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1.10.2秦皇汉武大比拼---双面的赵信

1.10.2秦皇汉武大比拼---双面的赵信


八角呵呵笑道:“说起中国能够吞并新疆、并在欧亚交通线上占据了最长段落之一,真是多亏有了汉武帝百折不挠、永不厌倦的开拓精神!当时许多汉人深受其扩张精神的鼓舞,所以才有了诸如‘张骞凿空西域’的壮志之旅。”


小武犹豫道:“这种扩张其实很偶然,对吗?如果汉朝不是那样的思想特点、汉武帝没有强大的外扩野心,或许中国就永远不会进军西域?”


八角嘿嘿笑道:“历史没有如果。我只能说,没有了汉武帝,中国的历史肯定大不一样,或许早已灭亡。即便是已经控制了西域,此地也不是简单的边陲。你会发现自西凉返回内地的大军,屡屡改变了中国历史,例如东汉末期的董卓、马超。”


小武想了想,好奇道:“没有汉武帝,中国或许早已灭亡?世人都说‘秦皇汉武’,秦始皇和汉武帝也一直并称,你觉得这两人到底谁更厉害一些?”


八角呵呵一笑,慢腾腾地捋须道:“这秦皇和汉武么,一个是小中国的奠基人,一个是大中国的奠基人。他们当然都相当厉害,不过技能上还是略有差别。我知道像你这样心存疑惑的人不少,所以不妨看看其在四大领域具体表现的打分和解释。”


说罢,八角大袖一挥,几张白纸便从袖筒中飘飘摇摇而出,小武连忙上前接下,原来是给秦皇汉武的各方面能力评分表格以及画出的蛛网图。


图表 5秦皇汉武综合能力评分

图表5秦皇汉武综合能力评分

评分注解
图表 6秦皇汉武能力面积蛛网图

图表6秦皇汉武能力面积蛛网图


小武对着注释和蛛网图看了好一会儿,然后道:“这两人的权力分相差不大嘛?但我觉得秦始皇在夺权的过程中无往而不胜,但是汉武帝曾经被闲置了六年、差点被废黜、只能去打猎解闷。这样一来,两人怎会只差0.5分?我有点怀疑。”


八角哼了一声,道:“秦皇和汉武的故事,至少可以各写一本大书,这些说明是不可能完全表达的。所以你会怀疑也不奇怪,但也可以多给你解释几句。”


“一则,秦始皇的夺权也并非那么完美。但是秦朝的史书习惯于夸大他的本领,略过其它的情况。虽然这里也打了10分,然而却不一定是最佳表现。”


小武怀疑道:“吕不韦专权、太后专权、嫪毐叛乱,这些都是客观的事实吧?当时秦王政(秦始皇)还是一个未能归政的青年,此时就能搞定老奸巨猾的他们、应该算极了不起了吧?”


八角捋须摇头道:“吕不韦自然厉害,可是他的利益始终同秦王政捆绑在一起,所以并没有篡位之心。至于嫪毐呢?他倒是有篡位之心,因为他同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可以顶替秦王政……”


小武插口道:“可我记得秦始皇搞定嫪毐也是非常容易的呀。”


八角笑着摇了摇头,道:“看起来是如此,然而事实上哪有这么容易?当时,秦王政故意外出、卖了个破绽给嫪毐,促使对方提前政变。然而即使这些都有安排,但嫪毐和太后的势力早已尾大不掉,依然极难对付。”


“嫪毐认为,本方实力已经强大到足以应对各种变化了;何况特地拣了秦王政不在的时候发动政变,所以胜算极大。但让嫪毐万万想不到的是,对方阵营里特地留下来对付他的一个小小尉官,竟然让他屡屡失算、处处受制,最终本方还没发挥出全部实力,就已经崩溃了。”


小武诧异道:“这个小小尉官是谁?这么厉害?”


八角捋须微笑道:“此人就是尉缭子。”


小武恍然大悟道:“尉缭子当然非是无名之辈!他有经天纬地之能,是‘武经七书’的作者之一呢,难怪嫪毐会轻易折在他的手上!”


八角笑道:“当时尉缭子是真心投靠嬴政、为秦国效力的,并且在制服嫪毐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当然很多书都将制服嫪毐的功劳划给秦始皇自己),然而这个人后来却没有很好的为秦始皇所有。”


小武讶异道:“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秦始皇还没有看清楚他的本领?”


