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10亿流量入局Vlog,视频博客会引来分享狂欢吗?


作者|曹粞金

设计|孙 畅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频形式——Vlog。


之所以想聊起它,是因为最近关于它的一些话题还挺多的。


比如2018年9月,微博发起了“Vlog博主召集令”;2018年12月,B站上线了“30天Vlog体验”活动;而就在今天,抖音也强势入局,针对Vlog创作者上线了“Vlog10亿流量扶持计划”。


抖音短视频的风口还尚未过去,Vlog的热潮就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共场合拿起相机,用这种视频形式分享自己的生活,把生活变成故事。






Vlog是video blog(视频博客)的简写。


在一段Vlog中,Vlogger们(视频博主)制作4-10分钟的视频,带观众分享他们生活中的趣事、日常、或是行程等内容。主题虽然各式各样,但最终都会为观众交代一个完整的事件,讲好一个故事。


这种视频形式的发展,与当今年轻群体的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


千禧一代有着十分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欲望,他们不再保守地将日记藏在抽屉里,而是大胆把自己的生活日常展示给别人。


但同时,他们又是孤独的。


青年志发布的《年轻人趋势报告》指出,如今年轻人在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同时,丧、孤独、抑郁也是真实强烈的内心感受。个性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年轻一代的群体归属感。



强烈的展示欲和陪伴需求,给了Vlog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观看博主的视频,欣赏他们的日常,观众们体会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比如某Vlogger今天的Vlog展现了一个精致而富有仪式感的一天,那么观众也就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憧憬,直观地了解到“原来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相比当今流行的抖音短视频,Vlog也有自己的特点。



1它着重于记录



抖音短视频的特点在于“秀”,制造瞬时爆点,博得眼球,让人在短短一分钟之内获得观感上的快感。


Vlog却会将观众带入场景,在这几分钟的视频中跟随Vlogger一起生活,给观众一种独而不孤的陪伴感。相比短视频,Vlog更富有故事性,更具有思想内核。



2它的制作门槛更高



虽然常规Vlog的拍摄只需要一部手机和一个云台,但由于视频时间长,内容丰富,这就要求博主需要提前列一些脚本,并具备一定的剪辑功底和拍摄技巧。



制作一个4分钟左右的Vlog视频,拍摄的素材就很可能会有近一个小时。从大量素材中找到所需片段并整合成一段有逻辑、有内涵的内容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耐心。


而短视频既不需要太严谨的故事性,时长也不超过一分钟,借助软件内的剪辑工具,就能很快完成剪辑。



3Vlog更具有艺术性



与短视频接地气,偏草根的风格不同,Vlog通过拍摄角度、剪辑手法的运用使视频更加精致,富有艺术感,给观众带来更优良的视觉体验。



这三个特点,让vlog更像是记录一个灵魂。当制作者们好好的用内容来讲好一个故事的时候,许多Vlogger在不知不觉间便已经完成了用灵魂去叙述一个故事的壮举。




既然Vlog的主题是博主的生活日常记录,那也就逃不开一个根基:真实。


所谓真实,就是要让观众有临场感,代入感,让他们觉得眼前的画面是博主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听上去简单,但真正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观看Vlog,视频中的所有细节问题都会被放大。无论是画面的抖动、剪辑一闪而过的失误、甚至是博主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带给观众不自然的设计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入门Vlogger做一段时间就放弃的主要原因。



Vlog的主体是Vlogger,这就要求他们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内在风格,打造自己的IP形象,充当Vlog的灵魂。


虽然它最终呈现出的是经过剪辑编辑、与观众有时间差的独立视频,但它的内容与直播视频非常类似,同样都突出了“普通人”的属性。


以欧阳娜娜为例,通过网上的报道,我们对她的印象大多是“踏入娱乐圈的大提琴手”,“演戏不太好”,“有些高冷”等。



可通过她的Vlog,你会发现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普普通通,有些可爱的美国留学生:她也会和好朋友一起吃饭、逛街、去超市买日用品,甚至去商场买床垫,自己坐上去试试弹性,还会把手臂当尺子用。



vlog把人们最真实、最人格化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无论是品尝美食、独居生活、旅行分享还是仅仅只是素颜去超市买个菜,不同的博主会赋予他们的vlog不同的人格魅力。


用职业Vlogger井越的话来说,“Vlog的真实感意味着你的真诚,代表着你在镜头里诉说的真情实感。”





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虚拟与现实的模糊,让Vlog的博主与粉丝形成了比其他社交形式更强的“亲密关系”。


极强的用户粘性不只是因为内容,还因为博主在分享真实生活的同时,传递了一种价值观、一种“人设”,自然地实现了媒体与社交的融合。这种特性让Vlog的商业潜力远远大于其他视频形式。



有趣的是,“真实”带来用户粘性同时,也给变现带来了些许阻碍。目前,很多Vlogger变现的方式大多来自广告、品牌合作。对习惯了Vlogger视频风格的观众来说,较硬的广告植入会带来偏离生活的节目感和制作感。


如何在介绍品牌的同时保证Vlog的真实感,就要考验Vlogger的创作与内核了。井越介绍,把内核从“分享”替换成其他东西后,会对Vlog的商业化有很大帮助。


“比如我要在Vlog中介绍一个产品,我会在第一时间或前五秒让大家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广告。只要我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到好玩有趣就可以了。”



当vlogger把产品自然融入Vlog场景,结合个人的形象和品味背书,产品的转化率就会变得相当高。


2018年,今日头条、微博、B站等平台相继发布了Vlog扶持计划,吸引国内知名Vlogger入驻,Vlog在小圈层内走红。



到目前为止,Vlog还尚处于发展前期,头部Vlogger仅有井越、飞猪、孙东山、竹子、欧阳娜娜等几位,腰部的内容创作者严重缺失。


作为国外的视频舶来品,Vlog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迎来一轮大规模爆发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客观来看,我们经历了从长视频到短视频的变化过程、也养成了以视频为主的社交习惯,这些变化都为Vlog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爆品为王正在转向内容为王。当短视频的内容与形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或许我们将迎来一场以Vlog为主导的“分享”狂欢。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抖音10亿流量入局Vlog,视频博客会引来分享狂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