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河,我的第二故乡!
——写给我的初中时代
文|西风
人到中年,我的怀旧情结越发不受控制,过去的影像不时回放,有的像老家的祖宅,潮湿阴暗,让人沉闷抑郁;有的像珍藏的美酒,清香醇厚,让人心旷神怡。而与龙溪河相关的人和事,尤其是初中时代的点点滴滴,应属于后者。
我跟龙溪河的缘分,是从爷爷开始的。爷爷是个老革命,耕过田,种过菜,采过矿……当中,从事与矿产相关的工作时间最长。他后来担任矿产公司驻葵潭的站长至退休。那些日子,父亲想吃海鲜,就会坐上长途客车,从老家赶往葵潭。这是个重镇,人杰地灵,车水马龙,经济繁荣,海产鲜美。我童年对龙溪河孕育的这片土地的最初印象便来自于此。后来才知道,葵潭地处普宁、惠来、陆丰三县(市)的交界处,是通往广深的交通枢纽,交通方便,商贸活跃,物产丰富,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
1993年,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带着母亲和弟弟在葵潭租房子,做点手工小生意养家糊口。那年我15岁,先在老家独自生活半年,之后才一家团聚。当汽车从葵潭大桥呼啸而过,我低头一看:好家伙!一条碧绿的玉带飘过桥底,逶迤而去。桥很高,龙溪河的两侧便有了险峻的气势。惊讶之余,似曾相识,龙溪河显得格外亲切,似乎要以她宽阔的胸襟接纳我——一个外乡的少年!
经过一场小升初考试之后,1994年9月,我顺利进入了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葵潭中学,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这三年,对我而言意义非凡,除了课本上的文化知识,我遇见不少的人和事,这些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深入到我现在的方方面面。
那时,日子清苦,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反而是我们要照料家里,做家务——洗碗拖地、挑水劈柴,帮衬生意——端盘倒水、走街串巷……为了补贴家用,我们会利用节假日打零工、收废品、捡破烂。由于葵潭是通往广深的必经之路,交通繁忙,经常拥堵塞车,所以公路两旁会留下矿泉水瓶、饮料罐之类的废品。我们踩着单车,车的右侧挂个竹筐或塑料米袋,沿路收集可变卖的废品。每次骑行至少要十几公里。从葵潭老车站出发,最远的路程,往北到普宁崩坎,将近15公里;往南到陆丰铜锣湖,约12公里。穿行在车水马龙间,不时会撞见诧异的眼神,不免觉得丢脸,但我会找些信念鼓励自己,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职业不分贵贱,劳动光荣……甚至,我把这些经历当成重要的工具,磨练自己的意志。
同时,在我心中,一颗种子正在发芽——我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以后不用种地、不用打零工、不用走街串巷!为了实现愿望,我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刚上初中,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在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中,我的成绩排名据说远在十名之外。我慌了,努力扭转局势:上课聚精会神,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错过重要的知识点;逼自己转动脑筋,多思考,多提问,必要时咬文嚼字,并做到有问必解,问同学、问老师;吃苦耐劳,学习不分环境,多付出,多花时间。
我基本做到了——能在嘈杂环境中忘我学习,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在家中,我可以在米浆机的轰鸣声中学习;在店里,可以在人来人往吵吵嚷嚷中学习;在邻居屋檐下,即使旁边有人力车夫打牌叫嚷,我也可以乐此不疲地学习……对知识的渴望到了入迷的状态,在1996年11月20日的日记中,我写下了一段话:“今天是小叔进宅的大喜日子……我忙得不可开交,不是(被)爸爸叫(我)去拿东西,就被二叔喊去买东西。后来,小叔叫我去喊弟弟,我才得了个机会,溜之大吉。我在家里学习半个小时,总算心安理得,才慢腾腾地赶了回去。”
那时,我总结之后认为,学习要讲究技巧和效率,精神饱满时,学习理科;精神不佳时,稍作整顿后学文科;文科要重视识记,死记硬背某些要点,如历史学科要记住时间人物事件,重要事件要记住其历史意义;理科要记住关键的公式、规律,要多做题……
通过以上努力,我文理兼修,成绩突飞猛进。到了初一下学期,总分排名基本能稳居在全班或全级的第一名,常常跟随带队老师参加某些文理竞赛。在1997年揭阳中考中,我以全校,也是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市重点中学。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学习需要强大的内在驱动,要立志,要靠自觉。我把这些经验用于班级管理中,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比如在2015年高考中,我带的班级超额完成高考任务数,重点本科(一本)完成率达到178%。
此外,学习还需要其他要素,特别是良师、益友。
我特别感谢教过我的老师,比如:和蔼可亲的积弟老师、笑容可掬的少端老师、温文尔雅的宜实老师、高贵端庄的爱芳老师、“变化莫测”的艮初老师(化学老师)、坦率风趣的四川老师……他们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诲人不倦,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常带着一大堆问题围着老师,这个同学没问完另一个已经在等候……在我们的围攻堵截下,他们不仅没有了课间休息,下班回家有时也被延误了。老师们帮我打开了一扇窗,一个通往知识、通往讲台的一扇窗。
在班上,同学之间互相鼓励,拼学习,钻研气氛浓。在1995年5月17日的日记中,我这样写道:“今天早上,我在教室里静静地学习,与我同桌的同学要向我借东西,我就拿出来借他;忽然,发现书包里多了一样东西——明信片。我翻开明信片,只见上面写着:‘送×××!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使灯亮,必须加油!……’”在1996年10月30日的日记中,我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谈到了‘怎样学好数学’的问题……”
我们爱学习,但不是书呆子,同学之间相互串门,谈古论今,结伴出游。爬三清山,游葵亭桥;在溪边野炊,去河里游泳……我们的足迹遍布了龙溪河孕育的这片土地,很多美好的回忆至今还保留在我的日记中,比如:1995年1月1日,我写下了在老师带领下爬三清山的经过和所见所感;1996年1月14日,我记下了与同学们在葵亭溪捡石头时的见闻。
这个时期,港台流行音乐响彻神州大地,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些70末、80后。我们会用精美的笔记本收集一些喜爱的歌词,甚至标上歌谱,再贴上明星的肖像。多数家庭,都有录音机或VCD机;经济好的家庭,拥有卡拉OK音响。与老家比较,葵潭近海,经济繁荣,能较早地接触到新信息。在我们搬家之前,家里出现的第一个录音机,也是爸爸在葵潭买回来的二手货。那时,我们经常凑到一起,在某个同学家中唱歌,一群小伙伴在歌声中点燃理想与信念,尤其是beyond的歌,非常励志!这些歌至今依然是我的最爱。处在时代变革激流中的我们,略显青涩,但朝气蓬勃。
感谢龙溪河,以她独有的灵韵滋养着我们,滋养着这片土地上成长的年轻一代,也滋养着我这位来自异乡的少年。时至今日,在我心中,龙溪河以及她孕育的这片土地,已然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自己也幸运地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
2020.04.16执笔
2020.04.20完稿
作者:西风(笔名),原名陈杰俊,中学教师、揭阳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文学刊物及文学公众号。
编辑 | 小瓶盖
图片 | 陈积弟、曾宇涛、陈杰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