八角没有直接回答,捋须又道:“尉缭子原本是打算为秦始皇全力以赴卖命的,而且还给他引荐了自己的一个徒弟,名叫王敖。”


小武奇道:“这个王敖又有何本领?”


八角笑道:“王敖极具外交才能,其水平也不亚于著名的前辈子贡、张仪多少。按尉缭子的主意,王敖去游说赵国权臣郭开,并带上秦始皇专项拨给的黄金五万两。结果他只花了三千两,就成功的以反间计杀死了赵国最强大的名将李牧。”


小武咋舌道:“李牧可是超级厉害的武将呀,也是秦国最大的敌人!就这样被王敖弄死了?而且还剩下四万七千两黄金,被他自己收下了,是吗?”


八角摇了摇头道:“王敖回到秦国,将剩余黄金都退还国库了,还对秦始皇说:吾以3千两黄金了了一个郭开,以一个郭开了了一个赵国。事既已办完,所余黄金四万七千两当返还府库,吾分文不取。”


小武又咋舌道:“王敖分文不取?那他和尉缭子图的都是什么?”


八角长叹了一口气,道:“尉缭和王敖都是天下罕见的人才,对于秦始皇来说,此二人前来效力,真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分。然而,秦始皇做事过于狠毒,有些方面也过于器小,终于使得尉缭子心灰意冷,带着王敖一夕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宁可使自己的惊天能力埋没黄土,也绝不再为他效力分毫。”


小武连连摇头叹息,扼腕道:“这是何等的可惜啊!”


八角又微笑道:“反过来说,秦始皇虽然认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事情,但是他所建立的体制并非完美。比如说,身后之事并没有按照他预先策划的轨道去走。”


“只是由于赵高、李斯二人篡改遗旨,胡亥就能够顶替太子扶苏为帝,就可以让秦朝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若是秦始皇泉下有知,一定悔恨不已。不妨再做个大胆的假设:若此时尉缭、王敖仍在,赵高、李斯又怎可能翻云覆雨、只手遮天?”


小武一攥拳头,点头道:“对啊!权力是需要制衡的!而且尉缭、王敖这两人的才能,绝对不会亚于赵高、李斯,是吧?如果同时向四位重臣托孤,秦始皇的遗旨就很难被篡改,秦朝也基本上不会二世而亡了!”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还有,如果尉缭子还在,以他兵家著名人物的身份,或许还能想出其它方法对付匈奴。那么秦朝也许就不必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修建长城了。”


小武低下了头,道:“一个重要人物的抉择,真是很可能改变历史的轨迹的。”


八角笑了笑,道:“现在转过来说说汉武帝。每个人年轻时都会犯错误,关键看你如何去应对。那种从未经过挫折、从小就一直‘满分’的经历不见得好,因为那样就让人失去了学习如何修正错误的机会。”


“汉武帝虽然刚刚登位就想大有所为、刚变法即遭遇失败,但是对比一下清朝同样因为‘维新’而被剥夺了权力的光绪皇帝,他的表现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小武点头叹道:“是啊。光绪皇帝还是晚生了2000年的人呢!他怎么不知道跟汉武帝学一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本事?去承德避暑山庄打打猎好了,又强身健体、也不至于英年早逝,还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汉武帝的事迹?”


八角捋须笑道:“也许吧。此外,即便是被窦太皇太后软禁而被迫蛰伏、在上林苑(皇家猎场)里打猎长达6年之久,年轻的汉武帝也没有灰心失望,更不认为打猎只是打发时间的无聊游戏而已。”


“相反,在长期骑马打猎的过程中,汉武帝对骑兵战术有了自己的认识;而且还训练了一批在身边一起打猎的卫士和骑奴,栽培他们成为国家可用之人才,其中包括了卫青、张骞、公孙贺、公孙敖兄弟等人。”


小武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些人很多都成为了青史留名的好汉了呀!我还以为刘彻在上林苑仅仅是锻炼身体、等待馅饼再从天上掉下来而已!没想到汉武帝真的是‘活在当下’!虽身处逆境之中,还在为将来再次变法和军队改革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八角呷了一口茶,笑道:“汉武帝跟其它皇帝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应变、而且变得很坚决,所以是极为罕见的变法型皇帝。不管遇到怎样不顺利的困难状况,他都不会墨守成规而放弃对抗,而是一定会想出新方法加以解决。”


