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灯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各自睡了。床头边上,却各自有一盏小夜灯。

孩子们说,晚上害怕;又说,晚上起来方便啥也看不见。

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大人们自以为是可以猜透他们在想什么,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只是相当少的一小部分。

要想和孩子做无话不谈的朋友,是很难的。在我们长大成熟的过程中,植入了太多的来自于大人的生活经验,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我们以为我们在付出全部能力给孩子,可恰恰相反,有些东西,孩子们不喜欢。譬如市侩,比如说谎,比如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小心眼,记仇……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她们不仅仅需要分数,成绩,还应该需要自由,尊重,可有些时候,我们却忽略了该做的育人的方面,却傻傻的分不清楚。

灯光昏暗地照在孩子脸庞,稚嫩的脸庞略显苍白。他们扭捏着,把随手够的着的布娃娃抱在怀里,吧唧吧唧嘴继续睡了。忽然发现,小夜灯和布娃娃给他们,似乎异曲同工。他们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只不过他们似乎还不能准确表达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许,可能是很多成人,包括我自己,所缺乏的,内心最渴望的安全感,仪式感。那份渴望被人重视,承认,赞扬,牢记的心理,是不是大多数家庭不满,事业不顺,命运多舛的人们最需要的东西呢?

没钱的,可以活的很快乐。有钱的,相反却有很多苦恼。当然,如果允许,有些多余的钱的确能暂时满足当事人心理和生理的许多需求。但是,但是,请朋友们,孩子们记住,用钱解决的事情绝不是什么大事,能用钱买到的东西,对你而言,也绝不是什么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充其量,钱只是一个可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尺,而并不能衡量某个人的思想以及道德,甚至由孩子成长为成人之后,严重缺失的童真,纯真。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信仰。哪怕是街头的乞丐,也会渴望一日三餐温饱,没有风雨饥寒交迫。孩子们的童真质朴,很多都被作为家长的我们,扼杀了;以至于他们的将来,也变化成我们讨厌的自己。当他们长大成人后,他们或许可以成为生活能力很好的人,也就是能挣钱会挣钱一辈子衣食无忧的那种人(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愿望),但他们绝不会是真正懂得人生懂得快乐的人。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信仰,来自于内心对幸福的渴望,来自于超脱物质之外的奉献,来自于以己之力帮助他人得到的快感和尊重。能把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快感,满足感,升华为精神上的愉悦感,才是真正的快乐。就比如简单的例子:挖鼻孔,掏耳朵,挠痒痒,还有男女之事,都只是停留在感官自身的快感,而非精神层面的由内而外的成就感。

在孩子们眼里,在他们这个年龄,或许,一盏小夜灯,一个布娃娃,就可以给他们带来他们暂时需要的安全感;有了这份安全感,才会更深刻的去想到做到某些仪式感。孩子们需要被重视,需要被认可,更需要被陪伴。而陪伴,呵护,尤其是心理上的,恰恰会被我们忽略。平时,我们只是过多的责问我们能给孩子什么,却忘了也问问孩子,他们自己的内心,最需要什么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己,以己度人。纵然达不到古圣先贤这么高的高度,但心里始终就像有盏小夜灯一样,高山仰止,心有所系,从一而终,不忘初心,不也是真正的快乐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