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每一个做子女的人吧!

(标题难起啊)

现在很少去看微信文章,因为大多道理难通,大多说些废话,我宁愿多看看古籍,多念念佛经,而且越看越有滋味,越读越耐人寻味,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中走到现在不是没有原因的,儒释道的相互补充和传递就好像从小学慢慢升级,从孩童慢慢长大,为不同人群设置与之相应的内容。中华文化向内求的勇气和智慧,修身齐家治国的担当和胸怀,成就了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根基。

所以我们当下最缺少的是什么呢?当下最需要找回的是什么呢?

图片发自App


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圆满具足的清净体,为何烦恼如髻,千丝万缕结到一起?

这两年遇到了喜欢的老师,慢慢把荒废的心理学捡起来,同时也更深层次的去品中国古典文学之味。我们内心从来都是对外界各相呼应,从未能远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能是此刻最贴切的表达。

昨天晚上读了很久父母恩重难报经,眼泪止不住的淌,从十月怀胎到十种恩情,让我这个没有做母亲经验的人突然理解一件事:现在这么对多针对父母的课程。

父母是根,根基决定子女,家族的枝繁叶茂。

但同时,根需要自己加粗,也需要落叶归来养护,这是一个贯穿一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父母去做,去学习,去成长,这是天性。他们爱孩子,不知如何入手,或从祖辈经验,或群体经验,或自行决断,这所有不会出现都是起源一个出发点:爱。

但是父母有一个限制,他们已经成为社会人,固有思维经验的限制,以及对这份爱的执拗,慢慢将爱变得变了味道,于是各种形式课程开始涌现,因为市场需求。

父母恩重,怀胎十月,养育多年,被磨千疮百孔,仍有勇气去探索去发现,去找方式方法。仅因为爱。但是转头会发现现在市场针对孩子的课程只有成长的满足,确无成人的塑造,魂没了,这样的教育还能叫人的教育么?这只是生产一批批消费的工具罢了。

我想起夏令营各个小朋友们,他们内心爱的呼应是那么真实,那样可贵。成年后的人们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爱需要衡量么?爱需要评价么?爱需要计较得失多少么?

一份爱的真心就是无价之宝,尽管尘埃落尽,满目疮痍或者夹带各种包装,外形。这份真情,这份爱散发的真情永远熠熠生辉。

光,无好无坏。爱,无好无坏。

如何去用,如何传递,如何接受才是成人的大课题。细想来人生只有两件事:一个是从哪来,一个是朝哪去。

我们最直接就能拿到答案,来自妈妈的肚子。那请善待让我们来的地方吧,他给了我们做人的机会。

这是根本,所以百善孝为先,孝都没有,其他都是伪善。每个人都有源头来的地方,就是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循环便是祖先,孝父母便是敬祖先,父母本是家中佛,何必南辕又北辙。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每一个做子女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