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是晋级答辩出结果的日子,忐忑中收到了最终结果邮件,“保留职级”,也就是答辩没过。
这是自己第二次晋级答辩了,一起答辩的其他同事基本上都过了,其他人都挺开心,自己自然是EMO了。
察觉自己的负面感受和念头:
1.挫败感。沮丧,不想承认事实的感觉,这是肯定的,不过我想这也是人人都会有的感觉了吧,既然参加了一件事总是想要一个好的结果的,不达预期自然会有失败感。
2.羞耻感。会觉得不好意思,尤其是有一块答辩的同事来问的时候,还是挺不好意思的,这应该是自尊敏感,仿佛很丢人,尤其是想到自己已经和同龄的同事拉开了更大的差距,甚至是被年龄小的同事超越。
3.恐惧感。“糟糕至极”,突然就响起了抖音里那个BGM“完了,完了,芭比Q了...”,觉得自己仿佛职业生涯已经到了尽头,仿佛“明天就要失业了”,内在的不安全感一下子触发,地动山摇...
4.无助感。“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一直都是这样...”, 再想想过去的和现在的其他狗血的事情,会一瞬间觉得特别的无力、孤独和无助,缺少力量,不想面对。这可能是无意识的“内归因”到自己身上了,并且做了“永久性不能改变”的假设... 很明显的“泛化”了...
5.无意义感。“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心好累”...这是心理能量降低乃至耗竭之后的状态,直接触发“抑郁”的感觉了...这在前些年很容易触发,最近还好了。
回看自己的行为:
1.直接躺平。因为在家办公,知道结果之后,已经无心干活,就势就躺在床上了,真正的“躺平”--我想着也是正常的吧。
2.有同事找聊业务,自己还是“像没事人一样和他们交流”,但是已经有点“能量不足,心不在焉”了,“强作镇定”。--自己一直都是这种模式,永远仿佛自己有个“壳”...
3.有同事打听自己是不是过了。延迟回复,不想回答,会感觉不好意思。-- 这就是“社恐”了吧,不过感觉自己也没那么在意了。
4.无心工作,刷手机。一下子刷到了737飞机失事的消息,立马想“人生除了生死没有大事”,还特别应景的刷到了上安逸精灵老师的一篇文章《陷入人生低谷,想死怎么办》,读完了立马也觉得正能量了一些..
5.晚上没吃晚饭,直接下去跑步去了。--动一动,就不会那么EMO了,这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了...
一些零零碎碎的思考
1. 很容易的就回想起这么多年的各种"失败"来了,从10年前自己考研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天的。认知上知道自己是高敏感的类型,所以首先告诉自己“镇定点,不要崩,你天生就是容易EMO型的,所以事情肯定没有你主观感受的那样‘糟糕透顶’”。
2.想到了最近学习的正念。刚好中午听了陈德中正念微课的最后一节“慈心观”,其中一部分讲的是“每天想3件积极美好的事训练自己,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更容易积极”,他的理念是好事多想会加强,坏事多想也会加强,所以是“事在人为”,想到这一块,自己也知道“不能老是没完没了的想这件事”,会加强自己大脑负向连结,没啥好处。正念教给我有情绪时候首先“回到呼吸,回到自己的身体”,也是NLP课堂里讲的“和自己在一起”吧,试一试,有效果,能平静下来。
3.想到了自己过往的这些年的经历,知道自己“内在模式”不够强大,一下子就想到十年前考研EMO之后自己那性格耿直的宿舍长对我是一顿训斥“就你这样个心态,以后干啥都干不好!...”,所以还是知道自己EMO有一半原因是在自己的。自己这种内省习惯和性格也是很明显了,感觉还好的是想到这些自己倒是没有太多其他的情绪了。
4.也想到了自己作为心理学爱好者,也是折腾、成长了几年,应该能够有一些方法让自己快速的从这种情绪中脱离出来。想到NLP课堂上老师讲的,“不要老是眼睛向下,总是回想过去,眼睛多看向前方,那代表着未来”“多和自己在一起”,于是我知道自己绝不要闷在屋里半天就想这一个事,于是晚上出去跑步,跑步时候开着耳机,也尝试用正念的方法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和脚掌上,转移下注意力,让大脑休息会不要那么疲惫...
