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儒学虽然历经许多波折,但是依然穿过了两千年的历史迷雾,流传到了今天。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但这份文化遗产,并不会因为我们生在这片土地,有中国国籍,生下来就是中国人,就天然地继承了这份儒学遗产。
如果不费一番功夫,没有努力去看过,甚至至少没有接触过这些典籍的话,我们没有资格说《论语》是我们的遗产。
-1-
《论语》开篇是什么,也许我们早已抛之脑后,但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一定印象深刻,这就是《论语》开篇--《学而》。
当年傻乎乎地背诵,貌似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
为何《论语》会将《学而》作为统领整部经典的开篇之作?
难道是教导我们温故而知新?鼓励我们广交朋友?提醒我们品性温良?
应该不是。毕竟这三件事毫无瓜葛,而且毫无快乐而言。
难道是编写《论语》的后代儒生们随性编排的?
毕竟《论语》也只是记录孔子和他门生们的言行文集。但如果这么去看《论语》,它也不会被封为圭臬。
我的理解,《论语》必然有其内在逻辑。正如孔子和子贡对话,“你以为我博闻强记吗?非也。我是一以贯之。”,孔子不是什么都懂,而是有他看问题的脉络。孔子谈到诗经时: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些都表达了孔子一以贯之的通达,其思想必然也贯穿整部《论语》。
今天,我就想重新理解《论语》,从第一句开始。
-2-
想要理解《学而》,必须要回到孔子那个年代去理解,必须回到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理解为何《学而》能够成为翻开论语的第一篇。
再来看一遍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个字,【学】,是什么?
论语中,孔子多次论及【学】,还有一句关于【学】的名句: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儒学家,伊藤仁斋。他训这句话的意思是:稽于古训之谓学;求于己心谓之思。
所有人,一出生,没有人是不【学】的。因为每个人都要试图去接受这个他必须去接受的,已经构建好的周遭世界,无论这个世界的大小是一座村落还是一个繁华都市;他要试图熟悉这个世界已有的规则,学会过马路,学会生存,学习打交道。
【学】是一个人汲取营养的过程,【学】是一个顺应这个世界的要求和礼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有【学】而没有【思】,即思考或者反省,就无法看清世界的本质,也就无法向世界贡献任何信息,眼前是一片迷茫,到头来我们只是变成被各种已有观念牵线的木偶人。
如果只有【思】,而没有【学】,我们根本就无法自立起来。这是我们通常理解孔子的【学】和【思】,一个通向自立和通达的过程。
更进一步。
-3-
孔子关于【学】还有一句: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之学是小人之学,此小人不含道德褒贬,指专门的学问,比如如何耕地,如何种树,如何经商,有特殊用途的学问,孔子都称之为小人之学,格局太小。
而所谓格局大的君子之学,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的学问,不应该局限于特殊用途。
孔子强调的为己,不是自私。儒家的为己和西方传入的自我有区别。儒家的自我的观念反而和马克思的想法很接近,强调人不是离散的原子,不是一座座孤岛,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一出生就是家庭一份子,社区一份子,国家的一份子,甚至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真正体味到为己之学,应该是体会到【我】的存在是离不开周围所有人的,而为己之学就是要认识到自己会不断和周围世界发生关系,在不断扩大自我这个边界,影响越来越大范围,甚至整个周边世界。
成己达人。完善自己的同时,改变整个世界。
诚如,《礼记》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低到高,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才是为己学。
-4-
学而时习之。
另外两个比较容易理解错的字是【时】和【习】。
通常我们理解的【时】,是时常,常常之意。【习】作温习或练习之意。
但古人谈论【时】,通常指的是【天时】,天道运行的规律,宜于做某事的时机。
这里应该把【时】理解为恰当的时机;【习】理解为实践,更符合这句话的语境。
所以一以贯之,学而时习之,是有着心怀天下苍生的成己达人之学,在恰当的时机,付诸实践,岂不乐哉!
如此说来,开宗明义,一下豁然开朗。
褪去了当年的“学习并常常练习温习,岂不快乐?”的小家子气,突然觉得自己离孔子那个年代又进了一步。
-5-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为何在第一句谈论【学】之后,要突然转到【朋】这个话题?
【朋】,是什意思?同类或同志之意。
【远】,是什么意思呢?【远】,当然有地理意义上的远,但也可以理解为茫茫人海的远。
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同类,是不是很高兴呢?当然!
最后一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好理解,人们不知道我心怀远大抱负,但是没有生气和忧虑,难道不是君子吗?
但三句话连起来,为什么这三句话要放在《论语》首篇,还是要回到孔子的年代。
-6-
孔子十有五志于学,到了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他的一生也并非恢弘壮阔。前半辈子流亡,后半辈子治学。
孔子是鲁国人,他曾离开家乡到邻邦齐国只为谋一官半职,但因为没有找到工作,又到宋国,被人赶出来,后来绝粮于陈蔡之间,没法子,流亡半辈子,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最后只好又回到鲁国。
孔子立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孔子的治世哲学不受任何国家待见,孔子作《春秋》,如实记录当时社会的不堪,众生的丑恶。他的教育是一套春秋大义,理想的道德原则,正是这么一套不切实际的仁义道德的【王】道,和当时想要称雄称霸的【霸】道格格不入,才让孔子到哪儿都碰壁。
后半辈子,回到曲阜的孔子致力于教育,看到自己的弟子子路,颜回相继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是颜回,孔子心目中可以继承道统衣钵的徒弟先自己而去,孔子大哭。
孔子还有很多学生都很有成就,其中一个最有名的子贡,端木赐,史上第一个留名的有钱人,十几年在楚国当外交家。当子贡回去看夫子时,孔子拿着柱子站在门口,已经七老八十,风烛残年,第一句话就是怪子贡:赐啊,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啊……七天后,孔子也离开人世,弟子们守孝三年,子贡三年之后又守孝了三年。在孔子生前,子贡经常被教训,而在子贡人生的巅峰时刻,为了老师,在墓前一呆就是六年,这又是何等情谊?
但天行健,天地不停运转,不会为了桀而亡,不会为了汤而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何面对天地不仁。孔子以身示范。
有一颗刚毅的心,直言不讳,坚持说出他所知道的真相和真理。如果学的是这样的学问,即便今天没有很好地时机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走到穷途末路,命运非常凄惨,怎么办?不怕,因为有朋自远方来,那些有同样志向的人,和你相似的人,我们聚在一起,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万一到最后,连这样的人都没有,万一你孤家寡人,连同道和同志都遇不到,空有一腔抱负和理想,被逼上了绝境,怎么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尾-
你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你要做一个儒家的子弟吗?
既然儒家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你要继承吗?你敢继承吗?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给我们所有读者的一个挑战。
在表面温良恭俭让底下的原始儒家的精神,是一股非常刚健,敢于违逆任何权势的一股精神。
2018年5月9日
不敢奢求这篇文章能总结什么道理,但一定会让你突然个冲动想再拿起《论语》,再看看当年我们记忆深处里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