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也许是年轻,也许是迷茫,也许是不自信,也许是不如意,也许.......很多个也许.......

        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不中意,让围困在“生活”围城里的我们找到各种属于自己的“也许“,也许之后,迎之而来的是一层层的包裹,越来越的密不透气,我恍惚间把这样一种”安全“当作是港湾,麻醉着昏迷的自己。

        日本漫画家滨崎骏的《千与千寻》是我经过很多年后才略微看懂其中的奥妙,千寻在汤婆婆的威逼下,谨记自己的名字,失去名字的后果是永远无法走出汤屋,走出这个虚幻不真实的世界。汤屋就像是我们身处的现实社会,有诱惑,亦满是艰辛,我又是否会如千寻那样,无论环境如何,无论世事如何,只保一颗初心,谨记那份初心,不忘自己最初的样子。

        真正开始对生活开始有正确的反思,得益由我生命中是重要的男人,我的老爸。

        记忆里不懂事时,自己和老爸的很多谈话都是不欢而散,我对自己的激进自豪,我蔑视他的传统思维,总是以胸怀、脑海那点从学校或是网络得到的东西就招摇过市,总把老爸和OUT落伍放在一个词条上。当时间久了,岁月旧了,再翻出老爸总对我说起的那些话,才真正感受到其中的份量。


      上次,老爸来乌鲁木齐,我也和大多数的女儿一样,在他面前撒娇、抱怨、感叹。他也许是听的不耐烦,便打断我,问了我一个问题。

        “假如让你对一个事物感恩,你会选择什么,怎么感恩?”

        是啊,渐行渐远的我,真的想过感恩了吗?感恩父母?我想这不是老爸要的答案,尴尬是我当时的心境,老爸说世界一直有不如意的影子,只会被向上的动力踩在脚下,世界对我们一直温柔相待,只是我们忘了那份美好。

        我问老爸,假如你感恩,你会选择什么?

      老爸说,我对沃土感恩。也许你现在无法体会,到了我这个年纪才会真的看清许多,拨开云雾见月明,这片土地最值得去感恩。老爸那一代人经历过共产主义大锅饭、全家出力挣工分、国企改革闹下岗......一步步走来,他们的经历留下的足迹深深的印在他们的青春史上。

      没离家时有亲戚帮衬,家大人多,再多的困难也会在集体的光环下暗淡下来。那会儿正值年轻,懒觉也沉,爸总是在奶奶的拉拽下起床,带着迷蒙的双眼就拉着架子车去干活了。走累了,邻居过来拉一把;困了,亲戚上来替一会儿;饿了,谁家有饭香,都会招来一帮人“品尝”;年轻小伙爱打扮,爸的鞋已经很旧了,四爷爷看着心疼,拿着私房钱给他买了一双绿军鞋。爸说,那时他感恩身边的人,给了他生活上的希望。

      离开家后,在煤矿当工人,工资低,那会儿工地还不现代化,井口也不如现在干净平整,我小时候记忆里那黑黑的井口总是一副脏脏的嘴脸。矿区照顾职工,发了新的胶靴,穿上它爸和几个工友在井口照了一张留念,纪念那年矿区投产。后来有了我,他又靠着自己的爱好,拿起笔杆子为家贴补。每月寄来的稿费,不是请了邮递员,就是请了共事的好友,爸说,那时的他感恩煤矿,给了他精神上的灵感。

        在企业摸爬滚打奉上了大半生后,回头望望走过的路,他开始感恩行走过的土地。西起甘肃县城,东至河南,再到重回西部,行至乌鲁木齐,半生3200多公里的足迹是生活的牵引,更是心愿所向。爸说,家乡甘肃给了他朴实的性格,故乡河南给了他勤劳的本质,而新疆这个暮年之交,给了他气质上的激情。

      我总问他,爸,你怕退休吗?在企业里干了一辈子,退休会的闲暇是很多人承受不了的。他说他不怕,即来之则安之,然后给我描绘着他退休后给自己的”安排“,主题就是丰富爱好,继续学习。这么多年之后,我才真正懂得父亲那闲不住的“乡土味”。

        感恩,一个总被提及,却又总被丢弃的话题。世界温情相待,还年轻的自己也许尚且不足体会,但那一点一滴的瞬间都无时不刻的渗透着它的那份温情,放下不成熟的义愤也许我还能找回自己,人心本善,眼前的世界亦是如此。我只需整装心情,欣赏这多情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