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玛德》:少年心性,令人难忘

美国电影《玛德》海报,导演:杰夫·尼克尔斯;主演:奥康纳,2013年上映

美国中南部的密西西比河流经多个州,是美国也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在它流经的途中,有众多的河流注入其中,形成庞大的河流水系。由于密苏里河水携带泥沙的注入,导致它变得浑浊。到了中下游,沿河遍布很多的沼泽和湿地,形成美国地理的特别环境。这里农业和航运虽然发达,但经济状况却不能跟发达的北方相比。

密西西比河周围,居住着美国穷困的民众,是美国经济落后的地区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河的美国居民,也是如此生存的,但经济落后,收入很低。美国多有小说家和电影艺术家展现密西西比流域的生活情况,基本上都是着眼于贫困来创作的。2012年拍摄的美国电影诚意之作《玛德》用非常细微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工作情况,看了之后,感慨万端,自认为是美国电影中的一流水平之作,导演的功力不凡,绝非泛泛之辈,整部电影给拍摄得节奏紧密,严丝合缝,几无败笔;哪怕是镜头的剪辑,也充满了超凡的气质,看了十分舒服。

或许这类故事在美国早就司空见惯,或许此类电影已经屡见不鲜,也或许是这部电影并不适合当今的时代味道而显得过于古老、文学化,因此它没能获得什么奖项,殊为遗憾。这也印证了获奖电影并不一定就是好电影的。

电影以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及附近的乡村发生的事件为中心,讲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贫困家庭的孩子艾莱斯和奈克平时帮着家人在密西西比河中打鱼捞蚌,跟着大人到镇上出售,赚来微薄钱财,艰难度日。他们居住在河边简陋的水上板房里,环境艰苦,生活贫困,唯一的乐趣,就是闲暇时间开着机动小船,沿河游玩。这一天,他们来到大河交叉处一座无人荒岛,发现了年轻力壮的陌生人玛德。惊恐之下,稍经了解,得知他是一名杀人逃犯,来此等待约定好的情人逃跑,准备浪迹天涯为生。

陌生人玛德的突然出现,让艾莱斯和他的小伙伴有了事情做,烦闷的生活顿时充满刺激
电影主角艾莱斯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他很独立、能干,虽年纪轻轻,好像已经饱经沧桑

虽然怀着对杀人逃犯的恐惧,可艾莱斯和奈克毕竟野惯了,懂得如何与此类人交往。他俩来此本来想拖走一条没人要的破船的,此刻发现它已被玛德占据,实力对比肯定不能硬夺,于是他们决定跟他交易,争取拿回自己想要的破船。通过数次交往,他们发现,玛德也并非想象那样的可怕,虽然带着一股野性,但其实他有着诚实、忠厚的品格——并且,他杀人是因为情人被恶人欺压,为救情人失控愤而做下的罪恶。这便让艾莱斯和奈克对玛德有了同情。

玛德突然出现,抢走了孩子们费尽心机找到的破船,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始了

玛德所有的计划都围绕着如何找到情人、如何携情人逃跑进行。他决定修复这条破船,就让两位少年帮他收集材料、设备和器械,争取短期内将破船变成机动船,然后沿河远遁。在他的怂恿下,两少年不断从家中、村子中偷来食品、工具甚至发动机,还在镇上联系到了来此地等待玛德的玛德情人詹妮弗。但同时警察和被玛德杀掉之恶人的黑社会人员也到了镇上,疯狂寻找玛德的踪迹。

电影围绕着这条明线陆续展开情节,充满紧张。但这并不是电影最好看的地方。

电影最好看的地方是有关少年心性的深入描绘。因为选择了密西西比河流域这个特殊的贫困环境,由此展开的故事叙述充满了真实的力量,微小的细节真实可感,故事的节奏也相当紧凑。玛德逃亡的明线之下,电影刻意刻画了玛德和詹妮弗的爱情,以及少年艾莱斯的懵懂初恋,更有艾莱斯即将离婚父母那里的早就褪色的爱情。这三个爱情故事可谓是电影最具深度的暗线,深刻描绘了人性中诸多难以言状的东西。譬如,忠诚与欺骗、性欲与爱情、信念与世故、勇敢与懦弱。

