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好的告别》

告别

一本并不厚的书,【美】阿图·葛文德先生的《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中文版的书名译为《最好的告别》又做《残阳依旧好》。

看这本书,是因为身边的人总有衰老抑或是即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同时也是个自己面对衰老的时候的一个心态。爱迪生的相对论里,似乎说明了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然而人会逐渐衰老和走向死亡则是必然。

一直爱赫本的美丽,更爱她老去时容颜里透露的优雅。当岁月苍老了她的脸庞时,在她脸上的褶皱里看见了一道道她对这世界的爱意与和平的向往。 衰老是一件不可逆的生物学里的大学问,而死亡则是大自然的法则,而何时走向生命的终点则又是一项概率事件了。

在这本书里,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的活到终点。人们向来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老,而自然的面对衰老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迎接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在现代医院史上,姑息治疗这种说法我是很少有听说的,往往待在ICU的病人只是在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获得最后的喘息,然而并没有去理解病人真正的诉求。这本书里,说到很多的疗养院,而在我们镇上也有一个老年生活中心,听母亲说,里面都是一些被子女遗弃或者是没有子女的老人生活在里面,生活暂且可以自理,应该也都还拥有着生活最美好的事情:自己能够上厕所。但是有些已经神志不清了,在我看来,这样的疗养院无非是让老人在这里慢慢的死去,换种说法就是拖着已经死去的灵魂挂牵着一副躯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书中提到最多的是,当病人需要走上手术台或者是医学的治疗没有绝对的把握时,身边的人应该要怎么做。当一个人已经不能给自己做决定时,这种生命的决定权就交到了至亲的手里,而医学这个行业不能只以救助生命而存在,它更多的存在意义应该是如何延续一个病患的精神世界,在让病人做决定时,更应该去了解一下他们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对于后期的手术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和医生谈些什么呢?难道医生的职责不是让病人尽量多活,哪怕多一分钟、一秒钟也好?我们到底付钱让医生做什么?上述问题都是我们在黄昏暮年时应该去好好思考的问题,遵从自己的内心回答这些问题也能是有尊严的老去了。

暂且还未踏出国门,不知国外这种姑息治疗或者是善终护理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而我国更应该多去学习这种对于病患另外一个方向的探索。

如作者的父亲,并没有是在发现肿瘤时立马去做手术,而是跟以前一样上班和子孙们一起看球赛一起逛街看电影,有点痛觉时就去看一看吃点药,直到后来真的快要面临瘫痪时去做了手术,而作者的父亲并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留在亲人们的记忆里,不愿意待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是选择了回到家里,在神志清醒说话利索的时候和家人们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作者的母亲一直不愿意放弃他,以至于每次作者父亲在边缘徘徊时,又被她拉了回来,而作者父亲每次醒来时是生气的,不愿意承受这样的痛苦和过量的镇痛剂和麻醉剂。

如果作为人类就注定是受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优雅的老去,平静的思考死亡从而活的更好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最好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