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桤·精选文章:《意难平》

纵然是娇妻佳婿,万事如意,到底意难平。——题记

(序曲)写在前面的话

    我的母亲,沈念慈,于1978年在北京结束了她六十二年的人生。母亲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从容不迫的女人。当父亲于1973年去世后,母亲更显得沉着而独立。她拒绝了我和哥哥的建议,执意回到北京,用她半生的积蓄买下了她儿时居住的旧屋,开始了她为期五年的独居生活。

    我和哥哥一直认为,是父亲的离去让母亲选择远离我们的生活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父亲和母亲一直聚少离多,却也相敬如宾,齐眉举案,看着母亲拖着行李的背影,我读出许多遗憾和落寞,她在怨父亲丢下她独自离开,抑或是遗憾自己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刻也没能追上他的脚步。

    后来,我和哥哥在南京忙于工作,很少去北京看望母亲,但是每一次来到这间充满岁月气息的屋子里,我都能看到母亲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浸泡在甜腻宛如蜂蜜的阳光里翻阅一叠又一叠的老旧纸张。那些泛黄的脆弱的破损的纸张像一只又一只虚弱的蝴蝶在母亲的手里闪耀着生命的余辉。当时的我,只是把它们当成母亲打发时间的玩物。但是后来,当这些旧物到我手中,明白一切的我只能将千言万语哽在喉咙里,那些鹅黄色的脆弱蝴蝶扇着翅膀悄无声息地钻进我的眼睛里,翻涌出惊涛骇浪。

(一)回北京

    那年冬天,我遵照母亲的遗嘱回到了位于北京的沈家旧屋,整理她的旧物,顺便翻修房子——母亲在遗嘱中提到,希望我或者哥哥继承这间屋子,而不是将它出售。。

    时值十一月,有细碎的小雪伴着北国凌厉的寒风在街巷中穿梭,北京的胡同已经默默存在了许多年,而这栋饱经风霜的建筑在风雪中也一如既往地沉默不语。

    母亲在父亲故去后,将屋内陈设按照她记忆中的样子重新布置。这已经死去多年的老建筑好像又活了过来,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眯着眼睛静静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我信步走到窗前,只见满目的萧索和苍茫。披戴灰绿松针的松树和光秃的柳树在飒风中摇晃,细碎的雪粒在凛冽的北风中打了个圈,掠过光秃的树顶和铁灰色的砖墙,向灰色阴沉的云端冲去。这样肃杀的美在烟雨温软的南国是完全体会不到的。母亲说过,这里是一切开始和结束的地方,我想母亲是对的。只有在北边才能将生命的轮回与更迭演绎到极致。我拨了拨长发,点着一支烟,将手支在窗台上,感受着雪携着风拍打窗户的声音。也许这就是母亲执意搬回北京的原因吧。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房间里整理母亲留下的信件——大部分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通信。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一想到在几十年前的父亲母亲,用包含墨汁和情感的老式钢笔写成如今被我握在手里的泛黄脆弱的信纸,我怕会不由自主地忽略岁月匆匆,也会不由自主地忘记父母去世的事实。这些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给予我极大的慰藉,我想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能在这些信件中得到片刻地安静与快乐,也一定很高兴吧。

    父亲母亲的信并没有缠绵爱情故事里的肉麻话语,大部分只是交代生活的琐事和晦涩的牵挂。但是这种相敬如宾又细水长流的感情也让我看到生活的轮廓。父亲和母亲自结婚以后就常常分别,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在外地奔波,而母亲为了照顾我和哥哥不得不留在南京谋生。这样的分别也导致了母亲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也正是母亲一生的遗憾吧。“她终其一生都在等待。”父亲生前曾对我说过这样的活,而这些陈旧的信件也恰恰证明了父亲的话。

    想到这里,我从故纸堆里抬起僵硬的脖子,活动了一下骨头。就在这时,我不经意地偏头,看到了堆放在阳台的杂物中有一个雕工精巧的盒子,在雕痕之间落着细软的灰尘,我不由得被吸引了目光。我将那个盒子从一堆杂物中抽出来,吹去上面的灰尘,不由得皱了皱鼻子。我打开盒子,里面是两叠信。是信?

