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在网络上进行通信,就需要有相关网络协议,例如TCP/IP,UDP……等等。
当然你可以说我直接选用一个框架作为开始,不想了解这么多东西。那样也没问题,不过到一定的时间,相信你还是会愿意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基础知识的。
提到网络编程,你一定见过Socket,翻译过来是套接字。这个是啥,相信你也和我一样在初见到它的时候一头雾水,我觉得是翻译的不好,引用一段我觉得还算不错的解释:
Socket是网络编程的一个抽象概念。通常我们用一个Socket表示“打开了一个网络链接”,而打开一个Socket需要知道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再指定协议类型即可。
那么,抛开各种框架不谈,直接用Python去进行网络编程时,一般会用到socket模块。具体示例代码,随便找了本书上的伪代码抄在下面
创建TCP服务器
ss = socket() #创建服务器套接字
ss.bind() #套接字与地址绑定
ss.liste() #监听链接
inf_loop: #服务器无限循环
cs = ss.accept() #接受客户端连接
comm_loop: #通信循环
cs.recv()/cs.send() #对话(接受/发送)
cs.close() #关闭客户端套接字
ss.close() #关闭服务端套接字(可选)
创建TCP客户端
cs = socket() #创建客户端套接字
cs.conect() #尝试连接服务器
comm_loop: #通信循环
cs.send()/cs.recv() #对话(发送/接收)
cs.close() #关闭客户端套接字
流程是这样:先创建一个服务器端,再创建一个客户端,
然后它们开始参与发送和接收的对话,直到连接终止。
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打开两个命令行窗口,一个运行服务器程序,另一个运行客户端程序,就可以看到对话的效果了。
到这里你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在网络上通信,需要通信的双方,以及网络协议,然后建立起联系。
Web当然是网络的一部分。
在Web应用中,服务器把网页传给浏览器,实际上就是把网页的HTML代码发送给浏览器,让浏览器显示出来。而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是HTTP,所以:
HTML是一种用来定义网页的文本,会HTML,就可以编写网页;
HTTP是在网络上传输HTML的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的通信。
看来,HTTP协议是Web开发中,十分重要的协议了。关于HTTP协议的具体知识,推荐一本书《图解HTTP协议》。
因此,在Web应用中,经常在做接受HTTP请求、解析HTTP请求、发送HTTP响应这些苦力活。所以,如果需要自己动手实现,就得接触到TCP连接、HTTP原始请求和响应格式,估计还得阅读不少相关规范。
可是大部分Web应用的开发者并不想把时间耗费在这些苦力活上,因此,WSGI应运而生了。其全称是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WSGI接口定义非常简单,它只要求Web开发者实现一个函数,就可以响应HTTP请求。
Python也内置了一个WSGI服务器,这个模块叫wsgiref,它是用纯Python编写的WSGI服务器的参考实现。所谓“参考实现”是指该实现完全符合WSGI标准,但是不考虑任何运行效率,仅供开发和测试使用。
了解了WSGI框架,我们发现:其实一个Web App,就是写一个WSGI的处理函数,针对每个HTTP请求进行响应。
但是当HTTP请求、URL多起来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处理URL和处理函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WSGI提供的接口虽然比HTTP接口高级了不少,但和Web App的处理逻辑比,还是比较低级,我们需要在WSGI接口之上能进一步抽象,让我们专注于用一个函数处理一个URL,至于URL到函数的映射,就交给Web框架来做。
因此,Python内置的WSGI服务器当然不足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好在我们还有其他的框架可以选用。
目前运行在WSGI协议之上的Web框架非常多。从个人经验角度而言:轻量级选Flask、重量级选Django,当然还有其他的,不过我没有去深入了解,各位可以自行搜索。
学习它们的教程也很多,比如Flask就有“狼书”《Flask Web开发实战:入门、进阶与原理解析》、“狗书”《Flask Web开发:基于Python的Web应用开发实战》等不错的参考书籍。
当然,这些框架也都对WSGI进行了各自的实现。
因为每个Web框架都不是专注于实现服务器方面的,所以这些WSGI服务器一般也就是开发调试时使用。在生产环境部署的时候,不会简单的使用Web框架自带的服务器。
实际环境使用的WSGI服务器
Gunicorn
最流行的大概就是这个了吧。
uwsgi
因为使用C语言开发,会和底层接触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