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昨晚到今天看了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讲台湾被日本割占后,台湾岛中部森林里的原始部落因为饱受日本人的欺侮,奋起反抗,最终落得被灭族的类史诗级电影,史称雾社事件,电影达4个多小时。之所以说是类史诗级电影,是因为感觉电影挖掘的深度不够,就是讲日本人欺侮,然后复仇,复仇的时候也是对女人小孩一个都不放过,没有些许人性光辉可言,满眼都是杀戮。但在当今华人电影中能做到这个场面,这个情节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并不是我想说的主要内容,我想说的是这些土著人奋起反抗的时候,心中所想是要为祖灵血祭,所以杀人时也可以不顾一切,连妇孺也不放过。按他们的习俗,男孩只有亲自猎取了敌人首级,才能在脸上纹上象征成年的图腾,死后才能得到祖宗们的承认,祖灵在他们心中所占的位置极高,所以他们能够无所畏惧。女人孩子为了让男人战时无所牵挂,都纷纷自缢家中。部落首领明知如果反抗,必然不敌,灭族似乎是种必然,但是为了让逐渐长大的孩子们脸上纹上图腾,为了不负祖宗,仍然毅然决然地反抗。这里的祖宗代替了上帝的作用。我之前看书的时候常常说到中国人也是如此,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有历史信仰,不怕上帝惩罚,但是怕祖宗蒙羞,怕青史上留骂名,我对这个观点一直将信将疑,因为我没有感到自己心中的历史信仰,也没有看到身边的中国人因为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干出什么特别高尚让人高山仰止的事来。我看历史书的时候也不会想着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的先辈成就的,我们是他们的后代,我们身上流的血来自他们,感觉他们跟我们仿佛是两个地方,不相干的人而已。那么古人读书时到底是否有这种归属感,如果有的话,这种不再有归属感的信仰断层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赛德克巴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