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悠悠》

此文争取连载,记录从2020年1月19日到至今的生活状态,大多数是回忆,原本这段回忆应该留在自己的心里,向以往任何一段人生经历一样,仅仅值得回想,或者靠着手机照片拾取片段记忆,但是,时间点划为的“至今”,让我的人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让我在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被打败,被生活击碎的彻彻底底。如同石康当年的一本小说,也是我看了好多遍的小说一样-《晃晃悠悠》

1月19日,昨晚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回到北京。

1月20日,权威发布疫情消息,仅仅是看到消息,还没有被紧张。

1月23日,武汉封城,对于一个经历过2003非典的北京土著,我紧张了,但是春节来了,让自己忘记了紧张。

新年-每一天-持续每天刷新闻-刷数据-完善自家的防疫物资和抗疫情手段。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一对父母的儿子,我真的开始担心了,但是,我远远没有想到这次事情即将给我带来生活上那么大的冲击。

1月24日,除夕夜,这天大家都会在家待着,我们全家也不例外,依旧鞭炮齐鸣,依旧春节晚会,一切都还算美好

1月29日,假期被延长,对于不用坐班的我来说,毫无感觉,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我的每一天都是假期,这种外人对我的看法,也是我化于无形的被生活打败的原因。

1月31日,1月的最后一天,每天都在越来越紧张的心情中度过,紧张的情绪,空荡的北京街道,让我又有些放松,因为每年正月15之前的北京,空荡、不堵车、人少,是一个北京土著仿佛远离了喧嚣城市的时间天堂,让一个30多年生活在北京的北京人,轻松了不少。

1月的插曲:1月25日,妈妈要去医院透析,早上起来的时候觉得胳膊的血管不再奋力工作,到了医院果然血管罢工。此时疫情的状况已经让各大医院岌岌可危,也让一个透析病人感到了无力的彷徨,去哪里能修复血管,去哪家医院能安全一些,成为了我们全家最发愁的大事件。

或许疫情对于不常去医院或者对于普通慢性疾病没有长期治疗需求的人来说,医院资源的枯竭和关闭,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固定要去医院“上班”的群体来说,这种影响真的瞬间直击骨髓,直面生活与生存。一个卫生体系的全面停滞,在我们家,影响到了每一顿饭的好坏,影响到了每一分钟脑电波的思维,让每个人的头上,都多了几道皱纹。

我会继续写下去,告诉大家一个北京土著4个月以来的生活状态,告诉大家不是北京人都有房无忧,不是都靠房租而自在生活,生活不易,是每一个人也许都将经历的一种状态。但是,我不甘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晃晃悠悠》)