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直击文理分科众生相:三要三不要,这道人生选择题不妨这样做

01 《少年派》:文理分科众生相

最近《少年派》热播,观众伴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回归青涩学生时代。

其中有一集是讲文理分科,学生们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同学拉着要好的同学一起选科。“学霸”同学更是受到了老师们哄抢争夺。那场景怎一个乱字了得。

现如今,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好大学的稀缺性决定了高考的竞争非常残酷。有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940万人,成功考入大学的有700万人,录取率为74.46%;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高达975万,有740万考生梦圆大学,录取率为76%。而211大学的录取率,显然比这个比例要低很多。

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孩子们的选择就尤为重要。而文理分科的选择,对孩子的高考成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还真是不容小觑。选科选的对不对,直接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求学之路。可以说,科目如果选的对,孩子学习更省力。

02 文理分科的“三个要”

说了那么多,文理分科到底该怎么选?咱们来说说文理分科的“三个要”。

有的父母可能记住了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又听说理工科普遍就业有优势。于是,倾向于让孩子学理科。有的父母有一些偏见,认为学文可以从政,所以倾向于让孩子选择文科。这些想法不能说没道理。可我觉得,文理分科最重要的是这三点:

1.明显偏科的学生要选优势。

在高中时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当然还是升学。既然如此,选科的重点首先要保证能让孩子更容易取得好大学的入学资格。如果孩子明显有偏科现象,首选优势科目。

老人常说:“扬长避短。”选择孩子擅长的科目显然就是扬长避短。毕竟,所谓的“补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孩子学习自己擅长的领域,会更有自信心,没必要给自己的孩子找不痛快。

我和朋友小芬的经历就是如此。我读高中时,文科优势非常明显,理化都不及格。文理分科时我毫不犹豫的选了文科,顺利考入211名校。而我的朋友小芬则没这么幸运。她明明更擅长理科,可她妈妈认为女孩子工作稳定就好,坚持让她学了文科,觉得文科更容易进入体制内。小芬在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的学习中苦不堪言,原本高一时成绩不错,最后高考只勉强够了本科的分数线。去除其它一些外在因素,我个人认为分科的选择影响了她的高考成绩。

2.相对平均的学生要看兴趣。

“可是,我家孩子文科理科都很平均呀!”有的父母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孩子文科理科成绩总体差不多,没有特别的优势,那就要看兴趣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兴趣,孩子们不会在书山题海中感到痛苦。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喜欢在理工科的学习中接受挑战,但是对文科需要的背诵和记忆能力深恶痛绝,而他的成绩又非常平均,那你不妨征询他的意见,我想他十有八九愿意选择理科。

3.其他因素要兼顾。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孩子两科成绩都很平均,也说不上特别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综合分析。比如,考虑这个学校文科和理科师资力量的对比,孩子有没有特别偏好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孩子希望读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要评估这些因素孰轻孰重,我们不妨好好跟孩子谈一谈。毕竟,文理分科时期也是孩子青春期,对于这个重大选择,孩子们应当有参与感和认同度。

03 文理分科的“三不要”

咱们说了三个如何选,再来说说三个不。

一是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孩子。

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直接或间接的替孩子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这种行为就是没有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课题”区分开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的人生,但是不能主导孩子的人生。

对于这个问题,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关于女儿梁思庄的学业选择给我们在文理分科方面提供了借鉴。当时梁思庄出国留学,梁启超替梁思庄选择了专业,可梁思庄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他写信告诉女儿,不必拘泥于自己所选的专业。梁思庄最终选择了图书馆学,成为一代大师。梁家一门多院士,这样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

孩子们心性不定,往往会被身边的朋友所左右,而忽略了自身内心的需求和定位。

比如,《少年派》中林妙妙和邓小琪的选择就很有意思,妙妙居然替邓小琪做了决定,草率的宣称两个人都学文,而且是两个人商量好的决定。电视剧为了突出冲突自然可以这样拍,如果孩子们真的因为关系好草草决定分科难免会吃苦头。

除了孩子们会受身边的朋友影响,父母们可能也会受到一些错误认识的引导。对于文理分科,知乎平台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千赞回答,和妙妙父母的讨论不谋而合。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答题者强烈建议优先选择理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通过分析录取人数比例和选科人数比例来说,认为文科所面临的竞争要远远的大于理科。

可是,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情况。而文科和理科的录取人数和选课比例每年也并不固定。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中二年级,一年的变化往往有不确定性,谁能说得清楚呢?更何况如果因为单纯考虑竞争而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也许会悔之晚矣。做父母的就是要帮孩子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做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三是不要过多在意他人建议。

比如在《少年派》,钱三一是学霸,文理两科老师开始了对钱三一的“争夺站”,双方把理由都说了一遍又一遍,明里暗里可谓是勾心斗角。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我的班主任也出于功利的目的曾经劝你说过成绩好的同学选择自己所教的那一科。老师们的行为无可厚非,如今不少学校内部还是存在绩效考核的,更何况学生考得好,老师脸上也有光。所以,在进行文理分科的选择中,要分清他人建议背后的东西,理性的作出判断。

一级精彩的电视剧展现了文理分科背后的众生相。

今年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明年的高三学生即将踏上高考备战最后一年的征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变的是父母对孩子殷殷期待。

文理分科关注“三要三不要”,考虑孩子自身情况。相信聪明的父母一定能引导孩子做出最优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派》直击文理分科众生相:三要三不要,这道人生选择题不妨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