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分享心路历程(上)

    三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个中学生时,语文课基本是"灌输式"、"填鸭式",每篇课文,我所遇到的老师都是按照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生字注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路讲下来。整个中学阶段,我没主动举手发过言,因为老师基本不提问。高中时倒是被叫起来读过一次课文,当时紧张得口干舌燥手出汗,根本发不出声来,老师厌恶地摆摆手:"坐下坐下,徒有虚名,不知你的高分是咋考出来的!"

      后来不幸上了师范类,又学的中文。实习前的课程《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倡导"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就是上海的特级教师于漪上的《春》和斯霞上的《荔枝蜜》。

    八十年代末,我登上讲台,厚厚的两本《于漪老师课堂实录》是我案头常摆放的必读书。她的"听说读写立体化、多功能"的教学思想被许多语文老师奉为至宝。

    九十年代初,兰州请来了中学语文两位大师级人物:辽宁的魏书生和上海的钱梦龙。我有幸听了两位前辈的课和演讲。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让人耳目一新,但照搬不来,倒是他的课堂上练气功的方法被搬进了自己的课堂;钱老先生的"导读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水到渠成,更觉获益匪浅。之后自己的教学多走钱先生的路子。

    九十年代中后期,目标教学风靡全国,基本模式是:定标、展标、达标、测标、补标。那时没有多媒体,每位老师上公开课或外出参加评选课,手里都举着挂有"教学目标的丁字架,像医院走廊里举着盐水瓶子的患者。可以说"满园目标关不住,还要举着往外跑"。自己正当年,自然当仁不让、摇旗呐喊,一马当先、冲锋陷阵,评优课上获奖,研讨会上发言,忙忙碌碌十余年。

    进入新时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倡导"整体感悟",倡导"把老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倡导"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倡导"现代化手段",倡导"筛选信息",倡导"大语文",倡导"终身学习、终身读书"……,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忽如一夜新课改,千种万种模式来":"高效课堂"、"三三六式"、"四十比五式"、"杜郎口式"、"洋思式"……如此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每一种新模式都以否定旧模式作为前提,不推不倒,不破不立,更有专家在个传经送宝前振振有词:"先把你们大脑中的传统思想清空,再来接受我的新思想。""我们就是要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让学生自由地来来去去。"……教师的作用越来越被弱化,在课堂上显得无所事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体现了,但课堂也显得混乱而无序,松弛而无效。在这种形势下,每位语文教师不寒而栗,望而生畏。

      语文课究竟该如何上?新老师迷惘,老教师悲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学生分享心路历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