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他辞职旅行,花9个月时间,行走7万英里,只为寻找人生意义

吴晓波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书与人也有投缘之说,有些人的文字你死活读不进去,有些人的书你一读到就好像至尊宝遇见紫霞仙子那样:“咦,千里万里,你真的在这里。”

深以为然,人与人的相遇需要缘分,人与书的相遇有时候也需要一些缘分。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本书就是偶然看的,看书名,以为是本小说,看序言,以为是本鸡汤,看完了,才觉得是本耐人寻味、启发思考的“哲学书”,像一扇门,一旦你打开,就很难再关上。

"我每天坐在格子间里工作10-12个小时,以后升了职,顶多就是搬进独立办公室,工作时间变成12-14小时。

我忍不住开始想,人生就该如此,再无其他选择了吗?"

和大多数人一样,作者约翰.史崔勒基曾经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整天忙于工作,对生活很迷茫,但是32岁这年,他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辞职!和妻子背包踏上环球之旅,不顾一切走上了旅行和写作的道路。

他们用9个月时间,一共行走了7万英里,成为旁人眼里的“疯子”。

旅行结束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了这本《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本来是自费出版,没想到一年之内竟然成了畅销书,并被翻译成39种语言,成为57所美国高校指定的读物,畅销了整整16年。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约翰迷路了,意外来到了一家叫“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然后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看书的时候忍不住想,一本仅有128页的书,想要解决这三个宏大的人生问题,作者的野心也太大了吧。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不再把它当做一本鸡汤书,我的好奇心开始驱使我一口气读完。

约翰通过对这三个问题一遍遍的思考和追寻,最终走出了困惑和迷茫,找到了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我们普通读者,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些什么启示?我想写下我的答案,以下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总结的4点收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什么是人生的存在意义(PFE)?

PFE是英文Purpose For Existing的简写,是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存在意义”。

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而存在?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在小时候就想清楚了,有的人长大一些才开始想,还有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这个现象其实蛮有意思的。

其实,在来“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之前,约翰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每天过着单调而重复的日子,周而复始,以为人生就是这样。

高中的时候,约翰为了考好大学努力;大学毕业了,约翰又为了找好工作而努力;上班之后,每天加班加点,为了升职加薪而努力。

这样的人生轨迹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我们大多数人不也是和约翰一样,每天都麻木地工作生活着,以为人生就是这样,可是时常想起,又会对这样一层不变的生活感到沮丧、迷茫。

并不是说,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这样按部就班的人生有什么不好,只是午夜梦回,心里想起,总会觉得这样的日子缺点什么。

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来自两次亲人离世。第一次亲人离开,我想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得到的答案是,还有外公,我得好好活着。

第二次亲人离开,我想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职场精英,踩八厘米恨天高那种,也不是家人希望的老师,稳定就行,我想做文字类的工作,最终,我想要做一个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

在她们没有离开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拼命的人,可以为了好好学习、好好赚钱不顾身体。

但是现在,我做不到为了工作放弃生活,透支身体,我觉得身家性命最重要。世界上永远不缺工作,没了可以再找,但是我没了,我的家人朋友上哪儿再找一个我去?

最近几年,身边很多朋友陆续结婚,要么是为了回应亲人的期待,要么是苦于社会的压力和其他人的看法,做了一个又一个不由衷的选择。

却忘了问一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究竟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曾经的那些梦想又去了哪里?我的一辈子难道就要这样过下去吗?

2、为什么要找到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意义做一切想做的事。”这个道理听上去太简单,简单到让人怀疑它的正确性。

找到人生意义的好处有3点:

01、全力以赴做喜欢的事,享受专注的快乐

只有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存在意义之后,才会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

在大学,我考了教师资格证,想过回老家当老师,但毕业还是去了上海,依旧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职场跌跌撞撞,走了很多弯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直到后来,我坚定的想要从事文字工作,终于承认这就是自己一辈子想要做的工作,以前一直害怕自己的文字能力养不活自己。

相关工作经验也没有,更不是专业科班出身,能怎么办呢?只能自己创造了,报了线上课跟着学习,利用下班周末,读书写作,在自己账号上更文章,偶尔接点散稿,积累“工作经验”。

去年回到成都,也终于成功换了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快乐。

02、对生活的满意度变高,完成目标更高效

现在的生活,每天可以看看书,写写字,周末有大把自由的时间见朋友,种花种草,内心是笃定的,我要的就是这样简单平静的生活,这就是我喜欢的生活。

有时还会想起在上海那段时间,想不清楚自己该何去何从,眼前的工作只是糊口,也想不清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怎样的,不明确人生未来的意义,我的生活是灰暗的,行尸走肉般,没有生机活力。

当我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想要过的生活,坚定的走在这条道路上时,也不过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当初的畅想,完全在意料之外。

或许真的应了那句话,当你想清楚自己要去往哪里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03、对情绪的控制力变强,少了很多焦虑感

之前参加了社群,看到里面的朋友要么已经很厉害,要么通过学习也一下子变得特别“厉害”,好像每个人都找了自己的方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主业副业都风生水起。

