行全盘、完整的阅读。在分析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找出答案。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如果阅读目标只是是获得资讯,是没必要进行分析阅读的。
也称为比较阅读,这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也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还没有领会,故无法详述。
略读的目标是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继续花时间仔细阅读。
有一些建议的办法:
在完成这些动作时,可以把自己现象成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保持专注、敏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一本难读的书抱着高度的期望,以为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却只是在徒劳无益地挣扎而已。最后会觉得决定读这本书就是个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本书的建议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碰到看不懂的章节、段落绊住,避免陷进去,把不懂的问题留给第二次阅读。
检视阅读的两种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一个熟练的检视阅读者在想要阅读一本书时,不论碰到多难读或多长的书,都能很快地运用这两种方式读完。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速读。大多数人应该有能力比他们现在读的速度更快一点。况且有很多东西根本不值得我们花那么多时间来读,如果不能读快一点,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但不应该一味求快,而应根据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在读同一本书时,也应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速度。
分析阅读会对书籍进行全盘、完整的阅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作者推荐了一些规则。
规则一: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
既然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的指导,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这也是对要读的书首先进行分类的原因,在检视阅读时,其实就在做这件事了,通过书名、副标题、目录、序等就可以得出大概的结论。
进行分类的前提是有一套分类的标准。主流的分类法将书籍分成了两大类:
小说类书籍本书没有深入介绍,论说类又进一步细分为:
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来说,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本书就是一本实用性的书,因为它在教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工程、医药、烹饪、经济、政治问题等也属于这一类书籍。
按照传统分类法,历史、科学、哲学属于理论性作品。
当然也有不少特例,就像开头说的,要学会怀疑一切。
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好的书也是作者创作的一件艺术作品,除了有精致的外观,还有接近完美、具有渗透力的整体内容。
对于书的整体内容,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切地了解才行,能否只用简短地几句话来概括,可以检验这一点。如果要说地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地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地内容。
不要满足于“感觉上地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
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个重要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书,也是可读性最高的书的理由之一。
规则二与三都是关于透视一本书的,规则二在指导你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规则三则在强调一本书的复杂度。
当掌握一本书的整体性时,便会立刻抓住其中一些重要的部分,但是这每个部分本身通常是很复杂的,有各自内在的结构需要去透视,因此规则三所谈的,不是将各个部分排列出来,而是要列出各个部分的纲要,就像是各个部分自成一个整体,各有各的整体性与复杂度。
搞这件事听起来会比较费事,但一个优秀的读者会轻易的完成,不一定将其全部写出来,也不一定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有时只需要一个草稿。而且就算已经很熟练掌握阅读技巧,也不一定为每本书花同样的力气,有些书根本不值得浪费技巧。
规则二与三看起来就像写作规则,这是因为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事,就像教与被教一样,读者是要发现书中隐藏的骨架,而作者则是以制造骨架为开始,再用艺术的手法为骨架添加血肉。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会有一个或一连串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答案。作者可能不会在书的开头说明他的问题是什么,但无论如何,作为读者,都应该尽可能精确地找出这些问题来。
这个规则与二、三呼应,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一本书地整体精神,除了理解整本书地骨架,还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个骨架想说明地目的。
理论性的问题举例:
某件事存在吗?
是什么样的事?
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
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
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特性及特征是什么?
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
实用性的问题举例:
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
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以什么顺序?
