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说起小时候的梦想,好像有三个:

1.画画

小时候因爸爸是老师,住校,隔壁家的老师有个儿子长得又高又帅,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家乡附近的人都称他为“抛皮哥”,大意就是会吹牛的潇洒哥,当时他有一个特长就是,自己到处找老师拜师,学了画素描。记得他那时候还给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他太太画了一张“遗像”,老师开了一个小卖部,就一直挂在墙上,每次去买零食吃,我都会默默的看几眼,觉得好厉害呀。画得真像呢,但是我自己觉从来没有想过也可以去找一个老师拜师学画。

直到上中学,学校里有了一名专业的美术老师,才开始对画很有兴趣。前两年,找了一位美院的老师开始画油画,可惜学了大半年,他太忙没开课,自己再找了一家画室,又太远,大家都是让自己选一张照片对着画。老师在一旁指导你什么配色。

直到网络上看到林老师说,人人都可以成为画家,一定不要找着图片画,才停下来这样的画。尝试过几张自己调色,自己构图,有两张也算喜欢,被朋友挑走了。我们还一直说她真有眼光,那么多副画里就只放了那一张原创。

希望有机会去龙潭村找林老师学画。


画了一些如今不是太喜欢的模仿画


2.做幼儿园院长

这个梦想是因为小时候经常去爸爸办公室找他,其他老师总是会问我,“你长大想做什么呀?”我倒是一脸骄傲的说,“做老师呀,接我爸爸的班。”当时不敢说当校长,那就当幼儿园的园长吧。

后来辞职后真的报了华师的学前教育,花了三年的时间,考了专科本科,考英语,还拿了学位证,普通话资格证,通过严格的面试,拿到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也去乡村一家很理想的巴巴楼当了一个月的全能义工老师。跟着大城来的小朋友,乡村的孩子们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寂静一个月。

后来也学了蒙氏、奥尔夫、感统等一系例的早教机构,也尝试过在传统的幼儿园工作,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呆在体系内。我最认同的教育体系就是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或者华德福一类的机构,觉得孩子们已经具备灵性,唯一需要做的不是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保留他们本来就拥有的天性,不被传统的教育所磨灭。

每年暑假,都会带姐姐家的小孩到处旅行,去书店,公园,或者跟着我2周,我用我的方式来和她们一起玩。因为自己非常喜欢看书,所以她也开始阅读,常常会主动要买书看。而且很有自己的思想,我很喜欢和她们聊天,常常觉得大人应该跟孩子学习。她到了小学五年级开始,从一个磨蹭拖拉的孩子突然开始努力常常拿到班上前五。对弟弟也是特别的照顾。长成了一个有自信的大孩子。


孩子王的我,小朋友们都喜欢跟我在一起


3.写作

小时候特别爱看故事书,但是只要写景的一律略过不看,喜欢看故事情节。

到了小学四年级,写了一篇我的奶奶,写喜欢摸她手上鼓起来的筋,和一些日常很细小的事,结果被班主任拿到全部阅读,从此开始喜欢写作文,初中、高中,作文总是可以得高分,那时候流行给笔友写信,只要是我写的总是能收到回信,也经常代同学写回信之类的。也是坚持写日记。

后来谈恋爱,开始在论坛写。结婚这几年倒是很少再写。期待报大人的小说班呀。我想挑战自己。但是自己一个人是没有动力的,总是犯懒,在写作群里有大家一起,互相鼓励,才能坚持下来吧。

关于现在,还问我有什么梦想呢,应该是写作排第一,画画排第二,开个咖啡馆酒吧小店什么的玩玩也不错。或者就在乡村里面有个大的院子种些花花草草,就在那里画画写作,做点甜品咖啡,酿点小酒。偶尔有客人朋友过来玩就很美好了。

以上。


开在一片橘子田中间的咖啡馆和简餐小店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