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

图片发自App


很多人都十分喜欢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美好都停留在那分那秒,仿佛清新的空气里都带了几分甜。以前,我也是喜欢这句词的。可后来看了一些书,才觉得这词中难免带了些许失落和遗憾。

看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他将卫鞅塑造得极为完美,“尽公不顾私”这句话用在这个人物身上可谓尽善尽美。众所周知,秦国尚黑,而身为秦国大良造的卫鞅,依旧身着白衣,在一众漆黑的官服里,尤为突出与特别。秦国变法,舍卫鞅其谁?商君虽死,秦法不灭。这,当是卫鞅毕生所求。在这追逐的过程中,他献出自己一生年华,以己所学,倾囊相助。而他的结局,出乎世人的意料,却逃不开史官的眼睛。寡言的史官,只冷静道出,律法过于苛责,且变法途中卫鞅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自然反扑的力量不容小觑。这注定是一条血染的荆棘之路,想必卫鞅在变法之前就已想明白。

人都是很固执的,尤其是在选择自己要走哪一条路时,更是半分不能强求。都说做事要瞻前顾后,可有时,却是需要破釜沉舟,这二者之间如何权衡,全在个人心性。

前段时间看了一则短篇小说,其中一句话记得尤为清晰——“那不过是别人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因妻女住院生活变得十分窘迫,旁人议论他的妻子,结婚不到半年便生如此重大的疾病,又强撑着病体生下孩子,若不是婚前有意欺瞒,又怎会病得如此之快。听闻这些话,这个男人迟疑了,然也就是那转瞬,他又头也不回的奔向医院,他的妻子那样爱他,她在努力的活着,期盼与他共同抚养女儿,而旁人所议论的,不过是别人的故事,不是他的。别人会走的路,他不会,若问为什么,其实没有原因,因为他是他,独一无二。

我十分喜欢这个故事,它也确实是生活中难得的泥石流。都说前车之鉴,可敬可惧,然到手的苹果是酸是甜,还需自己品尝。

我羡慕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却有时也做不到如何将伤人的话不说出口。因家庭缘故总是心又所惧,如暗夜行船,全身的每一个感官都变得十分敏感,即便前方有灯塔,也会怀疑这是否海市蜃楼?有时不过是在寻求一个答案而已——这是真的。

人无完人,美玉亦有瑕疵。若能只如初见,便永远是悬挂于天边的明月,皎洁明亮。如史官笔下的人物,有的总是稍显刻板。总是如沐春风,芝兰玉树的人,似乎只存在于意念中。明白这个道理后,用心去爱自己的先生。与他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生活的雅意,不一定是共赏苏东坡的《定风波》,而是一同领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豁达。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言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