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在儿童头脑中活起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7篇导读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七篇中的一段话。如果真正读懂了,相信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会学习的人。

        是的,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知识”不是货物,让人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即使有人真这样做了,它也如同没有拆封的包裹,看不到价值。“知识”对于儿童来说,应当是有生长力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了解了这一内涵,才谈得上如何学习知识。

        怎样才能让知识在儿童的头脑中活起来呢?答案只有两个字——思考。教师每天要做的,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放进儿童的头脑里,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动用自己脑力,去发现,去判断,去分析,去想象,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新鲜的信息进入儿童的头脑,进行分解、重构、整合等等,生成他们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教育常常是有心而无痕的,要让“知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还需要教会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让所学的东西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联结,这个时候,他们眼前的词汇、数字就不再只是纸面上抽象的符号,而是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因为知识的活用,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生活的外延有多大,学习的领域就可以有多宽广,孩子们像是掌握了娴熟的游泳技术,自己就可以在知识的大江大河里自由探索了。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一只蝴蝶落在菊花上,它在晒太阳……’孩子们没有重复我的话,他们说的都是自己的话。思想在活动,在丰富,儿童正在养成思考能力,于是他们体验到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是啊,生命如此不同,我们能做的,便是帮他们打开那扇知识的大门,让童年的故事里,有花香可闻,有未来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知识在儿童头脑中活起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7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