    我把其中一叠取出来,看到泛黄的脆弱信封上留有母亲的娟秀字迹“沈念慈 1932年4月8日”。1932年,母亲十六岁。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使得从来都漫不经心的母亲对它们细心保存。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它们甚至可能被当成杂物堆放在暗无天日的储物间。是闺中密语,抑或是少女心事?我的胃里好像有几只蝴蝶在拍打着翅膀,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二)九年等离别

    我小心地拨开信封,以防弄破这已经风化的脆弱旧物。泛黄的信纸在手中展开,我仿佛看到诸神携着时光迟缓的谕令降落在人间的大地,睥睨滚滚红尘之中的纷乱。

    一共六十三封信,没有一封信留有被寄出的痕迹,全部是母亲一个人的独白,那仿佛是一个沉默寂静的黑洞,连光线也不会去探一探。

    所有的信全部是写给一个人的,方修慕。母亲少年时期的邻居兼玩伴,旧时的故人,活在母亲老旧故事里的轻描淡写的人物。

    坦白讲,我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母亲偶尔提起他,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方修慕给我唯一的印象,就是母亲对她少年时代模糊的描绘,一个活在母亲回忆里的,一个曾经的伙伴。但是,母亲的信件使得我将母亲模糊破碎的叙述渐渐拼凑完整。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去陈伯伯的院子里偷苹果,为了一颗还没熟的酸涩果实,摔得一身伤。如今,苹果树花开花谢已数载,而你又何时归来呢?”“这些天北平也热起来,已经入夏了。等你回来,不知道胡同口的西瓜摊还在不在。”“又要过春节了,今年的北平远不如你在时热闹。你何时再回来过新年啊。”“父亲母亲还在催我的婚事,我总避着他们,着实有些辛苦。我始终是中意你的。”

    信件上的娟秀字迹似乎在眼前活动了起来。我好像看见两个稚嫩的孩子一起淘气捣蛋,流血破皮;在果园的苹果树上嬉笑穿梭,只为了一只酸的得倒牙的青苹果;十几岁的少年坐在胡同口扇着有些残损的蒲扇,握着一牙西瓜,交换着学堂里的琐事;春节的欢乐气氛里,两个青涩的少年在高朋满座中将眼底隐晦朦胧的感情说到尽兴;亭亭玉立的少女伫立在模糊的玻璃前冲着远处的虚无出神,而远方的少年也默契地回望远方的故乡。

    母亲在世的时候,曾经也略略提过她儿时的这些琐事,当时的我没有多想,只是认为作较为亲近的邻里关系,而母亲的故事也并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在母亲的描述中,这位少年时代的伙伴在母亲十六岁的时候,就永远地退出了她的生命——十八岁的方修慕于1933年参军,并于1941年在安徽牺牲。那年,我的母亲,沈念慈刚刚年满二十五岁。而两年后,二十七岁的沈念慈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我的父亲,李鹤霄。

    母亲的信,到1943年就戛然而止了。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果决地斩断了母亲朦胧稚嫩的情愫。

“从今往后,我们一别两宽,各自生欢。”母亲在最后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在饱含洒脱与决绝的句子后面,是一大块干涸的泪渍,墨迹晕开,已经有些冲淡了字句。二十七岁的母亲,始终放不下二十七岁的方修慕吧。

    母亲对于她十六岁到二十七岁的生活一直闭口不谈,只偶尔透露她在那九年里一直承受着来自父母对她婚事的压力,并毅然投身于书本,仅此而已。但是,捧着这一叠故纸的我才发现,这九年母亲过得并没有如她所描述的平淡无奇。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在岁月洗礼之下幸存下来的信件上的斑斑泪迹,清楚而赤裸地显露出母亲当年的苦楚和心酸。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一叠信件,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这是爱情吗?如果这不能被称为爱情,那么这字里行间所溢出的忧郁和思念又能够被称为什么?但是,与缠绵悱恻的哀恸故事相比,这些平淡而琐碎的独白实在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如果这是母亲的爱情,那么母亲和父亲将近四十年的婚姻又算什么呢?相敬如宾的陪伴就真的抵不过少年时的懵懂和遗憾吗?

“她终其一生都在等待。”父亲的话又浮在耳畔。等待,母亲等待的原来仅仅是一段遥不可及的缥缈感情,而不是父亲宽厚踏实的身影吗?

    我心里不由得腾起一股酸楚的,难以形容的感觉。胃里好像有一千只一万只蝴蝶在疯狂地拍打着翅膀。我将这一叠信件散乱地铺在桌面上,又点了一支烟,踱到窗口,推开高处的窄窗,感受着风雪拍打在脸颊上的刺骨寒意。

原来,母亲对北京的执念是源于少女时期难以磨灭的不舍和遗憾吗,原来这就是母亲话里隐藏的“结束”和“开始”的含义吗。

    母亲在十六岁被神祇赐予爱的魔法,又在二十五岁被冷酷的神灵收回了她融化进骨血的礼物。我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好像看到那个十六岁少女也曾经站在这个窗口,眺望远方的爱人。

(三)五年等重逢

    我盯着窗外的簌簌白雪出了神,指尖处突然传来的尖锐灼烧感让我不由得抽动了一下紧紧绞在一起的眉毛,烟在手中已经燃到了尽头,灰白色的细软烟灰混乱地铺撒在地面上。我抬手将烟蒂按在烟灰缸里,眼角的余光又扫到了桌面上散乱的纸头,和那只雕工精巧的木盒,木盒?!

