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嘛,女儿喜欢。”

图片发自App

两个外卖小哥的对话:

A:你咋挂个这玩意儿?

B:刚买哒!回去给女儿……

A:多少钱啊?

B:30块

A:这么贵!

B:没办法嘛,女儿喜欢。

(1)

很温馨是不是?

是啊,很温馨,仅仅路过,我都被暖到了,这就是父爱啊,他不会说太多,却会为你做很多很多的事,无论大小。

最近朋友圈一下子多了好多很走心的广告,说他走心,是因为他不同以往那些在电视上播的那种卡时长收费,只突出产品广告词的老式广告,而加了很多剧情进去。

而这些剧情很大一部分都绕不开家庭这个梗。

为什么呢?扪心自问,消费能力的主力青年军80,90后们,我们对于亲情的关注度是不是远远小于友情与爱情?

我们讴歌爱情,为了那一个她(他),我们做了很多令自己都感动的事;我们颂扬友情,前段时间的刘鑫事件更是将友情这一话题炒到了高峰。而唯独亲情,我们关注的却很少。

为什么呢?是因为亲情不重要吗?不,不是,是因为他牢固,是因为他太重要。重要到我们习以为常,我这么多年都是这么生活过来的,亲情一直都在。而我们一直在说的,你最习以为常的,你最赖以生存的,往往是你最重要的。

而恰恰也是因为他一直在你身边,所以你才下意识的忽视,这好像是人的通病,最后他只在乎他没有的,那些即便抓住也会觉得不安,不牢靠的,然后为了这些付出了自己大半的心血。

可是对于已拥有的,却是付出很少。

想想你有多久没跟你的父母单独相处了?想想你上一次单独与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吃饭,看电影还是什么时候的事?

你有多久没耐下性子听他们的唠叨了?你有多久没送他们一些小礼物了?你……还记得他们的生日吗?

(2)

可即便这样,他们还是那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也只有他们,哪怕全世界都背弃你,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的站在你的背后。

我的一个学姐在大学谈了一个男朋友,毕业那年,男生要留在苏州工作,学姐家是外地的,她妈就很不同意,为此学姐跟家里大吵了一架,头也不回的来了苏州,甚至在最身无分文的日子里也硬气的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

后来的结果却是令人唏嘘,男生的父母觉得找媳妇要找本地的合适,外地的不知根不知底的。而男生也比较听话,最后,就这样分手了……

是啊,这就是可笑的爱情,故事的开头是那么的惊天动地,末了却草草收场。

我们在大骂这个男生配不上学姐时,学姐哭了,嘴里说着,“我想家了。”

后来听说,与男生分手后,学姐回了老家,两年几乎没有过联系的父母一如没发生过这些一样接纳了她,而在父母的呵护下,学姐也渐渐走出上一段感情的阴霾,开始接触新的人选了。

(3)

这就是父母啊,这就是家人啊!哪怕你工作优先,哪怕你跟朋友,爱人相处的时间,精力远远多于他们,哪怕曾经恶言相向,可只要你需要,他们永远在那,不离不弃。

我们说,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于是电话,微信,各种语音,视频软件应运而生。

然后呢?你与朋友的距离更近了,却与家人的距离变远了……

曾经我说过,我奋斗的速度一定要比我妈老去的速度要快,我要让她以我为荣……

后来啊,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工资却不见涨,也不见什么升职的机会,我妈总说着,不要急,你还小,刚出来工作都这样……那时候我就特别想说,可你已经不小了啊……

后来有一次,在我工作特别忙的一段时间,我感冒了,可为了赶工作任务,我连一天的病假都没时间耽搁,然后我就发现了,工作成绩什么的其实根本就没我想象的那么重要。

在身体出现状况的时候,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身体,相同的,你奋斗的速度再快又有什么用,你父母老去的时间是你能用钱能买回来的吗?

与其说着多赚钱以后多孝敬他们,不如现在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他们这么年都自己过来了,缺你的那些钱?他们缺的是你的那些时间!

“你会成为比她的前男友更好的男友吗?”

“我会的,我会让她比以前幸福百倍。”

“你会待他比他以前的朋友更真诚吗?”

“我会的,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兄弟,不分彼此。”

“你会成为比你父母更好的父母吗?”

“我……我不知道……毕竟他们做的已经是那么优秀……”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办法嘛,女儿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