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交易量中隐含哪些市场信号?

交易量中隐含哪些市场信号

交易量:股票市场在一定时间内股票成交的数量。

当交易量放大,称之为放量,当交易量被市场情绪推升到足够高的程度时,叫做天量;
当交易量缩小,称之为缩量,当成交量随情绪的低迷而陷入低谷时,叫做地量。

天量评估标准:每日高于500亿手成交量
地量评估标准:每日低于50亿手成交量

更科学的方法是:将指数划分时间周期,比如每五年划分为一个周期,在各个周期中,看成交量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分别在什么位置。(可以在任意一款股票软件上,清楚地观测到成交量的变化,它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在K线图的下方)

交易量主体

万得全A成交量:整个A股市场指数的成交量,反映整个市场的交易情绪;
创业板指数成交量:体现投资者参与创业板的热情;

从市场交易量变化查看市场行情变化

第一阶段是熊市阶段。

当熊市行情初始时,空方放巨量,股价不断暴跌。之后过程中或有反弹,但整体股价呈阶梯式下跌,而成交量也在起伏中逐步走向萎缩。

第二阶段是熊市尾声。

这时成交量是极度萎缩的,处于地量状态。而价格却稳定了下来,没有再继续下跌,整体呈现量缩价稳“的态势。其实,这是由利空因素被充分体现在股价中,空方的卖出意愿减弱导致的。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市场出现了些重要的积极信号,那就有了催化剂,投资者情绪容易被激活。那时,成交量就会绝地反击逐渐放大,股价也会随之上涨,这背后也是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在介入进行低吸。所以在市场死气沉沉,地量地价时,量能突然放大,并伴随股价上涨这时候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

第三阶段是牛市阶段。

牛市周期正式开启,股价呈现漂亮的波浪式上涨。在这过程中,成交量也会逐渐放大,和股价一样,呈波浪式起伏。在这里,提醒下大家,牛市行情中,每次股价的回调都会伴随着成交量的缩小,而当成交量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就是入场的好时点。

比如2017年牛市时,这一规律就非常实用。每当股指回调,成交量下降,当降到前期股价高峰所对应交易量的30%-40%时,阶段性回调往往也差不多到位了,这时若投资者入场,等待成交量再次放量,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收益。

第四阶段是牛市尾声。

随着股价不断创新高,成交量不断放大,未来预期的利好逐都体现在股价中了,当牛市股价上涨过多时,也逐渐积累了很多潜在的风险。牛市末期,股价逐渐涨不动了,成交量反而急剧上升,有时甚至放出天量。这说明市场中的多空分歧明显変大。而考虑到这时股市上涨的动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成交量放量反而可能预示着之后的行情反转。先知先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大量出货,而后知后觉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则在惯性思维下接盘。也就是说牛市末期时,天价天量是离场观望,规避风险的重要信号。

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交易量就是一定时间内股票成交的数量。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市场的情绪和多空双方的交易热情。一般来说,整个市场和板块的交易量能反应真实的市场情绪,而个股尤其是小盘股的交易量则容易受到操纵。交易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甚至预判股价的变化。在熊市阶段初始,空方放巨量,之后交易量逐萎缩。在熊市尾声阶段市场地量低价,死气沉沉,若有重量利好催化剂出现,量能突然放大且伴随股价上涨,这时可能预示着春的生机,需要注意。在牛市阶段,每次股价回调,成交量回缩,尤其是缩到前一高峰的30%-40%时,往往是介入的好时机。在牛市尾声阶段,股市上涨的动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天价天量反而可能预示着之后的行情反转。

你可能感兴趣的:(6.1交易量中隐含哪些市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