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论切中要害的辩论(一)

本文篇幅较长,这是第一篇。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可以看作是整本书的一个转折点,而作者对这场大战也是不吝笔墨,无论是战前的背景与准备、战争过程还是战后的影响,无不泼墨开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经此一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因此书的这一部分很是精彩,几乎每个章节拿出来都值得品鉴。本次说一说其中的名篇《舌战群儒》,领略一下卧龙先生的宏辩之才,在他国的复杂形势下,一一化解机锋,生动演绎了“山野村夫”驳倒“迂腐文人”的名场面。

三国演义

毛本《三国演义》中,毛纶毛宗岗父子评价此回:

“孔明将欲以东吴之兵破曹操之兵,而此回则是孔明之以舌为兵也。其战群儒以舌,其激孙权亦以舌。舌如悬河,则以舌为水;言扬属火,则又以舌为火。盖虽赤壁之兵未交,而卧龙先生先有一番水战,先有一番火战矣”。

先说,东吴内部形势:总的而言,文臣主降,武将主战,而孙权新立,举棋不定。其中的也有清醒人,鲁肃鲁子敬。他很明确地跟孙权指出:“诸臣皆可降,惟将军不可降。”大臣投降,依然少不了封官加爵(如鲁肃所言如肃等降操,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只不过是换一个主公,而孙权呢,曹操会怎么安置?殷鉴不远,刘琮故事就在眼前。但是尽管如此,孙权还是需要再被推一把,坚定信念。

接着,刘备集团。刘备已经被曹操追得几乎走投无路,仅剩几个城池负隅顽抗,寻找盟友,联合抗曹是仅有的出路,此时的东吴无疑是最佳选择。而且东吴已经派人前来试探并搭关系,千载难逢的机会呀。诸葛亮此时前往东吴一探究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更况且这是一场关乎东吴甚至整个华夏走向的事,必多波折。诸葛到了江东后,并没有直接见到孙权,而是馆驿歇息,首先要会一会江东才俊。孙权还是有些小心思的,先试孔明一试再说,毕竟自己也搞不定这帮要投降的文臣。还有一面,自古文人相轻,而且文人之病,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诸葛亮身负其才,拥卧龙之名,既然身到江东,一场唇枪舌剑的较量在所难免。

舌战群儒剧照

东吴谋臣,以张昭、顾雍为首,他们实际上也代表着江东的几大家族。所以,双方寒暄后,他们必然是首先发难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论切中要害的辩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