5.积极认知。想想晋级失败,失败有失败的原因,工作上的事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平静的想一想,自己这几年的状态本身也不是特别的在线,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不意外,无论同龄的人比自己强多少,自己都必须接纳,情绪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同时想到了NLP十二原则里的“没有挫败,只有回馈”,自己应该把每一次的挫败都化作前进的助力。
6.现实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自身出发,自己现在处在技术补课、能力爬坡期,加上内在状态有时候并不如其他人那样稳定,所以肯定不能意气用事,“非升即走”,想一想当下的团队里自己还是有成长空间的,从长远来看,如果未来10年都想干这行业,就必须过技术关,而技术积累这一块自己内在原因目前占主要,所以一定要稳定住自己的心态,稳定心态才能有稳定技术积累和进步。
7.心理建设。最近依旧在和心理学相关的保持连接,也感觉到自己其实是越来越心态强大了,至少不会一下子“垮塌”到“无法动弹”乃至真的抑郁,同时也想着,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和轨迹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自己"高敏"“内省”的特质了,未来说不定某一天自己真得就成了心理助人者,目前看这是自己的一种潜质。那么,既然未来要成为一名心理助人者,自己当下遇到的这些挫折该怎样面对呢?想想就不能是“投降,没完没了的EMO了...”,只有自己真的经历了,有能力了,将来才能有底气帮助别人。想到这一点,突然也觉得自己“赶紧的别EMO了,未来说不定自己是个厉害的心理治疗师...”,再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的挣扎和经历,自己如果能够不断超越和整合,那这些挫折经历就是财富,否则就只是一些垃圾,苦和难本身没什么价值,只有超越才有价值。
8. “想开了”。突然想起了佛教里的一句话“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佛教传达的理念之一就是“放下过多的执念”,很多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不必看得那么重。又再次想到今天不幸坠机的737,生命无常,在生死面前,真的没什么大事了。又一次想到了去年不幸轻生去世的技术大神毛星云,觉得自己更应该想开看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笑看人生一百年,视界大一点,别老盯着眼前这些事。
9.积极行动。可能是最近学习正念以及之前接触了点积极心理学的缘故,自己慢慢的也形成了一些信念: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为什么不多体验美好呢?“人生苦难重重”,苦乐参半,在能力范围内,能多一点快乐少一点不必要的痛苦有什么不好呢?想想自己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有那些翻来覆去EMO的时间,真的不如去看会书或者是找个人闲聊聊天...
10.情绪复原力。突然想到了这个词,自己想的是,"比之十年前,自己的情绪复原力应该有点提高了吧?"接着就想到了一个“量化”的问题,怎么看情绪复原力?或者说这种情况一般多久恢复算是OK?心态特别好的人怎么处理的?自己的复原力是什么的水平?一瞬间自己竟然无法回答,这里就想到一个点“往往人都是自恋的,就是有时候自己觉得自己挺好的,但是实际上不是,而自己并不自知..”,所以会有疑问:自己现在觉得自己好像还挺强大了,是不是真的强大了?..Anyway, 越快的情绪复原肯定是越好就是了...
11.反“泛化”。这一点和上面第9点有点关系,之前的模式是“一件事导致的EMO,会把内在的所有的其他不好的记忆和情绪都勾出来,翻江倒海、没完没了”,到了最终就是归结于“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不好的人”了然后就心理能量耗竭了,之后往往就“茶饭不思,人生无意义了”,但是这次想,生活的事那么多,答辩失败只是其中一件小事了,答辩失败只是不会涨薪但还不至于吃不上饭,自己还得吃饭运动啊,还得继续干活啊(一堆的工作等着自己干呢,并且自己最近也对工作越来越有感觉了,没那么排斥和畏惧了),还得继续学心理学啊、还得继续读书打卡、写日更啊... 所以,应该让具体的事的负面影响就“隔离”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及时止损,并且积极行动做其他事情,不至于一个“BUG”搞得自己整个生活都崩溃。
12.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以上零零碎碎的思考之后,总结来看有一些点是非常确定的:第一不要过度EMO,隔离事件本身,不要泛化,不要反刍;第二,该干什么干什么,日常工作不要受影响,并且答辩反馈也是对自己有导向作用的,能力积累要尊重规律; 第三,其他自己认为正确美好的事情-正念、读书、写日更等等继续做。相信正确的事情坚持做,经过时间的积累一定会有收获的。
就这么着了,生活还得继续,技术还得积累,能力还得提升,心理还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