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长三角番外篇2—剪不断,理还乱的淮河两岸

序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人一旦有了感情,便再难以保持理性。我小时候在这一片土地上长大,说起这里来自然是“剪不断,理还乱”,而沿淮河两岸地区历史的多变,也让这里本身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此时温州外差的日子暂且告一段落,在体验了两个月小县城的生活以后,再次回到上海的节奏当中。这两个月孤寂的日子,似乎让我有了更加沉静和清醒的进步,不经过一些历练就难以更上一层楼。至于长三角地域文化背景这个系列,因为公务的繁忙也就暂且放了一放,搁置了二十多天再来写一下淮河两岸。

从情感上来说,我有很多的亲友如今还生活在那里,那里的水土滋养了人们。有一天我也会回去,中国人总是眷恋故土,讲落叶归根的。

“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宋朝的赵崇嶓在《淮河水》当中这样描写淮河。赵崇嶓同志看到苍茫的淮河水,想到了河水当中汇集了多少英雄的泪水。假如赵崇嶓站在西湖边,一定发出的是“浓妆淡抹两相宜”的文雅赞叹。那么为什么赵看到淮河的水,却想起来的是英雄的泪呢?这就不得不提淮河水系复杂混乱,两岸自古多战乱征伐,是英雄辈出之地,又是生离死别之地。

要理解淮河两岸地区,首先要从地理上去解读究竟什么是淮河?淮河又经历了哪些变迁?

今淮河

淮河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大多数人对于淮河的认识,是基于其和秦岭一道组成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部分支流由山东汇入干流。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洪河口(豫皖边界阜阳境内)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江苏宿迁一带)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江苏扬州入长江口)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二水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贯通。

这是现代淮河的流域情况,然而黄河夺淮入海以前的古淮河,其下游确是直接穿过苏北地区在今盐城境内的入海口流入大海。下游河道基本和今天的废黄河故道,苏北灌溉总渠一致。


黄河在1194年(宋)至1855年(清)长达750年间,夺淮河的河道流入大海。其间,黄河又因为它携带的泥沙堵塞导致河道大幅度摆动。从而造成原淮河两岸水系严重紊乱,水患时有发生,破坏性极大。从此淮河失去了它的入海口,河流在下游洼地积蓄,形成了今天的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淮河水转而南下夺取长江支流的河道,汇入了长江,这也就是淮河对长江流域的影响。由此可见淮河夹在黄河和长江这两个大佬中间,被暴虐的黄河水驱赶到了长江的怀抱里。如今淮河还可以借由苏北灌溉总渠部分流入大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修水利,大力治理淮河流域的成果。


古淮河

淮河本身又是典型的不对称河,干流偏于流域南部,南岸支流短小,控制的流域面积也很小;北岸支流长,且平行排列,控制的流域面积很大。这些平行的支流,又是典型的平行状河,或称为梳状河。简单来说就是北岸形成多条绵长的平行支流,南岸支流短小。

淮河北岸主要水系有汝河、洪河、颍河、西淝河、涡河、沱河、濉河、汴河、沂河、沭河 、泗河等等;淮河南岸主要水系有史灌河、竹竿河、白露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等;淮河流域还包括有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高邮湖等多座较大的湖泊。

沂沭泗河水系如今被废黄河隔离,其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入海口。它们从前是淮河的支流,后来也是被黄河搅和散掉的,这三水今天通过局部河道和洪泽湖贯通。


淮河流域的水文地理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在黄河夺淮以后那里水患就没消停过。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毛主席亲自批示,国家发动了当地无数老百姓和水利专家,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才终于完成对淮河流域水系的疏导治理。对其流域各个支流进行重新挖掘疏导,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疏导了京杭运河,采取修建大坝,蓄洪区等等这些有力措施,终于将淮河治理成为了有序的河流。我小的时候经常也会听老人讲起过去集体参加修整河道的故事。那时候刚建国日子过的很艰苦,但所有的人都要参与到劳动中去。


关于治理淮河批示的历史档案

科学家通过对DNA基因序列进行追溯,提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假说。说是最早一支古非洲人离开栖居地开始向全球扩散。最早一批由西伯利亚从北方进入中国,后来较晚一批由缅甸经云南进入中国。基因序列大数据显示,由云南进入中国的基因在如今的大陆人当中分布最广。

我这里采取这样的假说,假设有一批远古人类由云南进入中国,再向各地去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地。有人来到了黄河流域,有人来到了长江流域,有人到了淮河两岸,也有人跑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这样也就和后来我们文明当中传说的上古历史契合:炎黄两大部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成了华夏集团,而华夏集团占据的位置恰好是东方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理条件优渥。华夏集团也得以发展的最先进,因此逐步开始影响和改变周边地区,这种改变伴随着战争而进行。比如传说当中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的战争。蚩尤领导的九黎族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一带,刚好是今天河北,山东,和淮河,长江流域地区。炎黄部落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确定了华夏文明作为龙头的位置。华夏集团于是称自己叫“中国,中华,华夏”,称呼居住在它东边沿海地区的人民叫做东夷(九夷),包括莱夷、嵎夷、鸟夷、淮夷、徐夷等,统称东夷集团。其中淮夷、徐夷为主要生活在淮河中下游两岸的民众。其实这种称呼方法只是中原地区为了尊贵自己的划分,并不代表着群族的差别,相反大家很可能都是源于同一个祖先。

