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中国企业积极出海寻找机遇。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数字技术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其中跨境电商增长飞速,据商务部数据统计,从 2017年起,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五年来增长近 10 倍。然而大航海时代下,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出海环境复杂,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挑战。
国内以阿里为代表,根植于自身全球化业务,在国内技术体系基础上,打造了完全不同的全球化技术能力,希望这些沉淀和探索能给正在和即将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自 1999 年成立起,阿里便将目光瞄准全球,公司第一个业务单元 Alibaba.com(阿里巴巴国际站)便是全球化业务。2010 年,阿里成立跨境 B2C 业务 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紧接着从2017年起,陆续收购 Lazada、Daraz、Trendyol 等海外公司,阿里全球化业务布局初步形成。也是从 2017 年起,阿里正式将全球化技术作为集团重要技术战略方向来投入。
在展开讲技术架构前,先和大家介绍下全球化电商业务与国内电商业务的差异性,以帮助厘清全球化技术架构和国内究竟有何不同。全球化电商业务主要可分为本对本和跨境两种基本类型。如 Lazada 是海外的本对本业务,主要实现在国外某国或地区,敏捷构建一套支持本地买卖家交易的电商系统;AliExpress 是跨境模式业务,主要实现中国商家通过系统将货物销售给跨境买家,在语言、币种、时差、品类、活动、汇率差、物流、供应链等方面需要有差异技术解决差异问题。因此,全球化技术架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
为应对上述业务诉求,从 2017 开始的这轮全球化技术体系建设,经过五个阶段的演进逐渐发展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内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
阿里巴巴全球化业务平台团队负责人李伟杰详细介绍了全球化技术体系发展历程:
经过这5个阶段的建设,阿里全球化技术架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层:
在布局全球化上,阿里 CEO 张勇曾表示,全球化需要站在当地角度来考虑问题,阿里从中看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把阿里在中国做过的事情,搬到海外再去做一遍。
在全球化技术建设上,通过全球化中台的建设,我们看到阿里“因地制宜”为全球化业务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满足全球化业务的不同需求。
对于出海电商来说,在海外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在国内有哪些区别?根据李伟杰多年的实践与观察,总结了中国企业出海经常遇到的四个技术维度挑战:
一是语言维度。企业出海最先面临的问题是跨语言沟通,据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有七成买家用英语沟通,其余三成使用小语种。一些商家可能连英语都不会说,小语种更难了,假如招聘相应语言的客服,用人成本巨大。因此,中小型商家一般依赖平台的自动翻译功能来和用户沟通。
阿里在多语言翻译领域投入重大,阿里达摩院设有语言技术实验室,研究NLP基础技术、对话技术、应用算法、机器翻译、内容搜索推荐等技术。目前阿里翻译覆盖 214 种语言,为国内 200 万中小商家每天提供上亿字数的翻译服务,帮助更多国货走向世界。在 Gartner 2022年的《云AI开发者服务关键能力报告》,阿里巴巴在语音语义技术领域排名第二。
实时翻译并不只是单纯的机翻,以“亲,宝贝已经寄出啦~”这句话为例,如果将话里的“宝贝”一词直接翻译成“baby”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阿里会根据情况自动调整为“product”等符合语境的词语,让翻译更地道、准确。
如何根据用户不同国家、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展示对应的语言,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背后离不开阿里首创的“创译技术”,系统可根据各国语言习惯和文化自动理解与调整,如对商品信息进行调序、意译、合并、扩展等,为更多商家扫平语言障碍,提升消费者体验。
二是文化维度。用户和文化特征上的差异会投射到技术能力的要求上,比如,很多国家禁限售的东西不一样,在相关搜索算法和推荐上,不仅做到个性化推荐,还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做商品的差异化透出。
三是地域维度。由于全球各国经济和科技水平发展不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性能差异很大,对业务的稳定性和体验的流畅度提出了很多挑战。
