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教育叙事系列之九——他,笑了】

图片发自App


              2019.12.20  星期五  天气晴朗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所谓“一笑泯恩仇”便可以看出微笑的魅力。“伸手不打笑脸人”更是可以洞悉微笑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在哪一个国度,无论是哪一种肤色,无论讲哪一种语言,微笑却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说到微笑,脑海里浮现出的事物纷繁复杂——

        有那首节奏鲜明,曲调优美的《歌声与微笑》。   

      尽管自己没有动人的歌喉,可是“明天明天,那歌声,飞遍天涯海角”的歌词记忆犹新……

      有那每年5月8日的“世界微笑日”。尽管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日子,但是“让我们嘴角上翘,我们用微笑对抗地心引力带来的面容衰老,也用微笑释放善意,与世界和睦相处。”的宣传标语时时徜徉在脑海。

        更有那进校门时,启蒙老师谢老师刻骨铭心的教诲;女儿出生后第一次微笑的感动和欣喜……

        太多太多关于“微笑”的记忆了。

        微笑是清泉,给夏日播洒清凉;微笑是风筝,在天空自由翱翔。

        可是,世界上真的会有人不会笑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但是,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孩子,整整一年多我只见过他的一次微笑。

        这个孩子叫小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一年多来个头是窜了一大截,但是清瘦的脸上依旧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其实,经过一年多的关注,我发现孩子脸上的这种神色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孤寂,而不是身体的缺陷。

        小良平时不怎么说话,即便是找他谈话,也只是你问一句他说一句,大有“金口难开”的架势。如果问急了,他便会使劲儿眨眼睛,而且这个动作已经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小良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尤其令老师们头疼的是他的书写,若说左一撇在“东方”,那么右一捺肯定在“西南方”,每每阅他的作业我都感觉自己在“玩拼图”,必须经过自己的组合,才能认出“中国方块字”。偶尔有一次,给我的拼图少了一些,我就赶紧给他“加油”!

      但是小良也有很多长处:运动上的长跑报名,大家一致推荐他,上课扰乱纪律乱讲话的永远没有他,每次安排卫生他从不“逃跑”,与同学相处也从未出现过摩擦……

        尽管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可是同学们从来都不欺负他,时不时在同学们嘴里还能听到他的名字。

        可是,一年多了,我真的只见过他笑过一次,而且还是无意间经过时。

        那天班级时实践周,我挨个楼道里检查督促,当走过小良所在的楼道时,远远看到小良和另一位孩子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说笑着,看到这情景,站在楼梯口的我呆住了……

        原来,小良会笑啊!

      在惊叹的同时,我竟然觉得心头的那块石头稍稍落了一下:他会笑总不不笑要好的多吧!表情可是内心的显示器呀!在他笑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从内心深处“笑”出的喜悦。

        无论何时,有这份喜悦总是好的。

        那么,为何小良平日里都只是一种表情,从来都不见他笑呢?

      这还得慢慢分析来。

      据了解,小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读在一所寄宿制的学校,父母只是周天送去,周五接回,身边也没有爷爷奶奶,平时双休日孩子独自在家里的时间很多,父母都各自忙着打工上班,甚至有时候晚上孩子都是一个人在家。

        就这样,小良的童年就在这样一种孤独的氛围里长大,原本应该顽皮活波的孩子在长期的“孤独”里,面对多彩地世界,就如同只是一片灰白。

        著名校长李镇西曾说:“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更是孩子一生的起跑线。

      在后来和他父母的几次沟通里,我再次心疼着这个孩子。因为从父母的言辞里,我没有听到他们对孩子的丁点赞许,当我问孩子父亲,孩子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的时候,他父亲抱歉地笑了笑,自言自语地搓着后脑勺“优点是什么呢?”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小良的童年是缺少陪伴的,因为陪伴的缺失,孩子内心总是充满了胆怯和不安全感,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却从未觉察到。

      小良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童年时候缺少了陪伴,也就是缺少了关爱,得不到肯定和夸奖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深的挫败感,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即便取得了再大的成就,依然还是不自信。

        小良虽然现在还小,可是神情整日里表情木木的,缺少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活力和朝气,甚至从来都不见他在人前微笑,这难道还不值得深思吗?

      再过三年、五年、十年……这个孩子会怎样呢?或许他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可是孩子会快乐吗?

      我无从想起,也无法想起。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所谓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之深远。”应该是最好的办法吧。

      哲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但愿小良的父母能够早日明白这个道理。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在文章里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出了她的答案: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盐、再补钙。

        糖,是给孩子关爱与鼓励;盐,是教会孩子直面挫折;钙,是让孩子学会自强自立。三者齐备,孩子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挡得住生活的风风雨雨。

        父母脱口而出的差评,就如同一把钝刀般,磨掉了亲子之间的爱,也磨掉了孩子心中的温暖。反之,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多点尊重和认可,便能激发孩子巨大的潜力,让他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小良是个坚强的孩子,正是那一次的微笑,让我看到了他勇敢成长的内心世界,但愿小良内在的“小我”越来越好,越来越阳光。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思故我在”教育叙事系列之九——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