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小强升职记

上帝非常公平的给每个人24小时,8小时用来睡觉,8小时用来休闲娱乐,8小时用来工作学习。一天的时间被均衡的划分为三个部分,这是正常人的时间安排。还有一种人这样安排时间,8小时用来睡觉,4小时用来工作学习,剩余的12小时用来休闲娱乐刷手机。这种人叫废柴。另外一种人,8小时用来睡觉,4小时用来休闲娱乐,12小时用来工作学习。这种人叫人材。你没看错,是材料的“材”,而不是人才的“才”。他们具备人才的基础,但不见得就是人才。因为12小时工作学习的人很忙,一种是假装很忙,一种是真的很忙。假装很忙的人,时间的利用率很低,工作学习的方法不合适。本来10分钟的事情,他能干一个小时,而且结果还不一定好。忙忙碌碌的过日子,自己的知识、能力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提升。工作十年也只有一两年的经验。另外一种真的很忙的人,是高效能人士。方法好,效率高,工作一年能攒出别人五年的经验和能力。

在职业金字塔上能走到高处的人,都是高效能人士。至少你也得向高效能人士看齐,在成长方法论上和高效能人士进行对标。有进步的意愿,有上进的想法。能否得到领导的赏识,一方面看你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得看你是否有值得培养的潜力,忠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机制体制的原因,每个公司都不愿意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有例外的是宝洁、IBM、麦肯锡等大企业,他们出走的高管的骨干数不胜数,而且都很有作为。他们的离开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伤害,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有非常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任何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岗位,不依赖与任何一个个体。国内的组织机构的机制则有所不同,进人的方式就是考试,其实考试检测的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考试好或者说善于考试的人,不一定工作做得好。工作好更多的是要掌握程序性知识,情商高、积极主动以及思维模式好。这些不是通过简单的考试就能检验的。因此,如果你不是高效能人士,一定要对标高效能人士,才有机会走的更高,走的更远。

成为高效能人士,不一定就能走的更高。一座土山包,不用你具备什么特别的能力,一个小时肯定能爬上去。8000+米的珠峰,你想要爬上去,除了体力意志力,你还得有特别好的专业装备,如果再能有个好伙伴的话,登顶的机会是很大的。你能走多高,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能力,另外一方面还得看山有多高。在一个组织中走到了天花板的话,如果心有余力,可以换一个试试,可能你会看到更好更美的风景。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打不死的小强要顽强的适应环境,找准发展的方向,并朝这个方向努力拼搏!

你可能感兴趣的:(4.30 小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