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育联网SOM系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个体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实现了全面的融合。育联网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育融合、六大维度。所谓一个核心,就是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五育融合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六大维度是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家校联育和社会共育。
01
一个核心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核心素养内容丰富,要想全面培养就要做到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目标,实现这一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贡献。核心素养在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让我们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孜孜不倦,努力奋斗。
02
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中的德、智、体、美、劳分别代表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价值追求,其中真、善、美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健和富为教育的手段价值,它们应该平衡在一起。“五育”融合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急需协同攻关的教育重大课题。“偏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是对五育失衡以及“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痼疾的总结和概况。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与价值的同时,又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从德、智、体、美、劳这“五育”分别代表着真、善、美、健、富五种教育价值追求看,他们应该和谐统一在一起,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教育。
03
六大维度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古代《礼记》记载“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古代育人以德为先,提倡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德”而成事。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书育人有了新一层含义:是谓“教书”与“育人”,教书即传授学生专业文化知识,使其能够通过专业技能自食其力,并取得一定的专业成就,这是教学任务的“硬件”。“育人”是指从德育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使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教学任务中的“软件”。
学校一般把“教书、”“育人”当作两项任务来抓,于是一些教师在尽心尽力准备教学任务的同时,往往在课堂上忽视了“育人”。其实,教书育人虽然从构调形式特别是语义分析上看,确实是一种并列关系,这可能也是不少人对教书肓人产生一种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从教书育人的内在逻辑特别是本质内涵上看,教书育人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因而它们不是并列的、同一个层次的问题,更不是两种工作或两项任务,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如果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
可见,对教师而言,根本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或教书与育人相互脱节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凡是教师都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凡从事教书育人的人都能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只讲教书不讲育人,则教出来的学生,即使是知识渊博无所不懂,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基本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而只讲育人不讲教书,则丢失了作为教师最基本业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就不能被成为是教育了。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同等的重视,应该同时进行。
管理育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高校管理之中。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建立起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管理育人长效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促进管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管理育人的道德涵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在“德”。高校要秉承立德树人理念,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风校纪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管理职责与服务目的结合起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融合起来,不断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注重从身边挖掘和选树道德典型,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人说自己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持续提升全校师生的道德境界,从而形成全校重道德讲文明的大环境。
二是健全管理育人的制度体系。管理育人的基础实质上在于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依法办学、依章办学,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构架,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健全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相关的制度,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制度的精心设计和流程的精简优化将育人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使高校每个领域、每项工作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赋予全员育人的岗位责任。管理育人的有效路径是明晰高校各个层面的育人职责。践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要坚持“人人都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和“时时、事事、处处皆育人”,梳理完善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通过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修订,明确各岗位管理育人的内容、程序和标准,制定详细的岗位育人说明书,把育人职责履行情况和育人功能发挥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和各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先评优依据,使育人工作成为全校每位教职工应尽职责、义务和自觉行动,推动全员育人得到实现。
四是搭建管理育人的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打造管理育人新阵地。要创新立德树人手段,依靠高校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以缩短办事时限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立足点,按照“公开透明、准确及时、便民利民、因地制宜、廉洁高效”的原则,把政策信息、教育收费、学生资助、投诉受理等事项纳入管理服务范围,统筹校领导信箱、信息公开、监督举报等渠道,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机制,让师生的诉求均可通过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反馈并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树立学生为本的管理文化。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地域特色、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管理者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深化尊重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办学治校理念、制度规定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增强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行动自觉意识,增强管理服务平等公正的行动自觉意识,切实将管理回归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源上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六是汇聚管理育人的有效合力。管理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多环节相互配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必须建立全员管理育人的组织机制,构建全员管理育人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全员管理育人的合力,实现全员管理育人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提升高校管理育人质量。要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利用开放办学、校企合作,鼓励引导师生主动将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积极促进管理育人成果的输出与转化。要通过持续深入地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育人于无形,立德树人于点滴。建设一种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过程,一个叩问反思、寻根溯源的过程。
学校文化的基础是物质,而它的核心是精神。学校精神文化是隐性的文化,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可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熔铸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正如美国教育家波伊尔的描述:学校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相互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这样的学校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个温暖的“好去处”,一个学生们爱去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享受这里的环境和气氛,爱这里的人。
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发扬和传承的关键在于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学校制度文化的显性表现是各种规章制度,隐于其后的,是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是学校文化队伍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关乎学生的道德成长;校园文化建设者,需要有德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是道德的滋养源泉,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之于德育,便如盐之于汤。教育者要注重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让学校文化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其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时时处处存在的学校文化,将在不经意间触碰学生的灵魂,鼓舞学生的精神,唤醒他们心中的道德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种文化的自觉,一种教育的自觉。学校的教育者应能意识到“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对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反思和反省,能有自觉的自我创建,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自觉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