艾莱斯爱上了小镇上的美女高中生,为她出手打人,赢得美人芳心,以为这样就能赢得爱情

给14岁少年艾莱斯以灵魂深处震撼的,是面对这三个爱情事实所带来的生活体验。玛德和詹妮弗的爱情,充满着复杂的情愫,他们既相爱,似乎又相拒,最后詹妮弗对玛德的抛弃,尤给人以痛苦的感受。詹妮弗并非不爱玛德,但她也是现实主义者,明白假如跟随玛德逃亡成功,此生就再也没有美满的物质生活可言,因此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决定抛弃玛德;而玛德虽对詹妮弗一往情深,甚至不惜杀人救她,但他始终对詹妮弗信心不足,似乎能感觉到詹妮弗不太可能跟随他逃亡,因此也是胆怯面见詹妮弗,所有给詹妮弗的信息,都是通过两少年传递的,在黑社会的围堵下,可以想见这会多么危险,这就表明了玛德的不负责任,或者说逃避责任。

詹妮弗不是不爱玛德,但贫困的生活现实,吓住了她,使她对未来充满了疑惧

而艾莱斯面临离婚的爹娘之爱情,则给艾莱斯上了人生艰难一课,让他明白,爱情不是建立在虚空上的,没有物质的丰富,再深的爱情也难以持久的。最初,艾莱斯的爹娘非常相爱,但贫困、乏味的生活,早就消磨掉了爱情,导致艾莱斯的娘想逃脱这一切到发达地方生活。她的失落和郁闷,给艾莱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正在叛逆期的少年,变得心灵伤痕累累。

父亲勤劳朴实,尽管努力工作,但无法摆脱贫困,艾莱斯母亲最终离去,父亲万念俱灰

艾莱斯自己也遭遇了爱情,但这是一场爱情的背叛。他爱上了镇上的漂亮女高中生,甚至为她出手打架;但最后却横遭女高中生的嘲笑和抛弃,原来自己被这廉价的爱情游戏玩弄了一场。这场打击让艾莱斯瞬间成熟,他明白了故事中、书籍中、电影中的那种纯真爱情其实是不存在的。

人活着都有信念,信念的部分往往充满着一种宗教式的纯洁情怀。但生活又是真实的,也往往是残酷的,在真实残酷面前,信念不断被污染,让人变得世故、圆滑。当世故圆滑取胜的时候,往往就是人在世间获得成功的时候。这个巨大的矛盾,其实都在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艾莱斯又怎能例外呢。但信念的被污染,却并不代表信念的完全失去,每个人怀有的信念或有所损缺,但其实每个人致死也不会信念无存。或许有的人意志坚强,矢志不移,信念始终不变色,但大多数人尽管被生活的风浪给冲击得伤痕累累,却也在心底里深存绿洲。这尤其发生在玛德、詹妮弗、自己父母身上,尤其是电影刻意描绘的老退伍军人汤姆身上,显示的特别明显。他虽然看上去很世故,但最后的反击,恰好说明了他对信念的坚守更加坚定。

老退伍军人汤姆,是电影中唯一的亮色。他深沉,老辣,看上去世故,其实内心如火,血还是那么热

这是一部好片子,尤具美国风情。仿佛是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的电影版,你能在这部电影中,深深感受到美国人那灵魂深处的真东西,不会辜负你拿出时间来慢慢咀嚼它一番的。好的电影都具有这种神采:看上去好像慢悠悠的,其实,你马上就会发现,它好像不是电影,而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正在发生。这部电影,就是这样的味道。

雨之岛,2017年3月2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玛德》:少年心性,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