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早上一打开微信朋友圈就看到很多城里的老师在晒收到的礼物:有的是一束一束鲜花堆满桌子;有的是学生做的手工贺卡堆满了桌子;还有的是学生送的各种小零食堆满了桌子。而我,作为一个乡村留守老师也只能一边给他们点赞一边暗洒闲抛几滴不合时宜的眼泪。
然后就听同事说:“同学做班主任又收到好多礼物,有家长送衣服的,还有家长送购物卡的,还有的送加油卡”反正五花八门的礼物收得手软了,看着城里老师们幸福的笑容,我们只想哭啊!
同事们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羡慕别人的然后再抱怨一下自己的现实,上课铃响了,大家各自回到课堂挥洒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去了。
均衡教育真的做到均衡了么?
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搞起了均衡教学,然后我们的操场变成了塑胶的了,我们有了篮球场,有了电脑,有了多媒体,硬件上越来越与城里的孩子们相似了,可是这样就均衡了么?
城里面的家长重视教育,所以对老师也额外的尊重,但是在农村有的老人出言不逊说:“你们就是看小孩的,小孩看不好,你们还配当屁老师啊?”还有的家长指着老师的鼻子说:“你们都是一群不行的老师,有本事的老师早考进城里了!”我们每年也有好苗子,但是根本就留不住,只要稍微能提上手的学生放一个暑假或寒假总是会被父母转到城里去学习。
今年的初一只剩下10个学生,当老师问有没有同学不认识26个字母的?竟然有3个同学举了手,那天他们老师回到办公室一直是垂头丧气的。
均衡教育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生源不一样,我们的师资力量不一样,我们所受的社会尊重也不一样。
考进城才是王道
当我们还在傻傻的对一些扶不起的阿斗耳提面命时,有的老师则正襟危坐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笔时时圈点勾画。他们总是看自己的书,学生的作业草草改过,教案随便抄抄,他们很快的考进城了。然后你会看到他们晒的到全国各地去听课学习;他们在不断的接受新的培训;他们的学生不断的获得大奖,他们容光焕发,越来越自信,反观我们还是在跟那一群连他们自己的父母都放弃的孩子死磕。教了太多年的差生自己也越来越差,变成了别人嘴里真正的“差老师”。
还好现在晋升的渠道没有被关闭,做一个老师还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城。
进城对于一个乡村老师意义真的特别大,真希望年龄限制也能取消,不再只是30周岁以内或者35周岁以内的才可以考,应该改成只要你想考随时可以考,这样还能激起老师们学习的热情。
我们周围许多40多岁的老师就已经开始不学习不看书了,就等着赶紧退休,平时在学校里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但是那些想要考试的年轻老师还是会不断地看书学习,其实这对教学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农村已经不是热土,每个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想去北上广,而他们的孩子也会有更好的更公平的更先进的教学资源,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
农村学校培养出几个好学生很快会被私立学校或者城里的学校挖走,我们也不过成了别人的造梦工厂。替别人做嫁衣裳!
以前我觉得到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现在渐渐懂得:并不是!
考进城起码不会听到农村老头老太太们的冷嘲热讽,也不会十年如一日的没有丝毫变化,还可以学习还能再进步,总觉得是在前进而不是一眼望到尽头的荒凉感。
真心希望国家在教师考试进城这件事上不再有年龄限制,给每个想继续前进的人开通道路。
希望我们每个认真努力老师都能被宠爱
看着城里老师的地位提高,说实话打心眼里羡慕,也知道是自己不够努力,或者努力的方向错了。
校长在教师会上说:现在教体局管的严,我们每个节假日都不能表示,也着实觉得不好意思,更不好意思给你们发条祝福的信息了,感觉假大空!老师们都低着头笑了。
我们内心也是希望有节假日的礼物,也是希望可以晒一晒秀一秀的,然而我们什么也没有。
我知道作为一个老师不能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那么我们也需要节假日的一点慰藉,也需要一点人文关怀,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只谈奉献了呢?还有比这更双标的事情么?
牢骚过后,继续教育
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那么一点:“不平而鸣”牢骚过后,上课铃一响还是照样要走进课堂走近学生,毕竟学生是无辜的,我们的那点不平与他们无关,要对得起每一个听过我课的学生,不能误人子弟这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所以牢骚过后,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还是要继续教育他们,他们痴顽也罢,淳朴也罢总要开启他们的智慧天眼,让他们脱离愚顽。
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即使世界投我以毒药,我也要抱世界以温柔。说实话,我真的做不到!但是我还是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为别的,只是希望行走于天地之间: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老师。
“节”后余生,余生努力去当一个好老师,自己去钻研,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也要努力看书学习考试,考进城去,那样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也会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也会有更多的晋升渠道,毕竟我还年轻,我还渴望进步渴望去看看世界。
教育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要去碰一碰去感受一下新鲜的教学教法,同时不喜欢几十年如一日的待在一个地方,我觉得这不是浮躁,这是进取心!
余生请多努力,够到已经渴望够到的天地。加油!献给同样努力同样渺小的同仁们,我们一起努力发光发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