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阅读就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所以就像领域驱动设计的统一语言一样,阅读也存在统一语言,只有读者能找出与作者的统一语言,才能顺利地实现知识地传递。
规则五,找出重要词汇,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这个规则分两部分,首先是找出词汇,然后确认这些词汇最精确地意义。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模糊的特性,在沟通之中如果存在未解决的模糊地带,就表示没有达成沟通,或者说没有达成最好地沟通。
一个词汇可能代表许多不同的词义,而一个词义也可以用许多不同地词汇来介绍,比如“阅读”这个词汇,它的词义有多种:(1)为娱乐而阅读,(2)为获得资讯而阅读,(3)为提升理解力而阅读。
本书的阅读表示第三种词义(为提升理解力而阅读),如果读者误以为是别的词义,那么作者与读者间就无法达成有效的沟通,两者的思想也无法相遇。
第一个办法就是留意那些在阅读过程中困扰过你的词汇。如果你不想办法了解这些关键字所出现的那些段落的意思,就没法找出哪些字是关键字了。所以如果你并不完全了解那些段落的意思,很可能是因为你并不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一些特定的字眼。如果你把觉得有困扰的字圈出来,很可能就找出了作者有特定用法的那些字了。
第二个办法,发现作者特意强调的词汇,那些用特殊字体标记的词汇,作者也会明白地讨论这些字眼不同的意义,并指出他是如何在书中使用这些不同的字义。
三、某些知识领域有一套完整的专门用语,在一本这种主题的书中找出重要词汇,会更加容易。
四、当你发现一位作者告诉你某个特定的字曾经被其他人如何使用,而他为什么选择不同的用法时,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字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大多数读者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就不太注意文字,找不出他们的困难点。他们区分不出自己很明白的字眼与不太明白的字眼。除非你愿意努力去注意文字,找出它们所传递的意义,否则我们所建议帮助你在一本书里找出重要字句的方法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如果读者碰到一个不了解的字不愿意深思,或至少作个记号,那他不了解的这个字就一定会给他带来麻烦。
指出重要词汇只是开始,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这些词汇的含义。
有两种主要的可能:一是作者在全书每个地方用到这个字眼的时候都只有单一的意义,二是同一个字他会使用两三种意义,在书中各处不断地变换字义。第一种情况,这个单字代表着单一的词义。使用关键字都局限于单一意义的例子,最出名的就是欧几里得。第二种情况,那些单字就代表着不同的词义。
要了解这些不同的状况,建议按下面的方法做:首先,要判断这个字是有一个还是多重意义。如果有多重意义,要看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后,要注意这些字在某个地方出现时,使用的是其中哪一种意义。看看上下文是否有任何线索,可以让你明白变换意义的理由。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字义的变化。
一本书之所以能给你带来新的洞察力或启发,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读即懂的字句,我们努力了解这些字句的过程,就像在玩拼图游戏时试错的过程,拼起来的部分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还没拼的部分。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的线索,随着确认含义的词汇逐渐增多,剩下的词汇的精确含义也越容易被定位。
书的世界与生意的世界一样,不但要懂得达成共识,还要懂得提案。
书里的提案,也就是主旨,也是一种声明。那是作者在表达他对某件事的判断.
从这个角度来说,读书与商业交易的区别在于:交易时先有提案,然后达成共识;而读书时却要先于读者达成共识,才能明白作者的主旨。
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主旨
与找出重要词汇一样,这里的重点仍然在于挑出什么才是重要的。同样分两步:找出关键句,找出其中主旨。
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所以有的作者会通过下划线、特殊字体的方法强调这些句子;另外,还要留意那些让我们困惑的句子;还有根据之前找出的关键词汇,注意那些包含这些词汇的句子。还有个主要的线索就是,书本的前提、结论。
找出关键句后,下一步就是明白这个句子包含的主旨了,要明白这句话在说什么。
当你发现一段话里所使用的文字的意义时,你就和作者找到了共识。同样的,诠释过组成句子的每个字,特别是关键字之后,你就会发现主旨。
“用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主旨的最佳方法。如果做不到,或者无法脱离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我们只是获得了这些字句,但实际上作者想传达的是知识。
另一个验证方法是:对于句子表达的内容,举出一个真实的例子,或者虚构一个例子,来佐证其含义。
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这里的逻辑单位是“论述”,是一系列有前后顺序,其中某些还带有提出例证与理由作用的主旨。一个论述可能用一个复杂的句子就能说明,也可以需要用一组句子来说明。
一个好的论说性的书籍作者会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隐藏,如果可以,找出书中包含重要论述的段落;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段落,读者就要自己设法去架构出来。
基于之前找到的关键句,就可以做这件事了,可以写下构成一个论述的所有主旨,按照逻辑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构建为段落。
句子、段落是文法、语言的单位,主旨、论述则是逻辑、思想的单位。从共识到主旨再到论点,表达的方法是从词汇到句子再到段落,从最简单的组合谈到复杂的组合。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规则五、六、七是关于共识、主旨、论述的,现在到了诠释一本书的内容的最后一步。
这一步与第四步(找出问题)呼应,回顾一下:
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中,哪些已经解决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是否又提出了新问题?
