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系列-反思(二)

我们通常会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尤其是小的时候,我们怎样塑造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模样。因此,我们家长往往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

然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早在出生之前,便具有一种精神展现模式,她将儿童这种天生的心理本质称为“精神胚胎(the Spiritual Embryo)”。

在“精神胚胎期”,即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天然能力,即所谓“吸收性心智”。从婴儿期开始,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获得各种感觉、经验与印象,并由此构筑自己内部的精神世界。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台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热爱音乐、数学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着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图片发自App

这样说,似乎很是晦涩难懂,我自己也不例外。然而相反,我们列举精神胚胎被压制的现象,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它的重要性。作者在这里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说了有“多动症”的孩子,就是因为他的重要监护人强加给他的意志太多, 平时在他身边不断地强调,你不能这样做,你不可以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所以他的精神胚胎生长时期的自发性被压制,然而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多动症”孩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他一时间渴望做太多事,但是又不知道从哪开始,于是什么地方都做一点。

还有一个例子更加形象:

说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一定想得到一个完整的饼,而拒绝一小块饼。这是孩子渴望一样完美的东西,也是对事物完美的一种追求。而大人往往会拿“节俭”教育孩子,而不明白他并不是贪心,就算给他一个小小的完整的饼,他也会得到满足。

包括孩子二岁左右的第一次“叛逆期”,开始强烈要求模仿大人,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例如一定要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例如穿衣服,吃饭,做家务等等要求亲力亲为。而对家长提出的各种方法,都表示抗拒。

而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念强加给孩子。所以,你可能会培养出一个三岁孩子就很节俭的表面现象,而忽视掉一个孩子对于完美的追求,这一个性发展的需求就会被压制。

那个亲妈脚踹幼童模特的事件也是一样,你可以使用强制措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听话懂事的小天使,然而,从小天使成长变成“恶魔”的事件也不在少数。


                        ■■□■■

其实按我自己的理解,相对说来也很简单。就相当于是现在推崇的个性化教育与之前“填鸭式”教育的区别。

古时死记硬背的四书五经,与之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类似,就是忽略个体的个性化差异,而将看似正确的理论,强加在孩子身上,从而导致的后果不言而喻。这也正是越来越推崇个性化教育的原因。

孩子的精神胚胎时期也是一样,我们千万不能将自己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而忽视孩子更为重要的个性化需求。切勿因小失大。

我觉得有了这样的理念只是前提,更为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去学习儿童成长时期的心理等内容。真正了解儿童精神胚胎时期的特性,了解孩子每一个特殊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我越来越认为,其实教育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自身观念的改变,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地去将自己的观念想法,强加给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只想以此证明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愿真正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及切身为对方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努力。

在此与君共勉。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志红心理系列-反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