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

作者简介

杨绛先生,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字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也是我们熟知的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先生这一生,为文学事业、翻译事业、话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的主要作品有《称心如意》、《倒影集》、《干校六记》等。她通晓 英、法两国语言,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 ,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

内容简介

喜欢读杨绛先生的文章,她的文字看起来平淡无奇,沉静简洁。她的文字中隐藏着一些精致的东西,素朴中蕴含着一种本色的华丽。我喜欢杨绛先生素朴的文字,常常心怀敬意阅读这位老人娓娓道来的故事,从她的文字里寻找一种力量,洗涤自己的灵魂。

杨绛先生是位真正的奇女子,也许是从小受家人的熏陶,她是一个很有自我想法与主见的人,不喜欢的事,可以大胆地说不。喜欢的事情,却能付出百分之二百的热情与努力。

就像她考清华一样,即使一开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但这个愿望是她一直努力的动力,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最后终于梦想成真了。

也正是因为她的执着,才使得她顺利上了清华,并结识了与之携手一生的爱人,钱钟书。

两人相互吸引并很快结婚,她随他出国陪读,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与此同时还不忘提升自我,借读于牛津图书馆,畅游于书海,不断滋养灵魂。

之后,在英国生下了爱女钱瑗。从“我们俩”再到“我们仨”,她将妻子,妈妈,学业三者兼顾的非常好。

由于国内动荡,爱国心切的一家人又匆匆回国,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一家三口彼此深爱,其乐融融,即使在动荡时期,也是淡泊名利,看淡一切,温暖低调的过自己生活,国家给他们安排新的住所,他们也婉言回绝,只要彼此在,哪里都是家。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先生非常喜欢的名言。她为人低调,生活简朴。

她洁净素雅的小居,没有任何装修的痕迹。粗朴的水泥地面,简拙的桌柜,除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唯有那些摆放在书桌上淡雅的花草,给她简单的小居带来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气息。

杨绛先生先生淡薄名利,她热衷于慈善事业。她曾说:“有钱人家的子女上学很容易,贫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好读书而且有能力,但是他们上中学都困难,就更不用说上大学了。”

她说“书读多了人的相貌自然会变。”“读书能陶冶人的心灵。”所以她将钱钟书先生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杨绛先生先是经历了女儿86岁的病逝,之后又陪伴钱先生,直到1998年离世。

晚年的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钱先生和阿瑗都走了,我的路程也走完了”。

也许,她的世界已经随着他们走了,她已经把属于他俩的战场打扫完毕,才能如此淡定、漫不经心。

2016年5月25日凌晨,她不在人间停留,结束了105年的人生。她在睡梦中走向永恒。他们仨团聚了。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晚年的钱钟书送给妻子最般配的礼物是八个字: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用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让德与才达到极致。

书中摘句

>> 璀璨的青春需要不断进取才能绽放芳华。

>> 涉世太深的女子未必能够拥有平凡的心境和快乐的生活,我不希望你看到这世间太多的不平,你只需要拥抱最有诗意的生活,度过云淡风轻的一生就好。这个世界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这大概是做父母的对女儿最大的想法,希望她能一生平淡幸福,温暖有爱。

>> 如果攻读不喜欢的专业,就算混得一纸文凭又如何,不如静下心学习喜欢的专业。

>> 有人对梦想做了总结:梦想内在的秘密和规律,那便是吸引力定律。

>> 一个人追求的事物,总会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到身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想事成。这个奇怪的现象显然不符合科学,但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的案例都可以印证。

>> 也许是杨季康内心的磁场发挥了作用,也许是她不断努力和付出有了回报,在战乱的旧中国,她真的步入清华的殿堂,成为一名清华学生。

>> 一个人可以没有经验、没有学问、没有天才,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就够了。杨季康说到也做到了。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好读书的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总会找到书的海洋,从墨香之中找到知己。这种感觉不需说给外人听,只需在静静的时光中随心翻阅、品读,让身心穿梭于时空之中,享受那份外人不能体会的快感。

>> 人生最好的遇见是:才华互相吸引。就像杨季康在清华遇到朱自清,朱自清因她的才华将她推荐给沈从文,然后结识林徽因。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著名作家,他们点燃了那个时期的焰火,让我们在旧时光里,找到当初的入口。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

>> 一见钟情的真谛:不管是谁,当你爱的那个人出现,只需要一眼,就知道等待一世又一世的那个他在眼前。那嘴角淡淡的愁,那眉眼微微的笑,那如兰的气息,早就 了然于心,在梦里回顾千次万次。

>> 爱一个人,哪怕对方有缺点、生活自理困难,也会庆幸拥有他,给自己照顾对方的机会。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终究会收获真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怨无悔,一路跟随!

>> 中国古人的求知模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我修养的途径是与其闭门造车,不如行万里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了开阔胸怀,带着满腹诗书周游世界啊!

>> 怎样活才不虚度人生:有的人喜欢用物质来奖励自己,赚很多的钱,躺在钱堆上睡觉才踏实;有的人愿意用双脚来丈量脚下的土地;有的人喜欢在书屋里和古人对话;更有人放下书本,拿起简单的行李,相约好友在山水间激活麻木的生命。无论哪一种,都是活着的方式,都是对自己的厚爱。

>> 相爱的人连孩子像谁都做好了期盼,把孩子想象成对方的样子,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不过,人类的遗传还要看谁的基因强大才行。一般父母谁基因强大,孩子长得就像谁,基因弱的一方,明显不占优势。

>> 爱一个人就要包容对方的缺点,智慧的她深深地知道,只有分享甜蜜才会获得双倍的甜蜜,分享烦恼则会获得更多的烦恼,还会徒增无谓的焦虑和没完没了的争执。

>> 只有学会经营爱情和生活,不把希望寄托在永恒的快乐上,避免幽怨暗生,抛弃争执,才能避免婚姻走向破碎的结局。婚姻之道也是爱情相处之道。

>> 当人们说孩子日益难管时,有没有想过古人说的言传身教?钱钟书夫妇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才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女儿。

>> 纵观杨季康的转变,无不和认识的人有关:认识钱钟书得以到牛津,认识盛澄华得以到巴黎,认识陈麟瑞、李健吾开始写剧本。所以说,人生这盘棋,遭遇什么人就有可能和什么人一起改变。

>> 试分析杨绛戏剧创作成功的武器: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基础,除此之外,她还拥有一双洞悉万事万物的眼睛,一颗通透清澈的心灵。正是有了这些武器,才使得作品从不缺乏温情,也不忘抨击和批判。

>> 学识渊博的杨绛明白:历代的哲学家一直在研究,人怎样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这个命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是人类终身面对的问题

>>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不会因为谁缺席而发生丁点儿改变,只有清醒面对才是人生的真谛。

>> 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喜交加的演出,不管是沧桑也好,轻盈也罢,只能独自承受和担当。在漫长的生命之旅中,陪我们笑的人很多,陪我们哭的人很少。

>> 很多人看到了成功者的辉煌,却看不到他背后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 杨绛说:“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自己的成就。假如是一个萝卜,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力求做一棵瓷实的包心好白菜。一个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 成功的经验固然难能可贵,失败的经验或许更有实用。

>> 人生有很多的见与不见,见你时,你在,想你时,你不在。

>> 杨绛写了几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王小波写的一段文字,好像专门为杨绛而言: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就算独处,也不会寂寞。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