然后地域文化的区别,确实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产生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除了东夷之外,其他方向上分别还有北方蒙古,东北的狄,西边甘肃,宁夏,新疆的戎,南边成渝,云贵,湖广的蛮(苗蛮),还有长江下游到江西福广一带的百越部族(包括吴越)。


东方有九夷,在考古学上考证新旧石器时代海(黄、渤海)、岱(泰山)、淮(淮河下游故道)所标示的“海岱地区”产生了海岱文化,是中国最早的文明组成之一,这也是构成淮河流域下游最早的本土文明之一。而淮河中上游则处在多种部落集团交汇的地带,其中以华夏部落影响力最大。从上古开始这里就成为各方汇聚的冲突区,在后来历史变迁中将发生反复的变化。

因此我总结淮河两岸地区,因为处在多种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而受到了不同的影响。

在西北方向有强大的中原文明,自诩为华夏的正统,淮河北岸诸多支流区域处在中原文明的直接统治之下。淮河北岸受到中原地区影响深远,已经形成比较典型的北方中原文化。

在东边和东北有发达的东夷集团,而其领域范围本身包括淮河下游沿海一带;在西南和南方有苗蛮集团,淮河和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尤其是今天安徽境内区域深受苗蛮影响;在东南和南方有百越集团,尤其吴越地区在技术发达跨过长江以后,开始直接对江淮的领土进行兼并,吴越文化也自然渗透到那里。

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演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整个淮河两岸地区处在多种文化的交汇处,他的文化就尤其变得融合了。这种文明的交汇,往往都是伴随着战争而来。发动战争,征服一个地区,或者直截了当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那里的一切。所以淮河两岸在浩瀚的历史当中,又时常陷入战争的泥潭。在黄河改道之前,淮河流域的水系尚且稳定,真正危害当地人民的是无止境的战争。南来北往,都在淮河两岸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这就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在和平年代,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发达的水系交通又促进了当地的繁荣,这也是后来楚国将国家重心向江淮地区迁移的原因,也是唐朝扬州府天下第一繁华的原因。


接下来我将回到历史的发展脉络上,对淮河流域的行政变迁做个梳理,这次依然只梳理到秦的大一统。

早在上古时代,淮河流域就聚集了一些原始部落氏族,如淮夷,徐夷等。后来随着中原王朝的崛起,中原王朝开始向四周分封国土,最早由炎黄的华夏部落向四周扩散。中原王朝又经过了数次的更迭,是夏商周三朝,每次王朝迭代都伴随新的政权分封。

在先秦时期,占据中原地区的政治集团都是最强大的势力,他们向周边的地区分封自己的功臣子嗣之类,这样就形成了本地原著居民和分封诸侯之间融合的过程。往往分封到某地的诸侯采取和当地人合作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诸侯国或方国,这样就固化下来了最早的地域文化。

在淮河上游聚集了大量的分封方国,这是因为上游地区靠近中原,是中原南下东进的交通要道。这些方国包括随、唐、息、申、应、蔡、黄、邓、六、柏、道、江等,这些小国分布在江汉平原北部和淮河上游地区,沿着大别山山脉展开,在今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交界处,和江汉诸姬有所重叠。在今天安徽境内主要分布在阜阳,六安一带,在河南湖北大概是在信阳,随州,孝感一带。这些方国到周朝时期成为王室控制东南,遏制荆楚和东夷的战略棋子。但随着周天子控制力衰减,地处江汉平原的荆楚开始图谋中原,开启了领土扩张的进程。关于荆楚的发展脉络,我在火凤凰篇里有详细的阐述,到这里脉络就合流了。楚国开始逐步向东,向北攻城略地,逐步吞并了淮河上游方国,并开始图谋中下游地区和江淮腹地。


在淮河中下游北岸地区同样聚集了一大批方国,如陈、宋、萧、彭、邳、徐、钟吾等。这其中实力最大,影响最广的有位于淮河上游北岸的宋国和位于淮河中下游北岸的徐国。

宋国是周王朝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在周公旦辅佐天子平定了三监之乱后,周秉承着“兴灭断绝”的传统,将前朝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封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周王朝给了前朝子孙以很尊贵的地位。宋国的实际领土范围以今天的商丘为中心,覆盖了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地段,在安徽境内主要包括今天的亳州,宿州和淮北西北一带。宋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不错,又是秉承着商王朝的意志,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颇具有影响力。其国君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候帮助齐公子复国,推崇和践行周的礼制,代替了齐成为了盟主,是春秋五霸之一。然而宋国本身硬实力实在不够,泓水之战挫败于楚国,到最终被楚,魏,齐三家瓜分。

