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字、听字,而不是看字。

王小波说,文字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听用来读的。

这句话给了非常大的触动,长久以来,惯性思维里总觉得文字就是“看”的,给别人看,给自己看。

结果被他这个观点撞在脑门上,感觉又疼又爽,回头品味又确信无疑。

的确,读他的文字感觉很舒服,我也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舒服,反正朗朗上口,还边读边不住的点头认同,读到激动处,还必须停下来仔细读几遍,笑着读,读着笑。感觉非常好。

想起之前有段时间练习“写出我心”的模式,也不计较什么文章主题,更不计较什么修辞措辞,不停笔是唯一要求,翻翻看,还真有点存稿了,虽然凌乱,好歹真的都是自己随心流动的东西,被瞬间抓住,变成文字流淌出来,好不好的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自己在这种流淌中能感受到真实的自己,就有了更多机会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有时候,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写下一些文字,过后稍微加以修改,变成一篇能够朗读成文的作品,尽管还是没办法跟其他大号作品相比,但能出声朗读的文字就已经是一种艺术了吧,那感觉确实很棒,是那种哑哑的干巴巴看文字所不能及的。

直到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拿起手中的笔,找两张废纸,随便写上几段话,完全不用顾虑写的好坏,有无道理,那已经不是我做这件事的初衷,越来越觉得,自然流淌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快乐情绪的。而这样快乐的情绪又是有着最强的感染力的,触碰到的人都能感受到写字者的快乐情绪。

最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写字方式,能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写出来的文字既能“读”也能“听”,比我闷闷的坐在这里硬生生挤出一些好看的字更有趣。

若这样说,是不是正好跟王小波的观点有了部分重合,尽管我不会讲,也理不清这其中的道理,经由他说出来,回头琢磨自己的实践体验,发现这种正确让人激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字、听字,而不是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