“同时他的心胸很开阔,思维上基本不受什么约束。比如说,为了击败匈奴人,他甚至很愿意提拔和任用匈奴人官员和将领,其中最有名的是匈奴王子阿胡尔和金日䃅---各在汉武帝的不同时段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武插口道:“那个金日䃅(Jin Midi),我好像听说过,是霍去病出征的时候抓回来的,当时还押在囚车上在长安城游街示众。后来他作为奴隶、一直给汉朝养马,因为‘弼马温’当的很好、马匹膘肥体壮,所以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八角捋须笑道:“嗯,你是知道一些。由于性格严谨忠诚,在汉武帝死的时候,金日䃅已经是跟宰相霍光平起平坐的两大托孤重臣之一了。”


小武咋舌道:“金日䃅升官真是火箭式提拔呀,也是因为汉武帝对他绝对信任!对了,你说的另外一个阿胡尔是谁?他也是匈奴王子?”


八角笑着点头道:“阿胡尔的确是匈奴王子,并且精通兵法。但他却不是俘虏,而是因为匈奴内讧叛逃来汉朝的。汉武帝对他极其重视,还为他起了汉名‘赵信’,同时依他的建议,在朔方建立一城,名曰赵信城,以此作为北伐匈奴的基地。”


小武讶道:“这个赵信看来挺厉害呀,好像这个名字也有点耳熟?”


八角捻须笑道:“此人是汉与匈奴之战中极为重要的双面人物。最初,汉武帝咨询赵信:‘如何才能得到传说中日行千里的宝马?’赵信答道:‘好马得喂精谷,便能日行千里。’这是因为食谷的马匹比食草的气力更耐久。”


“赵信当时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没想到汉武帝却当了真,就此成立了共3万骑兵的精骑营。你别小看这支部队、只有三万人,其军费相当于其它军队20万人还不止,也就是汉武帝才能痛下决心,其它时代再也没有这样的部队。”


小武十分奇怪,道:“这‘精骑营’有啥特别的?军费何以那么高?”


八角呵呵笑道:“汉武帝下令:精骑营精选的马匹不准喂草、只喂粟谷;而且为了长途奔袭不停歇,每个兵要配双马轮换。再加上备用马还需一万匹,精骑营虽只有三万兵,却有七万匹战马,而且都是只吃谷不吃草的‘宝马’!”


小武倒吸了一口凉气,嚷道:“原来这个精骑营是骑兵中的骑兵!是日行千里的特种部队啊!三万人和七万匹马都吃粮食,也亏汉武帝养得起啊!”


八角点头笑道:“后来出于其它原因,赵信又重新叛逃回了匈奴,并且很受新单于信任。于是赵信建议单于:将匈奴王庭由漠南迁至漠北。不然的话,由于汉军中有这么一支日行千里的精骑营,一旦侦察得知王庭确切的所在地,然后全军出动,很可能一天之内就将匈奴王的大本营给端了。”


“赵信(阿胡尔)深知精骑营长途奔袭的能力,一旦出击、将无人能挡,因为他自己就是总教练。匈奴单于听他解说明白以后,大为惶恐、就此放弃了漠南之地,将王庭一直北撤到了瀚海(贝加尔湖)一带。”


小武忽然一震,嚷道:“我想起来了!后来苏武之所以被发配去贝加尔湖牧羊,原因就是他的副手准备刺杀赵信,结果失手。只是我原来还以为赵信是汉朝叛徒呢,没想到他本来就是匈奴王子阿胡尔、是个双面间谍!”


八角呵呵点头笑道:“没错。由于汉使打算恐吓匈奴单于,自然想先除去熟知汉朝情况的赵信,然后方可完成使命,这也不难理解。只是刺杀赵信那样经验丰富的人物怎会轻易得手?不免功败垂成,还被人抓住了把柄,所以苏武就悲剧了。”


“赵信深知汉匈两边的虚实,后来一直坚决对抗汉朝,还帮助单于收降了汉将李陵。凡此种种原因,汉武帝虽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一时间也很难尽歼匈奴;终于在晚年下旨停战休养,不再追击远遁的匈奴,汉匈战事这才告一段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浣洋诀1.10.2秦皇汉武大比拼---双面的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