环境育人
有人说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这是恰如其分的。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纵观所有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其校园环境建设决不是凌乱无序的。使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株花木都会“说话”,使他们营造出一种能够产生教育作用的“氛围”,发挥教育的作用。这是一种教育,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静态教育的环境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但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内容所不能取代的,其作用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应力求创建一种与主体教育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
首先,教育者就必须对环境育人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学校育人环境的创建是教育者教育思想的反映,它再现了教育者对育人方式和育人内容的创造。在校园环境的创建上,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又产生不同的作用。
其次就是要构建会“说话”的环境。要努力创建一种环境,使这种环境所表达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中就能产生良好的内心体验,从而使这种“体验”能够成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良好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教育者对校园环境苦心经营的结果。“我们不是要等学生有了某种品质才来创建相应的环境,而是要首先创建一种环境,一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环境,一种能使学生按教育者的意图转变其思想言行的环境。”也就是说要通过这种环境来实现启迪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这种环境是为塑造和形成学生的某种思想创建的,即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教育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塑造”,即把无形的塑造成有形的,把零散的塑造成整体的。学生已经具有的品质,也就无须再去创建形成这种品质的环境了,而应该去创建另一种能巩固已有品质、塑造新品质的环境。这样所创建的环境对促进学生发展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要学生不随地吐痰,就得创建一种使他们“不忍”随地吐痰的环境,尽管有了这种环境他们也还会随地吐痰,但这恰好说明改造这种不良行为的环境力度还不够;要学生爱校就得创建一种能激发学生爱校恋校之情的环境;要学生刻苦学习,就得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的环境“氛围”,即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要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要能与学生的内心活动产生积极的“对话”,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内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点燃探索知识、积极进取的思想火花,即校园环境的创建要能使学生触景即能生情。由于污迹遍地,随地吐痰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因为春色满园,心情就变得格外爽朗。这应该说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的。环境能产生“魔力”,环境所折射出的语言在人们心中能形成冲击和积极的心理体验。学校就是要创建这样一种会“说话”的环境,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
一所学校校园环境的构建反映着教育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育人构想。每一位教育专家对校园环境的创建往往是煞费苦心的,寓育人之道于环境建设之中,力求使校园环境尽可能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体现育人思想。应该说校园内大到建筑,小至台阶花草,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都应能对受教育者具有某种启迪或是感召作用。
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要力求做到这一点,赋予校园里的一草一物都具有鲜活的思想,都要能与受教育者进行有益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升旗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往往有人忽视了旗台、旗杆及其位置的选择。升旗本是一项十分庄严的活动,但鲜红的国旗倘若是挂在信手栽上的木柱上,或是飘在屋顶一角,它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能突出出来,教育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要知道任何事物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并赋予它们鲜活的思想,它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得到体现。校园环境的创建也是如此。如果离开了学校育人这一核心,任何花俏的构想与创建都将只是形式上的装点,而没有实际意义。我们的校园就应该力求创建一种能启迪学生心智和激发学生学习、生活激情的环境,使他们在特有的环境“氛围”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来。
家校联育
家校联合教育是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有效的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效率。
家校联合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方式正处于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它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转变了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传统角色,充分发挥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当中的力量,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这一教育模式能够有用地发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当中各自角色的力量。其次,这一教育模式能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学校教育具有开放和综合的特点,家庭教育也具有它自己独到的优势,这样,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就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并且能够互相补充。
当前家校联合教育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只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基础导致的。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学校在教育方面的作用,而往往忽视了家庭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家长会是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融合的窗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长会还处于表面的程度,没有深入到二者结合的层次,这也归因于目前大多数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有错误的认识,还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
目前家校联合教育这一模式还没有实现学校和家庭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沟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和体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学校方面没有主动与家长取得深入的联系,平时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情况进行了通报,但是关于学生的深入培养和发展没有积极地进行透彻的关注。家长这方面也只是比较注重学生的在校情况,主要是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兴趣以及发展方向都没有与学校优良的沟通。因此,目前学校与家长之间关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方面还只处于表面阶段,没有形成统统的优良的沟通体系,所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这一家校联合的形式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中,要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需要家长和学校双方进行积极合作与交流予以共同解决,并且解决的方式方法不能盲目,要有针对性。目前最有用也最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创造新的联合教育的方式。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推选出几位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家长作为代表,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起到桥梁和平台的作用。家长代表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组织好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保证学校实施的巨大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能够被其他家长获悉和理解。
学校要积极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随时取得联系,充分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和有用性。由于家长经常出门工作,有时候学校举办的一些与家长有关的活动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不能按时参加,这就影响了学校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就保证了学校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能够保持同步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要定期举办新型的家长会,保证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虽然家长会能够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因此,要举办新型的家长会,改变以往举办家长会的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家长。学校除了告知学生的在校情况之外,要把更多的内容和时间交给家长,让家长们与班主任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来分析和解决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健康发展。
社会共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其内容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及时性与补偿性,其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若善于利用,引导得力,必然会对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社会教育,学生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在社会这个课堂中,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人文素质,继而形成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社会因素影响着教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经济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社会因素影响学生的成长。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学生不论在家庭、学校,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