无论新问题还是旧问题,哪些是他知道自己还没解决的?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在阅读过程中,作者说个不停,等书读完了,就轮到作者开口了。
读者有权利,也有义务回话,而不是让作者单方面说话。
主动地阅读不会因为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什么而停下来,必须能评论,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分析或诠释一本书。它们不但没花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将书搁在一边,忘个一干二净,
规则九: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除非读者确定自己了解作者在说什么,否则不要草率地评论。前面介绍地八个规则可以帮助作者真正理解一本书的主旨。
同意、不同意、暂缓评论代表了所有的评论立场。同意或者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都需要花心力来判断。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而在还没搞清楚前就不同意也是无礼的。暂缓评论则表示读者还没有被完全说服。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读者在和一本书继续对话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去赢得争辩,他可以掌控全局,因为作者无法到场为自己辩护。
但作为读者,如果知道或怀疑自己是错的,就没必要赢得这场争辩了。阅读的目的是寻求真理。
为了追求真理,要毁掉一些我们内心最亲近的事物
规则十一:明白知识与个人观点的差异,在作任何评论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个人观点(或称之为意见)与知识的差异,在于很多个人观点是没有证据支持的,而知识存在于有理论基础的意见之中。
但说出“我了解,但我不同意”之后,常见的具体原因可以有:
说作者的知识不足,是指他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比如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遗传机制还没被发现;
作者的知识有错误,就是说他的观念不正确,比如斯宾诺莎的一本政治论著中,谈到民主是比专制更原始的一种政治形态,这与已经证实的政治史实完全相反;
作者的推论不合逻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结论突然就冒出来了,却与前文的理论连不起来;另一种是前后矛盾;
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是指他并没有解决一开始提出的所有问题,严格来说,这一条并不能作为不同意作者的理由,因为作品总是有局限的。
综上所述就是分析阅读的相关规则,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接下来尝试按照本书介绍的方法,来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采用有系统的略读方法,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继续花时间仔细阅读。按照推荐的看书名、目录、序等方法来初步评估一本书的价值,顺便说一句,这本书的译者序写得很走心呢,让人一下就有了看下去的意愿,此外本书在网络、电子书平台的评价很高,也可以作为参考,但仅供参考,要担心评分机制被利用,好的书要经过口碑和时间的双重考验。
本书为论述性、实用性作品。
本书介绍如何阅读论述性书籍,强调主动的阅读,有自己的思考,而非被动接受
阅读的几种目的:娱乐、获得资讯、求得理解;
阅读的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检视阅读的方法;
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其中包含了各个阶段的一些细则
1. 理解书的整体架构
2. 诠释书的内容
3. 评价这本书
如何阅读论述性书籍
关键字:阅读,是指以理解力的提升为目标的阅读
掌握适当地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主动阅读
作者首先为本书的范围做了限定,即为了求得理解而阅读,作者认为主动阅读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基础,要带着怀疑、带着问题去阅读;但光是这些还不够,就像光有一腔热情,却不得要领一样,方法很重要,接着作者着重介绍了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的具体方法。
可以说作者已经解决了他提出的问题,因为他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可行性的方法
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寻找更好的读书方法,在读完后,我认为书中介绍的方法值得一试,尤其是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通过检视阅读介绍的第一种方法:有系统的略读,可以快速地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花时间去仔细阅读,而第二种方法(首先进行粗浅地阅读)比较适合大部头或者难懂地书,之前遇到过难懂的书或者厚厚的小说(检视阅读也适合小说类)会费力地“啃”,有时中途放弃,事后再重读时会变得相对容易点,这也是在无意中进行了检视阅读,所以后续可以主动地尝试这种方法。而对于经过判断认为值得仔细阅读的书,分析阅读的方法必然会让人有更好的掌握,本次属于第一次实践,蹒跚学步,有些不得要领。但这种系统的方法有概览、有仔细端详、有回顾总结,值得反复实践掌握,这是咀嚼与消化一本书的过程,就像对待匠心制作的美味,不应该一边看手机一边狼吞虎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