    我快步走过去,掀开盖子,里面还安静地躺着另一叠信件。如果母亲在1943年就停止了为期九年的苦涩独白,那么,这一叠信又曾寄往何处,或者,又曾从何处寄来。

    “1973年8月17日 沈念慈”母亲那娟秀但有些虚浮的自己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信封也并没有我想象中那般陈旧——可以说是崭新的的纸张。我的眉毛不由得绞地更紧了,我有些烦躁地拨开信封,抽出里面的纸张。

    “鹤霄先生”,展开信纸后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这个称呼。而这二十四封信,也全部是写给这位鹤霄先生——我的父亲的。也就是说,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开始给父亲写信,直到1978年7月——母亲去世的前一个月。

    父亲是在外地处理工作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去世的,远在千里的母亲搭乘最早的飞机也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我记得,母亲当时并没有表现得悲痛欲绝,只是在医院的走廊里一言不发的坐了很久。后来,在父亲的葬礼上,母亲也表现得大方得体。她只是在众人散去后,站在空旷的灵堂里,用被岁月侵蚀过的指尖轻轻拂过父亲的相片,小声地嘟囔了一句“终究是造化弄人。”当时的母亲,看上去仿佛一只失去森林的雌鹿,但只有一瞬间——母亲几乎立刻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沉着。当时的我因为忙于父亲的葬礼和后事,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等我想和母亲谈谈的时候,母亲已经站在火车站,开始了她返回北京的旅程。再后来,已经是母亲气若游丝地在我耳边嘱咐我一定要打理好北京的旧屋的时候了。

    那么,看上去波澜不惊的母亲又究竟想要对已经不能给出任何回应的父亲诉说什么呢?

    我花了几乎一周的时间反复将这二十四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在这期间,我已经记不起自己抽了几支烟,也记不清我在几个午夜倚靠在窗前凝视着细窄街道上的如豆灯光。我唯一记得的就是母亲在心中反复书写的三个简单音节,每个都是原音,还算抑扬顿挫,怕是中文里最短的一句主谓宾俱全的句子。“我爱你。”就是这样纤细单薄的句子,催出我绵长温热的泪水,滔滔不绝。

    母亲和父亲都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彼此。在父母的来往信件中也仅仅是表露出难以言喻的思念与牵挂。而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母亲也仅仅是一对细水长流的平淡夫妻,并没有过热烈的爱意表露,更何况,母亲的那九年始终是她心上的一根刺啊。但是,母亲将这一份迟来的倾诉与告白,伴着懊悔与遗憾全部播撒在这一张张单薄的纸张之上。

    “今天阳光正好,路边的矢车菊都开了,想摘一支给你,却怕留不到见你。我爱你。”“那年,我以为我们是初见,其实是重逢啊。我爱你。”“你看,窗外大雪纷飞的样子,像不像那年我在路口等你时。我爱你。”“月亮朦朦胧胧的,有风拂过阳台,春天来了。我爱你。”“四月的这里山也好看,海也好看。可惜,我见山是你,见海是你,见人间绝色还是你。我爱你。”

    母亲在信中絮叨着自己生活中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在每一句近乎废话的居句子后都坠了一句“我爱你”。

    在将近四十年的婚姻中,父亲并没有抚平母亲心上的伤口,却在母亲的灵魂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是爱啊。但是,母亲终于还是没能在父亲阖眼前将满腔甜腻而滚烫的爱意亲口诉说。

    “终究是造化弄人。”母亲懵懂而纯真的少女爱情在漫长而辛酸的等待中迎来了终结。而四十年的细水长流隐藏在少年时代的疤痕之下,当它们变成汹涌而浓烈的情愫决堤而出的时候,母亲回头却看到那个一直安静等待她的人已经不在了。于是母亲回到她们初见的地方,将四十年来埋在灵魂尽头的爱意说到疲倦,腻烦,筋疲力竭。

 (四)写在后面的话

    我坐在有些发凉的地板上,背后靠着母亲的写字台。我闭上眼睛,手指在地板上轻轻摩挲。胃里的蝴蝶还在疯狂地拍着翅膀,仿佛要冲破我隐隐作痛的胸腔。它们的柔软翅膀不断地拍打着我的心脏,一股悠长而绵密的抽痛感开始从心脏弥漫开来。

    北京是一切开始的地方。母亲年少时的情窦初开,二十七岁时与父亲的相遇使得她不顾一切地回到这里——所有故事开始的地方。

    我又想起父亲的话“她终其一生都在等待。”母亲穷尽一生等待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好像看到母亲站在晨光之中,周身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柔软光芒,她美丽的杏眼里含着薄薄的的泪水,嘴角挂了一个迷人的微笑。她伸出手触摸空气中的温热阳光,开口说出了她准备了五十年的答案“至死不渝”。

2018年11月8日

方思慕口述 李相鹤记录整理

版权:作者本人

打开开问https://www.openwhy.cn/浏览更多美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栾桤·精选文章:《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