四是监管维度。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政策和合规要求不一样,监管更是堪称基础底线的问题,必须要严格注意。数据合规、技术进出口合规等是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据阿里全球化业务平台安全生产负责人肖刚毅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锤炼下,如今阿里已经构建了一套稳定、安全合规、开放的全球化技术体系:
一、稳定可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国外基础设施条件和国内不同,可能存在断光纤、断网等情况,如果安全生产能够全面覆盖基础设施,还可以随时灵活调配资源,会给海外业务带来很大帮助。
在 IAAS 层,依托于阿里云全球一致的基础设施,阿里搭建了涉及全球6大区域、13个物理机房、17个逻辑机房(AZ)的海外数字商业的基础设施,在享受弹性资源能力的同时却无需在多个国家/地区部署和维护数据中心。在PAAS层,依托于阿里云各类中间件/云产品进行全球部署,从而自上而下地解决全球化的一系列技术挑战。
在安全生产上,基于业界通用高可用的标准1-5-10(即1分钟响应、5分钟定位、10分钟恢复),打造的安全生产产品,可快速帮助研发人员定位系统问题。据统计,90% 的故障问题可在两分钟内定位出来,从而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AE、Lazada、Daraz等全球化大促的下单成功率均保证在 99.9% 以上。
二、安全合规。发展道路千万条,合规第一条。对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合规领域涉及数据合规、知识产权侵权、商品内容安全、交互内容安全、技术出口合规、APP 合规等。
举例来说,通常电商平台合规需考虑三部分:个人信息的收集,个人信息的使用,合规的应答。
在个人信息收集上,端侧可根据当地法规收集到用户画像信息。
在用户信息使用上,阿里打造“最小限度使用”功能。当用户下单后,订单里有联系方式、地址和姓名等信息。阿里在用户信息获取和订单获取上多做一层管控,并进行数据加密,不同场景用不同管控逻辑,可直接屏蔽掉非法、非必要的系统访问数据,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除了严格遵循各国法律要求,通过定义合规架构,充分满足各国法律对业务合规的要求外,阿里每年都会完成各国合规的应答,通过合规架构来快速产出应答信息,整理出相关架构、容灾、数据同步链路等信息给到国家监管机构,保障合规要求。通过这些持续的迭代,为阿里海外业务合规水平的提升和业务平稳发展与拓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另外在合规商业化上,阿里也在考虑将多年沉淀的合规技术和产品(如面向cookie合规、面向数据合规、面向网络合规、面向进出口合规),通过阿里云提供给更多中国企业,帮助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做好安全合规。
三、开放。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内部技术体系开放,还需要积极与外部建立连接,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在内部,2021 年底阿里全球化业务平台全链路开源,全球化业务和中台形成各自闭环、迭代局面。肖刚毅表示,全球化研发模式和过往中台模式不同,过往中台模式为“中台集成业务”,中台固定一套模式,所有业务长在中台上。而全球化技术架构为“业务集成中台”,业务可以选择中台能力,业务可修改中台开放的部分,以灵活定制需求。
阿里全球化内部有“自主率”概念,当一个需求过来时,假如业务方自助完成需求的研发上线,不需要中台介入的话则算“自主解决”。目前全球化业务的自主率为 90% 以上,大部分需求业务侧可以自主完成。如此一来,基于中台开放能力,业务侧能灵活搭建业务模式,实现业务需求,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自身全球化业务出发,历经多年风起云涌的挑战,阿里通过打造稳定、安全合规、开放的全球化技术体系,不仅惠及自身,还帮助千万商家拥抱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李伟杰表示,电商链路广泛,涉及交易、营销、履约、物流、仓储、支付等多个环节。当前全球化中台重点覆盖电商这部分,未来全球化板块将与阿里云携手,将阿里多年沉淀的能力以产品形式助力中国出海企业,客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合的能力和产品方案。
在全球化越来越成为趋势的当下,扎实、稳定的基础设施,高效的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体系,严格的合规安全体系等都是企业出海必须要考虑的核心要素。阿里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全球化技术能力体系,也为更多的出海企业提供了可复用的经验和差异化的产品能力方案,帮助更多商家可以更好地专注业务、更快速安全地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