宋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其文化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是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孕育了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在经济上往来贸易如织,商品经济发达,商业文化繁荣昌盛。宋与鲁相邻,两国相互影响。宋国是对长三角淮河北岸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主要文明,而宋本身又是北方中原的正统,所以淮河北岸文化更加传统和保守。


而徐国历史更加悠久,是夏朝所封的诸侯国。伯益协助夏禹治水有功,后来又辅佐夏启,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伯益死后,启念到他的功劳,就分封了他的儿子若木在淮河下游地区,建立徐国。若木便是徐国的开国君主,人们叫他徐若木。徐国的都城叫做徐城,在今天江苏泗洪和安徽泗县一带。徐若木同志到达了边远的东夷地区,看着水汪汪的一大片沼泽地,和当地土著徐夷族一起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不久就把那里发展成为一片繁华之地,成为东夷集团当中势力最大的诸侯国。

徐国最早的国家中心在苏鲁交界的郯城一带,后来迁移到苏皖交界的泗洪一带。徐偃王好仁义,有作为,带领徐国达到鼎盛。徐国最强盛时期是整个东夷集团的盟主,势力范围覆盖了河南东部,山东南部,淮河中下游苏皖北方的大片土地,并一度攻打到了长江北岸边。徐国最膨胀的时候联合了淮夷等东夷集团向中原讨伐周天子,惹恼了周王室。周穆王于是讨伐他,打败了徐偃王。徐王一路逃到浙江宁波,但是仍然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周王仍然封徐偃王的儿子治理徐地,但徐国的势力已经极大衰弱了,从此一蹶不振。

在徐国衰败的时候,荆楚和勾吴逐渐强盛起来。楚东进占领了淮河上游,吴渡过长江到达江淮地区,这两个崛起的后起之秀开始在徐国交汇。吴王夫差借口渡过淮河攻打徐地,最终灭亡了徐,徐国君主逃亡到了楚。

从若木封徐之后,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有44代君王,存世1500余年。徐也是上古九州之一徐州,因此徐文化是淮河流域的原生文化,对皖北和苏北地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吴国渡过长江以后横扫千里,一度占领了整个江淮流域,甚至吞并了楚国的一些附属国。这极大的惹恼了楚国人,吴楚在淮河流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以吴国人攻入楚国都城迫使楚人低头收场。吴国其兴也勃,其亡也乎,没过多久吴就被世仇越王勾践灭亡,越便顺理成章的接收了吴在淮河流域的势力范围。但此时楚已经恢复并再次崛起,最终彻底打败了吴越民族,将整个淮河流域纳入了自己的直接统治范围。

楚国开始对淮河流域做重点建设,后期更是在大秦的压迫下直接将政治经济中心迁移到了淮河流域。这里荆楚和淮河流域的文化就开始合流了,中华文明由此开始进入以融合为主旋律的大一统时代。楚国在淮河流域间接经营了几百年,直接统治了一百年,对淮河流域地域文化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吴越曾经短暂的占领过淮河流域,江南文化得以渡过长江开始向北辐射。但其影响力与距离长江的距离成反比,离去长江越远江南便越势弱。


最后再说一下淮河中下游南岸,即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这片广袤的江淮地区。江淮地区有当地原始部落群族被叫做淮夷,此外也有很多的方国,如州来、钟离、巢、庐、群舒、桐、邗等,他们大概分布在今天安徽和江苏中部地区,在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土地上。其中大多数的国家都建立在安徽境内,只有以邗为代表的少部分分布在江苏境内。这是因为上古时期今天江苏沿海的盐城,南通很大一部分还淹没在海里或者是海岛,靠近大海边的很多地方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州来的位置在今天淮南一带;钟离在蚌埠,滁州凤阳一带;巢、庐、群舒(一群叫舒的方国统称)分布在今天皖江地区,像巢湖周边的合肥,芜湖,安庆,池州,马鞍山等等这些地方。这些方国都是皋陶的子孙后代建立的,皋陶也是上古华夏集团的部落首领,他的后代跑到了偏远的皖江地带在那里繁衍生息。邗的主要位置在扬州,泰安一带,还包括部分滁州地区。邗国是由东夷部落的一支建立的方国,那时候扬州已经是很偏远的地方了。谁曾想后来成为了最繁盛之地,当然这是后话。

处于偏远地带的江淮地区,是中原人甚至是荆楚,吴越还有齐鲁,宋徐都不太愿意多待的地方。最后江淮地区的诸多部落方国逐渐被楚和吴越吞并,最终又都回到楚国的领地内。

在大秦横扫宇内,统一六合之后,整个中国又都回到了大秦帝国的统一怀抱里。秦始皇就这样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了对中华大地的第一次大一统。

文化的融合越演越烈,到后来不仔细辨别,认真考究,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长三角番外篇2—剪不断,理还乱的淮河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