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中庸》上说一个君子的修身和弓箭手的射箭有相似之处,"射有似乎吾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当这个弓箭手把箭发了出去,结果却"失诸正鹄,‘’就是没有射中靶心,那么他是不是埋怨今天的天气不好,风把我的箭吹歪了?或者说我今天的状态不佳,要是平时我能够发挥的更好?甚至说,不知道这个箭是哪个厂生产的,原来是假冒伪劣产品,害得我把箭给射歪了?一个真正好的弓箭手,不是寻求这些客观的原因,而是反省自己在技艺上有哪些不够精湛的地方,有哪些可待提高的地方,君子的修身也是如此。

《孟子》中也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孔孟所称道的尧舜禹汤等古代的圣人,都是这样的楷模。有一次,尧帝走在路上,看到两个犯人正被押往监牢,想到自己统治下的人民犯了罪,他内心很惊慌,马上跑过去问: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会犯法?这两个人回答: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家里没有东西吃,就偷了人家的东西,所以就被抓了起来。尧帝听完,对押解犯人的士卒说:你把他们放了,把我抓起来。大家都很惊讶,尧帝接着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第一,因为我没有德行,才使得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我是一国之君,没有把我的臣民教好,他们才会犯罪。据传尧帝话才说完,天色就变了,乌云飘过来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

商朝的汤王,在自己洗脸的盆子上刻了一段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时督促自己不断进步。遇着大旱祷雨时,汤王又提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说,如果我自身有罪,不要因为我的过失殃及天下百姓,老百姓有罪,都是我没做好,都该由我负责。

这些传说和古训喻示着人必须有反躬自省的意识。因为古人有这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所以对于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觉察的清清楚楚,而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这种能力就差了,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平时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抱怨的声音,显然抱怨的都是他人的责任,客观的环境,领导的原因,很少有人说这件事自己哪儿做的不好,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们往往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袄上写着自己的过失,然而,人们往往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到胸前,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袄放在了背后,所以很多人无论怎么看,也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但是一低头却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

既然认识自己是最难的,而我们现代人又缺少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加之一些心理上的消极因素,一些不健康的心态,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自己才是一切,人到了自我反醒时才是进步的开始!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是一切的根本之所在,我是一切的根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