只有自己,怎么样的水平进的社群,还是怎样的水平退出,原地打圈圈,控制不住的焦虑,报复性狂吃,然后一年长胖了10斤。

现在还是会为一些事情焦虑,但没有再在这种比较上焦虑过,因为我的方向是写作,这就是个需要精雕细琢的活儿,尤其对我这样半路出家的人来说,更需要花时间学习。

我得承认我没有发达的文字触角,不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人儿,随时能信手拈来,妙笔生花,除了努力精进,别无他法。

这样想,内心就踏实许多,不会因为别人的进步焦虑到忘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因为我有的道路,我只管按照我的计划走就行。

3、如何去发现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个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通过冥想问自己为什么存在,有人喜欢去旅行到大自然中找答案,有人喜欢和朋友交流讨论获得想法,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分享一下我喜欢用的3个方法:

01、多花时间跟自己相处

我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独处更能给我有建设性的启发。所以,我遇到事情更喜欢一个人待着思考,因为我自己要是想不清楚,别人给的答案依旧没办法让我好好生活。

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打扰,内心平静,更容易想清楚一些事情。独处是进行自我探索的好时机,思考自己的价值,确定人生的意义,心理学家荣格也喜欢在独处时进行心理探索、自我疗愈。

02、屏蔽掉各种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消息都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深度思考。所以,拿出一段时间,关掉手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拿一张纸自由书写。

我迄今为止做过的哪些事觉得很有成就感?如果不考虑收入和面子,我最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我一直在做我想做的事,我的人生会是怎样?如果我的时间始终花在我愿意全力以赴的事上,那又会是怎样?

抽丝剥茧一般,问自己,一开始你可能没有答案,但当你带着这些问题去生活的时候,因为“视网膜效应”(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比方开了奔驰就更容易看到奔驰,你是自由职业者就发现很多人都是),你就会有意识的去寻找答案。

03、体验不同的事物,接触不同的理念

我们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都有自己的“舒适圈”。一个人想象不出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有可能不是迷茫,而是见过的生活方式太少了。

就像我之前职业规划就是,先忍气吞声升职加薪,拼命赚够了一笔钱后就“退休”。但是当我知道斜杆青年,我觉得实现赚钱目标不止上班,还可以更快一点。

知道自由职业者后,我觉得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时间、地点相对自由,一辈子都不用退休,我可以工作到生命终结。

从不同的视角看事物,有时候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想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可以带着目的多去窥探一下别人的生活,看看哪一种是你所羡慕的,想要靠近的,那就去实现。

4、怎样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只有当你弄清自己为什么存在,并且开始为这个存在意义做出实际努力后,你才能感到满足。”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的意义呢?

01、从现在开始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

我们都喜欢说这样的话,“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回家陪父母”、“等我退休了,我一定要去世界旅行”,结果我们基本已经预测到了,因为很多过来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想做什么成年轻一定要去做!

其实,对我们而言,每一天都是一个机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每一天,都有机会用行动来回答人生意义的问题,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等到有钱或者退休才能做。

人一定要趁年轻时,尽量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别匆促接受眼前的限定,而忘记了自己从少年时就最希望实现的事。

02、每天花1小时在自己喜欢的事上

书中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绿海龟在海上游泳时,如果海浪与自己行进的方向相反,它就会浮起来划水,不至于被卷走,也保存体力;如果海浪与自己行进方向一致,它就会加快速度 ,这样就可以借助海浪更快前进。

反向海浪阻碍海龟前进,正向海浪才会帮助海龟游得更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不在同一个频道,你就会浪费许多精力。等你有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时,你可能已经没有力气或时间了。

在我们的人生中,那些想要消耗我们注意力、精力和时间,但是与我们的PFE并不相关的人、活动和事物,就是涌向岸边的反向浪,而能帮助我们成就PFE的,就是涌向大海的正向浪。我们在反向浪上浪费的时间越多,留给正向浪的时间就越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越忙,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因为都把时间都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了。

03、少看刺激物质欲望的消费信息

为什么人们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而不是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营销信息中,如果不谨慎点儿,我们肯定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样产品或服务上。最后,我们会陷入一种财务困境,买的越多,要付的账单就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时间工作,这样才能为一切买单。

然而,我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又不是发自内心,所以,投入工作时间越多,我们就会产生越多不满,因为留给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时间更少了。在这种工作不满下,我们就又会通过买买买来缓解压力,弥补内心的空虚。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长时间工作,忙着做并不能实现PFE的事情。

只有明白我们的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件商品就可以衡量的,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在日常生活中少看刺激物欲的广告,保持理性、清醒消费,才能从根源上打破,离我们的人生目标更近一些。

结语:

如果你还在现实世界中迷茫,不知所措,推荐你看一看《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这本小书。

在忙碌杂乱的人生途中给自己按下暂停键,慢下来思考、揣摩,尝试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无路可走,只是喜欢画地为牢。

微疯铃铃:文案编辑,天秤座女子,从122斤到有马甲线的小胖子。坚信读书写字能让我有一丝特别,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人生信条:“身体野蛮,头脑文明,经济独立。”文章首发公众号:微疯铃铃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32岁他辞职旅行,花9个月时间,行走7万英里,只为寻找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